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对旧志的整理、续修及对新志和地情资料丛书编纂的基本情况 ,并就西部大开发中方志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读了中国地方志详论丛书之八《黑龙江方志简述》(以下称《简述》)这本书是特别高兴的,感谢编著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好书,全面地介绍了黑龙江地区的旧方志的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旧志整理与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丛书》主编金恩晖同志敢于把浩如烟海的方志遗产当做一个系统,做整体性、有序性的考评,把旧方志这个文化信息大厦的阶梯层次和全面结构轮廓清晰地呈现在史志工作者面前,这确实是一项重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对于继承与发扬方志这一传统文化遗产,是有历史功绩的。这本书的  相似文献   

3.
武陵地区地方文献及其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萍  倪萍 《图书馆》2005,(6):87-90
本文概述了武陵地区地方文献及其主要类型,并列举了武陵地区一些重要的地方志、地方史、谱牒、档案、文集、笔记、日记、地方丛书、地方年鉴、碑志、图录、地方报刊、地方文献书目、声像资料等。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我国的出版事业欣欣向荣。仅1987年就出版图书60193种。除去课本、图片,仅书籍一项即达45164种。在这4万多种书籍中,冠以各种名义的丛书占据相当多的数量。据粗略估计,目前各类丛书有近千种。这是近年来出版工作中出现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对此应当怎样认识,当前丛书出版的现状怎样,出现“丛书热”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是什么,不同类型的丛书大致上是怎样编辑的,丛书的出版工作中有哪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丛书出版的发展前景将是怎样的?等等,都是人们十分关切的问题。为此,本刊约请了人民出版社编辑方鸣同志和关心丛书出版工作的有关人士陈沙、余亦赤同志进行了座谈。现将他们的发言整理于下,供出版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出版界掀起丛书热以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种各样的丛书,纷纷出现,各呈异色。最近湖南科技出版社又向读者推出《中国中西医现代研究丛书》,这是一部颇具特色,又有十分广泛实用价值的学术性丛书。当前已出版第一辑共四本,即《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家教委和吉林省古籍整理研究规划项目——《长白丛书》系列工程的一期规划已经基本竣工,丛书整理系列已出书五集四十佘部,丛书研究系列已出版十二部专著,总字数达二千余万。《长白丛书》是吉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协作组编辑,由李澍田教授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东北地方文献丛书。丛书整理系列含方志、文集、史书、游记、档案、谱牒、金石等各种形式的地方文献,经过精工标点、校勘、考订、注释、辑佚、汇编、翻译、索引,分集分册编辑出版。该丛书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堪称东北区域文化积存之总汇。  相似文献   

7.
环巢湖流域具有源远流长的修志传统。明清以前,方志事业就较为发达。明清时期,方志总体数量、普及程度有了空前的发展,志书种类开始定型,体例亦逐步完善,内容日见丰富,而且实用价值愈来愈高,为清代以后方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考索明清时期环巢湖流域方志的修纂情况,不仅能够归纳和总结出一些有益于我们今天修志的经验,而且对于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蕴藏其间的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当今环巢湖流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秦诸子合编》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套子部丛书,其编选者历来被著录为明代文人冯梦祯,刊刻丛书的绵眇阁又被认为是冯梦祯的堂号.翻检冯梦祯日记、书信,并未发现其编选此丛书的记录,也没有发现绵眇阁的情况.考察万历三十年初版《先秦诸子合编》和天启元年施全昌重刻《先秦诸子合编》,结合目录及方志文献,得知此丛书为苏州人士所编选,绵眇阁并非冯梦祯堂号,而是昆山一间书坊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丛书的预订工作,要确实把握其脉络,难度很大。由华东师大图书馆建立的一套丛书预订卡制度,有效地制止了由于丛书的特殊性而在客观上容易造成采购混乱的状况。该套预订卡按书名字顺排列,由于有章可循,故排检十分方便。其制作形式简易可行;和一般编目的丛书著录有所不同,只要注明书名、子目、出版处、订购册数即可。如一套丛书由几家出版社联合出版,还需分别注明,以备查考。然后,将丛书各子目预订卡排入书名预订卡中。这样,即使编目部门由于馆藏特点的需要而未将某一丛书作为丛书著录,也可以便本馆拥有一套  相似文献   

10.
新编古籍丛书(下简称新编丛书)是将古籍以类相从,按照今天学术分科特点重新组合,以影印方式出版的丛书.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发展越发迅速.除了普通读者较为熟悉的点校本等古籍整理方法,新编丛书已经成为了当今古籍整理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开始重视这项工作.据笔者粗略统计,2011年全国共计出版新编丛书近40种,涵盖古籍子目3000余种,占本年古籍整理出版的比重相当大,为文史学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参考文献,功不可没.下面按照当下学术分科特点,将其厘为史籍史料、传记文献、书目版本、文学艺术、方志地理、哲学宗教、金石文献和综合文献8类,分别梳理介绍,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到了由柳成栋、宋抵编辑的<东北方志序跋辑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辑录>)一书,十分兴奋,这是因为该书编者以它独具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方志文献学和目录学的功力及严谨勤勉的治学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应该说该书是方志文献学、方志目录学的可喜收获.  相似文献   

12.
一、从地方志与档案的起源谈二者间的关系 方志就是由史、书、志、记、录、传、图、经等各种不同体裁的书籍,互相渗透和逐渐融合而来的一种特定体裁的著作。一直以来,就有方志多源的说法。一是认为方志起源于史;二是认为方志脱胎于地理著作;三是认为方志起源于东汉时的《越绝书》。近来,还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方志应当出现于秦汉统一的国家之后,它发端于《地记》。  相似文献   

13.
杜石 《图书馆建设》2011,(9):45-46,49
随着图书出版业的日益繁荣,以丛书形式出版的图书越来越多。而关于丛书的著录,目前在理论认识上还存在着诸多分歧,在编目实践中不同图书馆和不同编目员也往往各行其是,这直接导致了各馆丛书编目数据的混乱,出现了诸如记录头标的取值、225字段指示符的选取、连接字段使用的有效性、多于两层的丛书著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志中的物产,除了记载当地的农作物、动植物等内容外,还涉及不同时期的特有产物、民生日用等多重信息。对物产志信息的挖掘,无疑对农学、中药学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等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上海府县旧志丛书》是第一次整体性对上海市当代行政辖区内1949年之前成书的府志、县志的整理,其中物产志部分编写的体例、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尤其可以通过编制物产索引、建立上海方志物产数据库等来挖掘方志物产的特有价值,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方志物产索引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又称方志)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的归类是“K2地方史志”。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完善,方志学已成为史类所不能完全涵盖的边缘学科,其独立趋势十分明显。未来对方志图书的分类,将有可能突破现行的归类标准,脱离史类而归到综合性图书(Z大类)。文章试图从方志的起源、性质、种类、功用诸方面来讨论该变化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多卷书与丛书的题名辨识与著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多卷书、丛书特征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它们的题名及选择题名而导致CNMARC格式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简要介绍了多卷书及丛书的几种著录格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前后出版的"干部必读"丛书,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创造了一年印行300万册的"奇迹"。丛书的出版对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要具体地历史地"回到"经典作家文本,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要探索和丰富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载体和方式,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2):115-117
明代通俗丛书是丛书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类型,它们具有丛书的价值和功用,在保存文献、资于校勘辑佚和提供研究史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代通俗丛书虽然也存在改窜和校勘不精的缺点,然而瑕不掩瑜,其在中国文献发展史上的影响和特殊的价值应得以重视,并给予深入的开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方志作为传承文明的一种有效载体,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具有十分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是一种先进的特色文化。我们在方志影像化创作工作的不断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渗透和弘扬方志文化的重要性,这也将是我国文化建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我们要立足于方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优秀的表达经验,丰富方志文化创新发展理论。本文以《中国影像志·福建名镇名村影像志》为例,对纪录片方志文化的创新表达展开深入论述,以期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文库的编纂情况 ,同时探讨了“文库”一词的起源、最初的含义及文库与丛书的异同。本文作者认为 ,“文库”一词的原始意义是图书馆 ,后来由图书馆逐渐演变为出版物的名称。文库与丛书没有本质的区别 ,同指综合性的系列出版物。与丛书相比 ,文库出现较晚。在中国 ,文库本的出现与现代图书馆运动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