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外命妇是中国历史上女性群体的优秀代表,在有宋一朝,其自身有明确的社会角色定位,"执于妇道"、"益勤内助",于国于家颇有建树,品性高雅非同女流之辈,堪为后世同类楷模.本文仅以当事人墓志铭或其亲属的私人著述等相关资料为依托,结合宋朝意识形态与相关制度规范,力求阐明宋代外命妇生存的社会及文化背景,重点把握宋代外命妇身份价值的客观定位与主观诉求.  相似文献   

2.
外命妇作为古代女性的一种政治身份,是一个地位显赫的群体,其封号系统在宋代变化较大.外命妇身份的确立一般是通过封赠制度来实现的.封赠制度不仅对女性所依附的男性官员的品阶有具体要求,对被封赠的女性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官员母、妻在具备封赠制度所要求的条件后,可以获得封号并接受该制度的管理.宋代外命妇可以进入一定的政治领域,获得一定的政治或经济待遇.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赋予农村教师传统身份价值,在社会融入语境下农村教师保持了高度的身份认同。民主革命、阶级斗争和现代化肢解了农村教师的传统身份价值,但并没有有效地型构现代身份价值,结果带来农村教师的身份焦虑。在新农村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专业化建设语境下,必须赋予农村教师新的身份价值,使其重新融入农村社会,成为对农村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中的蒙师展现出不同的身份特征,但却都遭受到"舌耕者"的境遇,为学入仕是其安身立命之本,而蒙养治生是其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即便在"舌耕者"的窘境中,蒙师仍能恪守儒家的"德性与伦理",实现为师者的道德期许.当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身份与价值追求,尤其是教师职业的文化身份建构,可以借鉴我国古代蒙师的身份特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交口语具有身份价值认同关系,这种身份认同对交际价值具有直接的指向意义,社交口语的身份价值认同与交际主体间的文化认同和功利需求呈正相关,在现代口语交际中,必须正视社交口语的身份对交际效用的重大影响,否则口语交际的效用将受制于文化与功利的价值取向而失去交际意义,甚至产生与交际需求适得其反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外命妇制度有因有革,是外命妇制度成熟的一个时代。唐时对外命妇的册封有详细规定,又专门设置命妇院进行日常管理;外命妇朝谒主要包括礼会、朝见;另外唐对外命妇朝谒的礼仪也有所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教育话语体系中,身份认同是人们获得荣誉感和幸福感的源头,直接支配着人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在身份认同视域下,辅导员具有制度身份、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这种多重身份使得辅导员队伍面临以下困境:一是角色冲突,辅导员身份丛集且内部失调;二是效能感低,辅导员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三是理性失衡,辅导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四是增益不足,辅导员社会支持力度低于现实所需。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动力系统、社会支持、职业权威和职业文化等四个层面探寻辅导员身份认同的价值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共生视野下对上党神话外译中的本土文化身份表示关切,认为介于昆仑神话与蓬莱神话之间的上党神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不可替代的地域链接作用,它不应在中国神话外译中被长期"式微化"。上党神话的外译中,突出其区域性标志与独立性地位将有助于构建其独特的地方文化身份,弘扬其历史价值,挖掘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共生视野下对上党神话外译中的本土文化身份表示关切,认为介于昆仑神话与蓬莱神话之间的上党神话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不可替代的地域链接作用,它不应在中国神话外译中被长期“式微化”。上党神话的外译中,突出其区域性标志与独立性地位将有助于构建其独特的地方文化身份,弘扬其历史价值,挖掘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代品官命妇是女性中的特殊阶层。她们的身份既具有从属性,又具有独立性。明朝法律赋予命妇参与宫廷大典的权利。她们按照不同品级穿着冠服,入宫朝贺,参加皇室的丧葬仪式,与皇后一起进行亲蚕大礼。随着制度的修订,参与大典的命妇品级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命妇们的活动空间,也为她们的生活增添了荣耀。这种荣耀地位不仅高于普通的妇女,也高于在社会性别上占优势的普通男子。  相似文献   

11.
学习者身份是学生个体身份与社会文化身份的综合标签。通过自主建构与社会形塑的张力,建构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道德学习之中。教育惩戒能为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形成中的批判与反思创造条件,创设有利于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形成的对话交流平台与教学情境,具有塑造学生道德学习者身份的价值。而道德学习者身份作为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专业身份认同是教师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日益突出的议题.它对于转换教师研究的基本视角,调整与改进教师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视教师自我的利益机制研究,深化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研究,加强教师的情感态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前理论界和民法界对现代社会身份制度不存在争议,而对人身关系法应调整哪些身份关系,尚未形成共识。本文从身份及身份关系的流变史的研究中,寻找身份制度从古代到近现代的确立、发展及其形态变化;提出了现代身份和身份关系保护的基本价值,为未来人身关系法调整什么样身份关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主义的文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文化公民身份"为代表的一系列观念进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世界主义的文化理论倡导反思、批判,追问制度与秩序的合法性、道德与文化价值的归属,对于自我与他者、特殊与普遍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在关系建构中,世界主义聚焦行为体身份与价值指向,并基于此进行良序的制度设计,乃至构筑具备合法性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15.
"80后"初中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主要包括他们对专业身份的认同和对"80后"群体的认同.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本文归纳了"80后"初中教师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所具有的特征,揭示了其在角色外赋与自我认同的矛盾中做出的调整与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两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社会地位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在多层社会系统的建构下,两课教师具有多种社会身份和多重社会价值,而任何忽视两课教师身份与价值多元性的认识和做法都将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在<商务英语沟通>的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建构和完善其社会身份与职业身份,通过各种课内外活动,尤其是课外的商务合作项目,学习者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在商务活动中不断地探索,一步一步使自己从在校学生转变成社会成员、商场职员,从而达到成功的商务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专业身份就是把教师专业聚焦在专业意义、价值及其责任担当上.这种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聚焦性,使专业身份具有统领性,即通过专业身份认识的清晰和专业身份建构的过程,围绕着意义、价值、责任等核心,从整体上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成长.在新视野下,"教师"、"学科教师"、"课程领导者"、"道德教师"构成了教师的专业身份.  相似文献   

19.
理性选择理论在社会学、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等领域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其对个人行为选择的分析着重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研究,以达到解释行为发生原因,预测行为前景的效果.这在个人确立身份并建构身份认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引导个人在差异申确定身份,从语言、文化、记忆等层面完成身份建构,避免个人因在身份认同上与群体的偏离而产生发展的滞后性,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实现个人的身份认同,彰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特级教师制度在被社会历史赋予新的内涵的同时也遭遇了现实困境.特级教师评选和管理方面,特级教师的"专业身份"与"荣誉称号"之间的边界却相当模糊.强调评选的"学术标准"而淡化"师德标准"也导致其意义缺失.特级教师制度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淡化也导致价值错位.另外,特级教师制度应该适应教育新情境而创新其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