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陪读一般是指家长花大量精力陪子女一起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很多家长,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三陪’程序.时下,常常听到一些人痛说其为子女学习操心的苦与累,看到他们那如荷重负、忧心忡忡的的样子,着实让人同情.做父母做长辈的以牺牲自己的工作、休息时间来陪伴孩子预习、复习、做作业,这种”三陪”是真的帮了孩子,还是实质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2.
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两岁的孩子最近爱哭了,老是哭个不停。为了让孩子破涕为笑,一家人想尽了办法,孩子爱哭不但没有实质性的改观,反而变本加厉。我们该怎么办?厦门家长钱学峰细细琢磨,也难怪:在一个家庭里,一家五口,就属小孩最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宠着、惯着,从来听不得孩子半点哭声。孩子一哭,家长们立即上前哄着孩子,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常以哭来号令“群雄”,屡屡奏效,乐此不疲。但越来越刁难的要求接踵而来,令长辈们哭笑不得。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当今家庭人口结构的主流。长辈对子女“听不得半点哭声”的这…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管理的未成年学生。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认为,仅就家庭教育方面而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转变“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提高其教育管理子女的水平,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此,我校成立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古代法律将父母等长辈面向子女后代开展的教育活动称为“教令”,并且形成了明显偏袒于长辈的法律制度。根据古代法律规定,父母等长辈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具有绝对权威,子女等后辈违背“教令”是犯罪行为。在这一法律体系之下,子女不遵从父母教育,动辄触犯法律。在古代法律影响下,传统家训涉及道德规矩、伦理思想的内容也得到广泛尊重与传播。当涉及古代家训的现代价值讨论时,必须充分考虑古代法律背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伦理背景。  相似文献   

5.
魏尊 《小读者》2012,(6):8-8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从小就失去父母,童年十分凄苦。后来.他跟随老师学京剧.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小就没有像许多孩子那样享受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因此.大伙都说他是苦水里泡大的。后来,他有了家庭.也有了孩子。但是,尽管生活好了,可是,梅兰芳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疼爱孩子并非体现在生活上的满足和给予.更应在心理和人格上进行塑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因此,梅兰芳不仅在社会上大名鼎鼎,而且,在家中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父亲。  相似文献   

6.
“人生有限艺无限,长把光芒照后贤。”这是戏剧家田汉在《梅兰芳记事诗》中对我国杰出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高度评价的诗句。梅兰芳小时候天资并不聪慧。幼年丧父后,他和寡母依靠伯父操琴收入勉强维持生活。8岁开蒙学戏。老师起初嫌他进步太慢,曾经对他说过“祖师爷没给你饭吃”的气话。然而这话却深深刺痛了梅兰芳的心,促使他下了发  相似文献   

7.
梅兰芳     
近来,陈凯歌导演、众明星加盟的贺岁大片《梅兰芳》正在热映,影片讲述了一代伶王梅兰芳的传奇人生。在使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重回人们视线之余,影片本身也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本期将“梅兰芳”作为关键词,为大家解析相关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王冠 《少年月刊》2011,(6):14-16
20世纪上海滩曾流传着“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的说法,梅兰芳是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李惠堂能和梅兰芳相提并论,可见他的名气。李惠堂可是我国早期足球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9.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家庭中这种双向的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可现实生活中父母爱孩子,而孩子不爱父母的事屡见不鲜。长期以来,家庭中的情感教育被父母们理解偏了。父母只知道给孩子大量的爱,这种爱,一是单向的爱,只把父母的爱一味地倾注于子女身上,而如何教会子女爱父母、尊敬长辈却被忽视了;二是偏爱,对子女的爱常常偏于生理需要和物质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戏剧大师梅兰芳诞辰百周年纪念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两位文艺界前辈柯灵与黄裳也因了40年前有关梅兰芳的往事展开了激烈论争。因柯文中有“伟大正直如鲁迅也不免对梅怀有极深的偏见”(《想起了梅兰芳》)等语,又引起杜浙等对柯文的批评,认为“鲁迅决无卑视梅兰芳之意,更非对梅怀有偏见”。①这实际是新时期以来,如何看待鲁迅对梅兰芳批评的  相似文献   

11.
韦凤利 《广西教育》2005,(1A):13-13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笔者通过对本县3所农村小学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分别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2.6%、69.2%.73.6%。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  相似文献   

12.
▲不可一味说“行”过去,家长们认为子女应该一切服从长辈,什么都是父母说了算。现在,一些家长却由“绝对专制”走向了“极端民主”,对孩子或放任自流,或百依百顺。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自由造就没有界限和没有责任心的人。”阿莎·菲利普斯在《说不——为什么对你和你的孩子非常重要》一书中指出:“为了避免专制者形象而只知道说行的父母,只会造成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幻想和危险的形势。”孩子长期处于受宠的特殊地位,要风得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京高校教师的二胎生育意愿,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婚且有1个子女的教职工进行调查.首先借助EXCEL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之后基于卡方检验理论建立相关性分析模型,得出收入、头胎性别、长辈帮助这3个因素与二胎生育意愿显著相关,高收入、头胎为女孩、有长辈帮助照顾孩子的家庭二胎生育意愿更高.数值计算部分借助了SPSS统计软件.  相似文献   

14.
《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说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的故事。于老师是怎样教学这篇课文的呢? 一、激发动机。上课伊始,于老师便对学生说:我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听音乐。今天我要让同学们听一段京戏,于是就播放了梅兰芳在《宇宙锋》中的几句唱词。优美动人的旋律,独具韵味的唱腔,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老师问:“好听吗?”学生都说“好听”。“你们知道这是谁唱的吗?”“梅兰芳。”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说:“这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  相似文献   

15.
一、增进与父母或长辈之间情感沟通的体验感悟型作业 当前,有的家长忙于做生意,将孩子一扔了事;有的家长长年不在家,与子女说不上几句话,更别谈深入内心的交流;还有的家长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认为孩子关进学校就安然无恙了;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许多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为此,我尽量布置一...  相似文献   

16.
“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1961年,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逝世不久,戏剧家田汉写下这首绝句,高度赞扬了梅兰芳在中国抗战时期所表现出的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7.
家教四法     
要想使自己的子女健康地成长,成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小孩的特点,机智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榜样法即父母和长辈等树立良好形象,发挥表率作用,以自身的语言、行动、思想作风去影响和感染子女的教育方法。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做父母的若想孩子做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该先做好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8.
刘翠娥 《考试周刊》2008,(18):206-207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或亲戚抚养管理的孩子,学龄上一般为小学生和初中生.由于城、乡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农村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经商.中小城镇大批下岗职工外出打工经商、离异、单亲家庭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2亿农民工,他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约有1000多万留在家乡,而且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19.
从欧洲到美洲,从留学读书到工作,生活多年,都未感不适;却在嫁了一个“老外”,生儿育女后,发现无法入乡随俗,因为中国与欧美的育儿观差异太大了。“包干制”与“责任制”中国父母疼爱子女的内涵是“包干制”,对子女的一切没有不关心的:吃得好不好,与同学相处得怎么样,下雨了就去给孩子送伞,天冷了就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总之,把一颗心都系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生活的重心。欧美父母疼爱子女则是“责任制”:把子女的身体养壮壮的,供他们上完高中或大学,让子女在儿童和青年时代生活得快快乐乐。父母不但不负责为子女规划未来,连子女交什么朋友…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一种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与孩子签“合同”正在各大中城市悄然兴起。这种教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签订“合同”,将父母和子女应该发扬的优点、必须改进的不良习惯写进“合同”,父母和子女分别承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亲子合同”保证了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有效地变父母说、孩子听的“单向教育”形式为父母与子女互相承诺的“双向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