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教育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及其实践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启示在于:确立以教育公平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 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利用效率 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建构合理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均衡配置师资资源 有计划地发展超常教育,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2009,(6):3-10
国际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包括如下方面:强调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关注缩小教育差距、倡导提供“有质量的全民教育”等,为此采取了借助立法与执法手段推进教育公平、完善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与高效管理机制等措施。我国可以借鉴他国经验,从确立以教育公平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建构合理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推动教育公平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义务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已由保障入学机会转向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有力措施,推进义务教育迈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际,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现实图景是:课时基本保障但未开足开好,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提升但专业素质缺乏,探究实验教学成效显著但实施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基本配置但利用率低。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深入发展面临学科育人价值难为、政策目标执行偏离、优质师资供给与配置难度大、探究实验教学实施的条件保障与内驱力不足四个关键问题。对标党中央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战略部署,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亟需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深层次变革,将学科育人制度设计作为基本保障;将提升政策目标执行水平作为根本遵循;将优化优质师资资源供给与配置作为优先事项;将改善探究实验教学作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义务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已由保障入学机会转向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有力措施。推进义务教育迈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性的、多层次的概念。推进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发展,需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要突出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坚持"义务教育优先"、关注个体的教育选择权、突出弱势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从而保障教育政策能够公平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所有受教育者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7.
"后普九"阶段义务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普九"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政策的缺陷使义务教育公平面临新的困境.推进"后普九"阶段叉务教育公平需要采取强化和界定政府的教育责任,通过确立以公平为基础的教育政策价值取向、转变政府的教育投入方式、建立新的教育发展评价标准、完善政府问责和监督体系等,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公平质量,满足人们对义务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公民基本教育权利平等的保障。义务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质量的差距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重在推进质量  相似文献   

9.
流动借读生的义务教育挑战教育公平的底线。影响流动借读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根源主要有:义务教育政策疲软、义务教育体制滞后、城乡教育质量悬殊、教师公平意识薄弱;保障他们享受公平教育的主要对策为:加强义务教育政策刚性、改革现行义务教育体制、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以及提升教师教育公平意识。  相似文献   

10.
在全省率先实现中职全免费,促进教育公平资助政策是党的大政方针之一,是推进社会公平,保障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是体现兜底线、保基本、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2007年以来,马鞍山市高度重视中职资助工作,将此项工作与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结合起来,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调研出台马鞍山市级资助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中职免费教育,这是马鞍山市继义务教育实现免费教育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