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慧芝 《大观周刊》2012,(51):417-418
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犬课问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问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开展集体体育活动”。本文就跳绳在学校大课间的价值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张洪亮 《大观周刊》2011,(16):94-94
学生整体体质下降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从根本上改变就需要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锻炼的质量.而在学校的锻炼时间有限,向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要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对失课间的推行、计划、实施等各环节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总结了几年来学校体育犬课间活动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杨邦盖 《大观周刊》2010,(48):136-136
一、前言 终身体育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进步、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着重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终身体育会对中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我们体育教育实施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增强正能量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滑已是众所周知,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已成为教育界和政府工作的共识。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与彰显国家综合实力的载体。学校体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工程,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我国学校体育仍未能得到各级政府足够重视,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这与伟大“中国梦”的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的内涵是不相统一的,只有各级政府和学校重视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增加正能量。  相似文献   

5.
明萌 《兰台内外》2020,(12):69-70
通过健康体检可以全面了解掌握青少年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能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学生健康的政策与干预措施。因此,开展中小学生体检是青少年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朴雪山 《大观周刊》2012,(16):173-173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能使学生放松、快乐学习的方法。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就应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体育游戏是体育活动综合性最强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手段之一、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秦剑 《大观周刊》2011,(41):188-188
当前各个学校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探体会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马建民 《大观周刊》2011,(52):223-223
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教学与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体格: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张本刚 《大观周刊》2011,(31):213-213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持久,加上体育课又是在室外进行,来自外界的干扰较其它课程要多得多。因此,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尤为重要,它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孙永安 《大观周刊》2011,(49):139-139
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影响了学生体质的健康成长。目前,农村体育教学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需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评估的呀目标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积极性,改变以往陈旧观念,立足现实,深挖潜能,解决教师和学校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1.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图书馆应针对青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二十一世纪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的出台关系着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双减”背景下有所作为。文章探讨了“双减”政策实施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当前青少年阅读及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在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杨欢 《大观周刊》2011,(14):142-142
从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单靠课堂教学一种渠道,难以完成教育、教学和培养的任务。随着我县课改工程的“再启航”大课间和“3+N”活动的开展,积极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因此,根据各学科教材特点,各年级学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必然。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兴建 《大观周刊》2011,(45):131-131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也是当前实施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区别于其它学科课堂的特点是:学生处于动态的大环境,并主要地以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作为教与学手段、方法。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  相似文献   

15.
刘克 《大观周刊》2011,(38):179-179
一次又一次的小学生自杀事件,已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前不久的阜南两名小学女生的服毒事件再一次对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小学体育教育涉及到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几个方面.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各方面的活动情况。因此,小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心理表现比其他学科更直接、更突出。而小学体育阶段,体育游戏活动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实施挫折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体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任宝福 《大观周刊》2012,(13):269-269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当前青少年健康体质水平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让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法等,对以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与分析。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运动为伴,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共同营造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7.
陈杰 《大观周刊》2011,(19):246-246
本文通过对正安县农村中学教学现状的访谈调查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正安县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和体育课教学现状。从体育易于开展,是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客观需要,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和领导对体育的高度重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马凯 《大观周刊》2012,(29):296-296
高中体育创新教育业成为了大多高中体育教师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而高中体育课作为一门锻炼学生体质、提升学生素养,在听觉、想象、感受和创造等方面具有诸多其他学科所比具备的优势。本文笔者就将对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在高中体育中充分发挥体育课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袁凤娟 《大观周刊》2012,(7):245-245
结合健身气功的性质、特点与中学大课间,探索将健身气功引入到大课间这一途径来完善大课间开展中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与健康。  相似文献   

20.
谢必成 《大观周刊》2011,(43):149-149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