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彦军 《大观周刊》2011,(27):157-158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已经展开,其范围之大、进展之快、效果之显著,都是以前几次课程改革不能达到的。作为处在改革阵地前沿的教师,必须明确新课程改革所包涵的基本理念,切实在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才能创造出一片新天地,不让课改成为一句空话。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封闭和狭隘,比较习惯于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再加上陈旧的课程模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学生经验和发展需求。如何推进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美术老师要努力适应新课标要求,蜕旧更新,转变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重塑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职能可以说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王文智 《大观周刊》2013,(6):261-261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3.
李圆圆 《大观周刊》2012,(15):252-252
新课程标准本身就反映了课程文化的创新。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具有工具理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学生、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改革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为教师是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转化者.面对新课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极实践.再次是努力创造。”  相似文献   

4.
斯琴夫 《大观周刊》2012,(13):120-120
新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与评价,对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作了大规模调整。此次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整合了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思想,在国内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为配合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培训,我的信息技术理念受到了洗礼,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以下就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谈谈本人的认识及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肖润芳 《大观周刊》2011,(28):245-245
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也将更深,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21世纪的主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做出应有的思考和总结,尤其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引路者,都应积极应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才能有效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黄东谷 《大观周刊》2012,(4):208-208
作为教师,对于目前正在推行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我们不仅要以全新的课程观来理解当前的这种改革,而且还应该更加深人主动地思考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何组织和开展。否则,我们就不能真正地理解这种改革的作用和它的深远意义,无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推行新课程理念,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能力。下面是本人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愿与广大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7.
刁俊雄 《大观周刊》2012,(8):251-251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高度的思想性。因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思考和探讨。要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行为、方式方法上适应新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陈红影 《大观周刊》2012,(2):176-176,175
新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掀起的新教育改革浪潮。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砺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韩丙琴 《大观周刊》2011,(50):104-104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给教育改革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相比无论是教学内容、知识层次结构、还是教材的呈现方式、教材的功能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过去的教育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观,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课程改革的理念受到教师的好评也受到学生的欢迎,许多和笔者一样的一线教师都很积极的去尝试进行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意识到正确深刻的解读新课程的“新”在哪里才能使这些新思想从意识形态变得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相似文献   

10.
冉阁东  张敏 《大观周刊》2012,(39):291-292
今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第十年,在今年10月份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著名学者对我国自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至今这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当然,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既有许多成功之处,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主要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就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内容方面进行评析.笔者认为课程内容呈现出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家长不满”的趋势.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性。同时,教材的更新也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让家长、教师、专家、学生共同参与编订教材、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课程经费保障机制等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新课程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袁俊生 《大观周刊》2012,(43):422-422
新课程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但从传统的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来看,不好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准确、不充分、不深入,对课程改革存在明显的惰性与不适应,这一切严重制约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与深入实施。于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如何打造一支适应新的课程体系、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盛云彬 《大观周刊》2012,(24):275-275
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数学新课程在教学理念、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崭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新课程的实施给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巨大冲击。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获得现代化社会普通成员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健 《大观周刊》2011,(27):100-100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不光需要有改革意识的数学教师认真研读,接受各种教师培训,从而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但教师最重要的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陈德琴 《大观周刊》2012,(27):264-264
传统的教育被逐步打破,随着教育形式的日益变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先后进入课改实验区,我省也在全面实施新课改。新课改执行的是新课程标准,用的是新教材,必然与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所区别。那么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改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张起 《大观周刊》2012,(32):249-24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布局、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梨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普遍反应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通过课改,使我们充分熟悉到了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6.
陈茵 《大观周刊》2012,(52):294-295
1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两个尊重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念。教师要站在“培养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高度,视语文教学为发展人的途径,视语文学习为人的发展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7.
七十九 《大观周刊》2011,(2):175-175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师应作哪些转变才能促进课程改革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江雪花 《大观周刊》2012,(4):218-218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老师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执行《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教学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就能在富于个性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了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创新: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馆藏体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提高馆员素质,正确进行角色转换;开展特色活动,加大宣传,打造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0.
金贻才 《大观周刊》2012,(45):355-355
根据当前教育的形势.提出的教育改革是对教材和设定教学科目的一个进步.是为真正落实我国素质教育而由国家中小学教研组统一编写和设定的课程模式.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