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杏霞 《大观周刊》2012,(10):221-221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的教育。正当教育改革春潮涌动,教育改革发展生机勃勃的世纪之交,创新是主题。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应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数学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希宁 《大观周刊》2011,(2):127-127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赖晓菡 《大观周刊》2012,(22):157-15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靠的是创新教育我们思想品德课同样不能做创新教育的旁观者。把创新教育引入政治课教学.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作为立足点,并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进而达到理论上的内化和情感上的升华,这本身也是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那么,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究竞应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改思考和时新教材的研究,作了设置行为作业,提高教学实效、撰写政治小论文,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开展调查活动,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尝试用“研究性作业”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成功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崔永强 《大观周刊》2012,(25):199-199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我认这,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发学生本身存在但尚未被挖掘的巨大潜能.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开展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逆在眉踺的研究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黄勇 《大观周刊》2012,(38):211-211
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亟需一种新的创造精神的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在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艳 《大观周刊》2011,(15):150-150
走教育创新之路,实施创新教育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前准备、铺设轨道的战略举措,也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时代课题和任务。我们应立足于本质岗位,立足于课堂教学与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吴宇 《大观周刊》2011,(33):195-195,174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在这场浩大的社会改革中越来越感到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压力。要找准目标方向,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开拓型的现代化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我认为,成功的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和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周英学 《大观周刊》2013,(2):118-118
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创新教育就应该从儿童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时代人才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金明措 《大观周刊》2011,(14):71-7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也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已经加入WTO,教育也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教师。此文试就如何做名创新型教师谈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叶丽斋 《大观周刊》2011,(23):166-166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实践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多样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的能力,在于塑造学生具有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笔者以为,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纪艳青 《大观周刊》2012,(22):250-250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看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2.
石恒 《大观周刊》2012,(50):281-281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3.
论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图书馆人才,接着论述图书馆通过发挥图书馆长的作用、加强工作人员的继承教育、加强知识和信息在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流动、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图书馆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素雪 《大观周刊》2011,(50):139-139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5.
白桦 《大观周刊》2011,(30):161-16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英语教学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新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英语老师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如何利用这块阵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妥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张李强 《大观周刊》2013,(11):290-290
在这个经济发展的今天.创新是成为发展的主动力。创新的根源在于学生时代的培养.这样才能从学习巾得到启发。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源头。我们已身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全面推行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创新教育有效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章有旺 《大观周刊》2012,(51):459-459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素质教育是让我们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使学生具有一种创新的意识.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善于观察,善于独立思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洪 《大观周刊》2012,(26):192-193
创新能力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高考已将创新意识作为能力考查的重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裴振泉 《新闻世界》2011,(3):131-131,14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薛云燕 《大观周刊》2011,(50):172-172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改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育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