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第(22)、文第(23)题是一道新颖、独特的实际应用题,不少考生无法沿袭复习过的“套路”,面对考题思维混乱.如果我们联想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压面机和十分熟悉的增长率问题,不就有了较为直观的“题感”了吗?笔者看到参考答案中设“减薄率均为r0”,而与题设条件中“减薄率不超过r0”相违背,自感难于理解.若能引入减薄率为r,逐步将文字语言翻译为符号语言,其解题思维似乎更合情理.请看下文分解:设有n对轧辊,厚度为α的带钢经过每对轧辊的减薄率均为r,则r≤r0,β=α(1-r)n.我们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2.
《甘肃教育》1999年第6期“问题征解”提出了一个征解问题:若等差数列{an}中,a1>0,公差d∈R,且d>1,则A=(1+1a1)(1+1a1+d)…(1+1a1+(n-1)d)>a1+nda11d.(1)本文证明“问题征解”中[注]1:(1)对有理数,即当d∈Q时成立,并可改进为:定理若{an}为等差数列,a1>0,公差d满足k≥d>0,k>1,且k∈Q,则A>a1+nda11k.(2)若a1>0,1>d≥k>0,k∈Q,则A<a1+nda11k.(3)为此,需要证明如下引理:引理若x>0…  相似文献   

3.
设α为任意实数,k为大于-2的整数,记特别地1(α)=α,规定0(α)=1,-1(α)=1。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来:定理5设Σαn为正项级数,k为整数且k≥-1,若则(l)当q<1时,级数Σαn收敛;(2)当q>1时,级数Σan发散。n=1特别地,当k=-1时,即为达朗贝尔判别法;当k=0与1时,分别为[1]中的主要定理1与2.  相似文献   

4.
非负数的有关性质是代数中十分重要的性质,它在解题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现举例说明非负数的性质在解代数题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非负数的性质:若xl+x2+…+xn=0,且xl≥0,x2≥0,…,xn≥0,则xl=0,x2=0,…,xn=0.此与类似,当|a|+|b|=0时,总有a=0且b=0;当时,总有a=0且b=0;若a~(2n)+b~(2n)=0(n为自然数),则a=0,b=0.例1 已知(a—1)2+(b+1)2=0,求(ab)~(1997)的值.分析(a-1)2≥0,(b+1)2≥…  相似文献   

5.
命题设a1>a2>…>am>0,0<b1≤b2≤…≤bm,则 (n∈N)引理1设a1≥a2≥…≥am>0,0<b1≤b2≤…≤bm,则(a1+a2+…+am)n,(n∈N)m(a1b1+ a2b2+…+ambm)引理 2设 a1, a2,…, am> 0,则an1+an2+…anm≥m1-n(a1+a2+…+am)n,(n∈N)引理1、2都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略下面给出命题的证明.证明因为a1≥a2≥…≥am>0,0<b1≤b2≤…≤bm,所以然 (n∈N)因此下面举例说明该命题在证明不等式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甘肃教育》1999年第6期“问题征解”要求求证下列命题:[问题]若等差数列{an}中,a1>0,公差d∈R,且d>1,则(1+1a1)(1+1a1+d)…(1+1a1+(n-1)d)>a1+nda11d.为证明方便,先给出三个引理-(证明略)引理1若a,b∈R,且a<b,则在区间(a,b)上至少存在一个有理数-引理2(见上文)若等差数列{an}中,a1>0,公差d∈Q,且d>1.则(1+1a1)(1+1a1+d)…(1+1a1+(n-1)d)>a1+nda11d.引理3若f(n)和g(n)均为…  相似文献   

7.
一个分式和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刊文〔1〕关于分式和的不等式:若a1≥a2≥…≥an>0,0<b1≤b2≤…≤bn;或0<a1≤a2≤…≤an,b1≥b2≥…≥bn>0,则a1b1+a2b2+…+anbn≥n(a1+a2+…+an)b1+b2+…+bn.本文将其推广为:对于p≥1...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对于任意的aR+,有 a+≥ 2,(1) 其中当且仅当a=1时等号成立. 而(1)可变为 即一个正数与1的差不小于1与它的倒数的差. 应用(2)可以证明许多不等式,现举例说明. 例 1(第 20届 IMO试题)已知a1,a2,…,an 为两两不同的正整数,求证:对于任何正整数n,下列不等式成立 证a1,a2…,an为两两不同的正整数,则有 又 例 2(1979年全国竞赛题)设 0<α、β<, 例3(《数学通报》问题第845题)已知x1,x2,… ,x。E正”,且x;十x。+··,+x。一1(。>2).…  相似文献   

9.
〔题〕已知数列{bn}是等差数列,b1=1,b1+b2+…+b10=145.(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bn;(2)设数列{an}的通项是an=loga(1+1bn),(其中a>0,且a≠1),记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试比较Sn与13log...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利用Gauss求积公式Qn(f),n∈N来逼近定积分I(f)=w(x)f(x)dx。其中权函数w(x)=W(x)/p(x),p(x)=(2b+1)x2+b2,b>0和W(x)=(1-x)α·(1+x)β=,α,n>1。误差函数Rn(f)=I(f)-Qn(f),在某些解析函数空间是连续的。对于满足限制条件的权函数,我们得到了计算误差函数Rn(f)的明显表达式。若α=β=和n>1时,若和α=β=和n>1时,若和α=-β=和n>2时,  相似文献   

11.
文[1]给出了下一结论 引理 设ai>0,pi>0,i=1,2,…,n,a∈R, 杭州大学数学系所编《中学数学习题》上有这样两题: 第二届“友谊杯”数学邀请赛有这样一道试题; (3)设 a、b、c∈R+,求证: 即若 a、b、c∈RA+,且 a+b+c=1,则 对此我们容易产生联想,本文将对此作出下面的系列推广。 命题1 若a、b、c∈R+,且a+b+c=1,则 证明(1)当n=0,1时.由上述不等式知本命题真。 (2)当n≥2时,由柯西不等式知:(Ⅰ)若n=2,则 本命题为真。 (Ⅱ)若n>3,由前面引理知…  相似文献   

12.
一道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甘肃省静宁一中王启龙题目:已知a,b∈R,且a+b+1=0.求证(a-2)2+(b-3)2≥18.证明一:综合法∵若x,y∈R,则有x2+y2≥(x+y)22.当且仅当x=y时取“=”.又∵a+b+1=0,∴(a-2)2+(b-...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捕捉题中隐含的信息,优化解题过程。 一、捕捉隐含的定义、定理、公式信息使解题变得简洁 例题1设数列an的前n项的和为Sn,该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后项减去前项的差为常数,且Sn=(nN),若bn=(-1)nS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分析 1:如果仅仅发现题中 Sn、an(或n)的关系,直接运用公式an=则解题较复杂.如果同时发现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可利用题中公式和等差数列的知识来解,解题过程就变得简洁. 解法1:在Sn=中令n=1可得: a1=1,令n=2,得1+a2=a…  相似文献   

14.
等差数列具有一系列基本性质,掌握这些特性对提高解题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性质1 有限项等差数列到首尾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等于首尾两项的和。即:等差数列|an|共有n项,则a1+an=a2+an-1=a3+an-2=…。 性质2 若|an|是等差数列,am、an、ap、aq分别是该数列的第m、n、p、q项,且m+n=p+q,则am+an=ap+aq。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容易证得以上两个性质。 性质3(性质2中的条件再加强些)在性质2的条件下并满足:①公差 d≠0;②mn>p…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参考书上都有这样一个命题: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 首项al>0,公差d>0;等比数列|bn|中,公比q>0,且al=b1,a_(2n+1)=b_(2n+1),(n∈N),试比较。a_(n+1)与b_(n+l)的大小。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法,各书都是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性质,化为不等式证明.比较繁琐。其实,如果从函数观点出发.利用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图象,问题的结论简直是一目了然。 设线性函数y=f(x)=al+dx. 指数函数 y=g(x)=blq~x(q>0), 则有an=f(n—1),bn=g…  相似文献   

1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12的倒数是;|0.5|的相反数是;若|x|=7,则x=。2单项式-3x2y3z5的系数是;次数是。3多项式3x2y-x3-y3+5xy2是次项式,按x的降幂排列为。4已知m-n=25,则25-m+n=。5当a时,代数式a-45与310a-1的值互为相反数。6合并同类项-a-a-a+a2+a2+a2=。7若25xym与-5x2m-5yn+2是同类项,则m=,n=。8若x=-3是方程14(x-k)=-1的解,则k=。9在公式an=a1+(n-…  相似文献   

17.
据文[1]的证明及熟知结果,有n<sinnxsinx<n(n∈N,n>1,0<nx<π2).我们作了改进与推广,得到定理1 若0<α<β<π2,则2π·βα<sinβsinα<βα.定理2 若n∈N,n>1,0<nx<π2,则2nπ<sinnxsinx<n.定理1的证明:应用微分法易证sinαα>sinββ,故右边的不等式成立.令f(x)=2πx,g(x)=sinx,则当0<x<π2时,易知f(x)<g(x),于是2π·β<sinβ,从而sinβsinβ>2π·βα·αsinα>2π·βα.  …  相似文献   

18.
再谈一不等式的应用颜天堡(福建省永春县一中362600)孙建斌(福建省永春县科委362600)周建国老师在文〔1〕中证明了不等式:若a1≥a2≥…≥an>0,0<b1≤b2≤…≤bn;或0<a1≤a2≤…≤an,b1≥b2≥…≥bn>0.则a1b1+...  相似文献   

19.
在等差数列中,有两个前n项和公式:Sn=n(a1+an)2和Sn=na1+n(n-1)2d.下面就这两个公式谈谈与公式相关的知识及应用.1公式Sn=n(a1+an)2的推导方法及应用在高中代数课本中,公式Sn=n(a1+an)2的推导用的是“倒序相加...  相似文献   

20.
不等式a2+b2≥2ab是我们最熟悉的基本不等式,它有许多变式:(1)a2+b2≥12(a+b)2;(2)(a+b)2≥4ab;(3)1a+1b≥4a+b(a>0,b>0);(4)ab+ba≥2(ab>0);(5)a2b≥2a-b(a≥0,b>0);(6)a3b≥2a2-ab≥32a2-12b2(a≥0,b>0).以上6个不等式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这6个变式的证明都较简单,下面通过举例仅介绍变式(5)、(6)的应用.例1 已知a>1,b>1,c>1,求证:a2b-1+b2c-1+c2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