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发生在拉萨以及其他藏区的骚乱事件,现在已经平定,但海外与西方媒体对此的报道,一些政治势力对此的操弄,以及事件背后的复杂因素,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媒体对西藏3·14事件进行全面报道的同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西方媒体不惜以违背新闻道德的代价来歪曲事实、丑化中国.为何西方媒体如此歪曲报道中国?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从何而来?本文对此逐一剖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余婷 《新闻世界》2014,(4):192-194
2013年10月28日吉普车撞击金水桥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而西方媒体更是连续对此事件进行报道。本文以西方媒体涉华突发事件报道的消息来源为研究对象,分析西方媒体微观实践中的叙事框架特征,以期为当下西方媒体报道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上少数人对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的破坏活动,最近这段时间成为我国的新闻热点.面对某些西方国家的传媒带有偏见的相关失实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副局长王丕君表示,中国政府不会因少数媒体对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改变对媒体的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5.
"3·14"拉萨事件和"7·5"乌鲁木齐事件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进而也引发了传播活动中理念与方式的冲突与对抗.整个事件的报道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新闻真相的报道,而成为集中展示西方新闻虚假议程设置以及西方话语中心对西藏、新疆问题巨大的意识形态偏见.  相似文献   

6.
殷祺  单凌 《新闻记者》2007,(2):68-70
一般认为,惩治机制的缺位,会导致假新闻的泛滥,进而影响到新闻质量。如今西方的主流媒体,针对第一类“低层次”假新闻的惩治机制比较到位,出现关键性事件的时候也能做到迅速出击、杀一儆百,比如《纽约时报》贾森·布莱尔造假事件;但是对于“高层次”的假新闻,西方社会现有的应对机制值得质疑。读者往往没有资格、能力或是途径来识破这一类假新闻。本文对此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7.
林楠 《东南传播》2012,(7):62-64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的2岁小女孩王悦被两辆车碾压致死,18名路人经过却未施援手,该负面事件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都对此作了报道,但两方对此事件所构建的报道框架却有着明显的差别。为了比较中西媒体对此事件报道架构的不同、分析他们各自的话语框架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被这样建构的原因,笔者选择了中国的主要对外报道的报纸《CHINA DAI-LY》和当地的党报《佛山日报》;在综合考察了西方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后,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美国的《The New York Times》、《THE WALLSTREET JOURNAL》为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8.
陈俊妮 《青年记者》2006,(11):76-77
2006年3月8日,两个中国记的博客网突然关闭,西方媒体纷纷以这两个博客网被中国政府关闭为内容进行报道,结果造成新闻失实.在这起引起广泛讨论的所谓的“中国博客门”事件中,西方媒体无疑是自取其辱,然而这个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西方媒体的“偏见”和客里空表现,对照这个事件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9.
杨涵 《今传媒》2016,(2):84-86
2014年新疆地区多发暴力恐怖事件,几起事件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本文以《纽约时报》2014年涉疆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文本的基本数据、新闻引语的使用、议题分布以及以暴恐为主要内容的报道分析等展开研究,总结出《纽约时报》涉疆报道的特点.新疆问题已经引起全球密切关注,因此,我国在处理新疆问题时,应探寻西方媒体涉疆报道的特点,提前预案,主动掌握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这个记者节,因为“陈永洲案”而变得沉重。事件本身的一波三折,以及舆论对此的众多纷争,都显现出当下媒体生态的尴尬与困境。  相似文献   

11.
从"3·14"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奥运圣火传递,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着不和谐的音符.随着CNN发表声明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南西方媒体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所引起的中国公众抗议活动正在渐渐平息.在这场媒体论争尘埃落定之后,反思中两方媒体在这些事件中的表现并探究其深层原因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期,"<非诚勿扰>事件"、"张悟本事件"、"电影<八天八夜>事件"等不断出现的媒体事件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媒体伦理的讨论如火如荼,世态万象背后折射出媒体行业的诸多现实问题及其面临的道德困境.对此,笔者特约请新闻学、伦理学及法学专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西方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表现出一贯的双重标准,根源在于政府财团控制下的西方媒体沦为政治宣传工具,以及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灌溉下的媒体偏见。对此,我国应建设对外话语体系,并融入世界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必要情况下实施对等反制。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微博传播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因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热议为例,通过对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着重阐述微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此事件关注重点的变化,以及微博对提升公民社会道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平 《新闻世界》2020,(3):50-52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合理科学地应对突发新闻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出镜记者需要重视的问题。对此,笔者对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突发新闻事件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并从制定应急预定方案、增强现场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应用先进技术设备的能力三个方面,对全媒体时代出镜记者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失实报道及其本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拉萨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恶意歪曲事实的报道,这些失实报道是在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下产生的.本文对这些失实报道予以归类、分析,并由此探讨我国目前在国际传播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网络上有很多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讨论.每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都会给公众的情绪造成影响,所以在突发公共卫生类舆情中必定会导致公众情绪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在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同时,还需要正确引导公众的情绪.对此,本文主要对突发公共...  相似文献   

18.
黄瑞 《当代传播》2003,(1):49-51
本文将美国新闻事业置于跨国、跨媒体强势集团不断整合的历史背景下考虑,并结合相关典型事件与案例,剖析市场霸权和商业利益对美国新闻媒体造成的巨大冲击,以及今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商业驱动操纵全球新闻界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每一个新闻学者和有责任心的媒体人士都应该对此予以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拿到赵振宇教授的新作<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1,我便开始细细地品读.作者以一个新闻学教授的责任感,用纪实的方式,回眸了30年来中国民主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变革、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典型的新闻事件以及媒体对此的评论.  相似文献   

20.
奶业"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这类危机事件带给国人的是永远的痛,不仅痛在祖国的花朵身上,更痛在国人的心灵深处.在怒其不争之时,国人没有痛打"落水狗",而是对此展开了如何拯救乳业的大讨论,没有出现危机过后的麻木不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