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一个能源领域的专家,他心怀社会责任。敢于发表不同观点、敢于直面舆论压力,他就是今天我们要采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倪维斗教授。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05,20(8):16-18
为探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在2005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发表了他的观点,本刊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期宇宙     
此出自一个高中学生,其中有些观点虽有待商榷,但他的敢于进行大胆想像和发表独到见解的精神,正是我刊所要倡导和弘扬的。由于原较长,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在此刊登,希望对其他读也是一种启发和激励。  相似文献   

4.
杨萌 《科学中国人》2005,(7):F002-F002,1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1994年第9—10期)上发表了题目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布朗认为,中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高速的工业化进程对农田的大量侵蚀、破坏,加上每年新增加一个北京市的人口,到21世纪初,中国为了养活10多亿的人口,可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这可能引起世界粮价的上涨,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粮食问题可能会对世界的粮食供应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布朗又在几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宣扬他的观点,并不断补充新的证据。1…  相似文献   

5.
读者论坛     
欢迎读者来信本刊欢迎读者来信,摆事实讲道理,就《影响》上刊登的任何文章,不管赞同或反对,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就《影响》上讨论的题目陈述自己的观点。来信请寄Editor,Impact of Science on Soeiety, 7 place de Fontenoy,75700 Paris(France). 《影响》是一种教学工具书瑟堡(Cherbourg)的一位教师向他的同行讲述了他的观点,说明了我们这本杂志的重要性。科拉斯(Collas)先生的地址是B.P.4.50102 Cherbourg(France).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26岁日寸,发表了5篇论文,当日寸他是专利审查员,他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是因为相对论,他的成功在于他不断学习和挑战流行的权威的观点。当日寸,科学界承认的基本粒子只有一种,就是电子,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非常成功,它基于以太学说,以太是弹性物质,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应用上,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爱因斯坦就是在跟这样很权威而且是很有生命力的理论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7.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复旦大学盛祖嘉教授撰写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人体科学”。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不同反响。这里发表中国中医研究院张洪林同志的文章,反映了目前对“特异功能”的不同观点。这两种观点均不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有关问题的观点。在报道了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后,本刊将不再进行这方面问题的讨论。请谅解。  相似文献   

8.
一个勇于探索未知并勇于实践的人 当霍金还是一个研究生时候,就敢于向专家和权威的观点挑战,发表自己独立的学术见解。这在当时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魄力的。他关于时间,空间历史与未来,以及对黑洞辐射的认识与分析,起初并未被大多数科学家所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9.
牛顿的手稿     
牛顿生前勤于阅读和写作,但由于害怕争论,不情愿发表著作。他的异教观点和当时公众对炼金术的看法也使得他在神学和炼金术方面的著述难以面世。所以,牛顿去世时留下了大量的内容不为人知的手稿。这些手稿在很长的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综述牛顿手稿的收藏及流传情况,尤其是牛顿自己保存的手稿在后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最为惊世骇俗的一种科学观点是什么呢?就是说宇宙有许多个,我们所处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个。这种理论是不是疯子的胡言乱语呢?不是,许多科学家认为多元宇宙很可能就是事实。在我们的宇宙之外,还有其它的宇宙,而且它们的模样很有可能与我们的完全不一样,甚至物理定律都不一样。多元宇宙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观点,最近几年才热火起来。但有科学家发现,早在中世纪,有人提出的宇宙模型,就竟然蕴含着多元宇宙思想。这位古代人也太厉害了吧,他是谁呢?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他围绕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系统完整、博大精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科技创新实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世界大势、立足中国实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大科学和高技术几乎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专有领域,发展中国家却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这种变化的前景如何?一位巴基斯坦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这篇文章就作为这期研究、高技术和多国公司问题专刊的前言。  相似文献   

13.
1961年杨振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百年庆的座谈会上发表"物理学的未来",显现出当时与谈者中最年轻的杨振宁对物理科学的一种深刻视野。他的观点得到大物理学家维格纳的响应赞赏。该文后来收入杨振宁60岁出版的《论文选集评注》,也受到广泛注意和好评。2015年杨振宁在新加坡"杨-密尔斯规范场论60年研讨会"上,发表"物理学的未来重新检讨"主题演讲,对54年前自己的物理未来视野再次检讨,再次显现了他对物理科学的审慎透思。  相似文献   

14.
1978年3月18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开幕式上邓小平讲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第二,他又指出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连带要答复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看待科学研究这种脑力劳动?马克思曾经指出: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参与创造剩余价值。这就是说,他们也是被资本家剥削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即将进入5G通信时代。与此同时,有关"5G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传言甚嚣尘上。搜狐CEO张朝阳曾于2019年5月在公开场合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认为5G基站密度极高,因为是毫米波,可能会对水分子和氧的一些振荡频率产生共振,由此推测它对人体伤害非常大。张朝阳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专业的理工科背景让他的观点拥有了更多拥趸,那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家是国家的,还是世界的?这个难题似乎同生物学的伦理道德问题一般难以解答。巴斯德曾经说过的"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似乎可以给人启发。而应崇福先生又是如何做的?他选择了离开美国,回到那个曾经哺育自己的国家,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更为可贵的是,他心中始终饱含着对世界的博爱。我的观点与巴斯德类似,但是受应崇福先生的影响与其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八月十九日是法国大科学家兼文学家勃莱士·巴斯加尔去世的三百周年纪念日。他是今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纪念的文化名人之一。巴斯加尔这个名子,对我们来说是不生疏的。凡是念过初中物理学课本的,都会知道著名的巴斯加尔液压定律。这位法国学者一生对科学作出了一些什么样的贡献呢? 巴斯加尔出生以前,新的实验科学已经开始。伽利略研究物体的下墜是在十六世纪的九十年代。在1600年,吉伯发表了名著《关于磁体》。在这部书里,他叙述了他所做的对于磁性体的新观察与新实验,并且设法理解他所看到的现象。在1610年伽利略用望远镜看到了木星的卫星。在1620年,法兰西斯·培根发表了《新工具》一书,主张对于自然界的观察不应受着古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9日,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题为《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的文章,针对同年8月12日李世辉先生在此报的题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文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否认中国古代有“科学”。此文发表后,又见到一些相关的讨论文章发表,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说法或者答案。1999年1月9日,我又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我见》一文,对这一问题,对各讨论者观点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至今,我仍认为后一文章中的观点是可以成立了。  我认为,这场讨…  相似文献   

19.
当把一个大国与其价值观联系一起的时候,也许才会真正能理解一个大国。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上的巨大进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在谈论: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吗?中国会成为一个大国吗?还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中国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的!本期我们邀请几位学者纵谈历史上一些大国和他们价值观的关系,同时也来思考中国大国地位的前景。所发文章,都只表达作者本人的观点。编者欢迎不同意见的发表。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不加控制的人口增长是有害的,某些修正论者则不以为然。在这篇论文中,乔纳森·利柏桑概括了赞成和反对人口增长的观点,并探讨了未来全球政策的含义。乔纳森是一位有见识的学者,他是纽约人口委员会的研究人员,专事对由人口增长而引起的伦理和思想同题的研究。他也是《纽约书评》特约撰稿人,这篇论文就摘自该刊。人口增长是否象不少人议论的那样,会引起有价值的资源(诸如土地,矿产和资本)的枯竭?换句话说,因为孩子和移民将来可能创造比自身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