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故里先贤郑板桥,老年得子,教子有方是出了名的。别人教子考取功名,非富即贵,他却教子学会劳动,自食其力。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然而现在,很多父母是做不到的。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位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做工人还是做农民,他们一定会瞪你一眼,意思是:就不能拣中听的说?我的孩子将来可是坐办公室的设计师、金融师、文学家……粗活儿就这样被人看不起,有人甚至会指着除草的农民、搬砖的工人教育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就像他们一样吃苦去!”  相似文献   

2.
儿子读高中时经常对我说:“同学都羡慕我有你这样一个爸爸。”我问:“为什么?”同学们这样描述:有的父母不许孩子锁自己的抽屉,有的父母要检查孩子的日记,更多的父母是限制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现在许多家长都给我来信,问我相同的一个问题,即孩子在学习时,是否需要父母的“全陪”?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美欣姐姐每个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美满,孩子聪明大方,学有所成。而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是单单靠钱能解决问题的,而主要是靠家长的陪伴和用心。现在有很多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读书比较专心,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学习的专注程度就不够。也就是说同样是花钱让孩子去补习,而有的孩子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朋友们,不要把孩子交给…  相似文献   

4.
“爸爸,你说家长打自己的孩子违法不违法?”一天,我下班刚进家就被读小学的孩子拦住了。“你说呢?”我反问孩子。“当然违法!”孩子似乎理直气壮。“违反什么法呢?”我又问。孩子笑了:“我也说不明白。”父母打自己的孩子也是违法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教育法》第四十九条也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  相似文献   

5.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吗?以下是一个小小的测验,请对十个做法答“是”或“非”,然后对照标准答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对养儿育女的认识有多少。一、对孩子忍让,保持良好关系,总比坚持己见及与孩子争论好一些。二、不随便打孩子。这样孩子的表现会更好。三、要孩子尊重父母,父母也得尊重孩子。四、孩子不应在生活上自作主张,除非他们已够成熟。五、要孩子做家务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及影响了童年的乐趣。六、孩子应该有零用钱。七、我自己既然学有所成,我可以依照我父母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子女,这样他们也会学有所成。八、我不需要对子女进行性教育,反正学校会教的。九、我需要经常赞扬子女的优点。十、子女上了10岁,就不需要父母们的拥抱及亲近。  相似文献   

6.
函授学习的特点是以自学为主,因此,我想和函授学员谈谈自学这个问题。人才的形成主要是靠培养和学习,一是靠学校教育,二是靠实践中锻炼,三是靠个人的刻苦自学。广义而言,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教育,都是建立在自学的基础上的。一个人从发展到成才,是从父母、老师、学校哪里获得的知识多呢?还是靠自学获得的知识多呢?我看是后者。俗话说,读书全靠自用心,师傅不  相似文献   

7.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自学能力又是学会学习中重要的一项。下面谈谈培养自学习惯的管窥之见。一、帮助孩子克服懒于自学的思想。有些小孩由于懒,把自己变成待灌的瓶子、罐子,教师或家长不灌就不学。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懒于自学的思想。有专家估计,一个人一辈子用到的知识,学校教育只能授予20%左右,就是说,80%左右的知识,都是走出学校大门后用自己的力量自学获得。许多学生毕业后碌碌无为,学问停滞不前,重要原因是没有自学。即使是前面20%左右的知识也要靠自学,老师只是起着把你领进门的作用。所以大家不要等教师…  相似文献   

8.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9.
学习靠自己     
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一起闲谈,其中一位同学唉声叹气地说:“可惜我的父母不是大学毕业生,也不是老师,否则我的学习成绩也会好的。”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的观点是:搞好学习的关键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父母是不是大学毕业生、是不是老师并不能决定自己学习的好坏。当然,父母是大学毕业生或是教师,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但这  相似文献   

10.
现在许多的父母训斥孩子的口头禅是:“就知道玩,还不赶快去学习!”“这孩子玩心太重,不会有出息。”在教师的嘴里可以听到“哪都有你,就学习找不到你。”“别再玩了,跟××学学,看他多听话”……这些教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有从小忙着认字、学习琴棋书画才是又聪明又爱学习的好孩子,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孩子才是班里的典范,父母的骄傲。其实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一、玩就是学习孩子成长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需要是学习的需要。但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孩子不仅丰富了自己…  相似文献   

11.
母蟹的教育     
有一只母蟹这样教育它的儿子“:孩子,你怎么能横着走呢?向前直走多方便,改过来吧。”小蟹说“:妈妈,您说的太有道理了,可是我不会,您能给我做个直走的样子吗?我将照着学习。”母蟹试了几次,都没有做到,对于儿子的不服气,也就无话可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自己都办不到的事情,要求别人去做,未免不近情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榜样,就有什么样的效仿者。所以你若要求别人做什么事,最好自己也能做到。不只是父母教育子女如此,主管领导带领下属也要靠“言传身教”,能以自己的具体行动做出表率,胜过无数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家有读书郎,急坏爹和娘!”这样的“爹”和“娘”们碰在一起,“切磋”的往往都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里有个学习不让人操心的孩子,自己考上了重点学校,父母不用多花钱、不用四处求人,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啊!而这样的孩子,首先是靠恰当的家庭教育培养的。去年9月,我小学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会有意无意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一些父母“毫不留情”地当着老师或同伴的面数落孩子:“你这个人就是脑子不转弯,没有人家聪明……”还有一些父母则凭借自己的权威,强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图行  相似文献   

14.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15.
一、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今天学习怎么样?”外国父母:“今天在学校过得还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如何?”二、孩子吃完晚饭后:中国父母:“快点去做作业!”外国父母:“先帮我收拾一下桌子。今天晚上你有什么安排吗?”三、孩子晚上要和同学出去玩:中国父母:“太晚了,不安全,再说明天还要早点起来上学。”外国父母:“好的,给你钱。要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了就报警。”四、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这个同学学习成绩怎么样?”外国父母:“这个同学为人如何?”五、当孩子考试成绩下来:如果孩子考了99分(满分100分):中国父母:“怎…  相似文献   

16.
父母以自己过去的经历教育孩子,没有说服的效果 一位父亲以无法忍受的表情对我说,他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为了考进名牌的私立中学,每天学习得很晚,星期日还上补习班。他看到自己的孩子脸色苍白,缺乏少年应有的朝气和活泼,就开导他说:“我在你那样年龄的时候,可没有少玩,但学习也不错。怎么样呀,稍微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吧!”他儿子不以为然地回敬了一句:“按你说的去做,我会被淘汰的。” 父母责备孩子的时候,往往喜欢引用自己幼年时代的事情——“我在儿童时代老是玩耍。”“妈妈经常做许多家务活。”这种说法缺乏说服力,不…  相似文献   

17.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到我工作单位附近的幼儿园去玩,常常看到接送孩子的年轻父母训斥孩子:“哎呀!你怎么这么笨!人家××就比你聪明!”或者是:“谁打你了?人家为什么不打别的小朋友而打你呢?肯定是你不好!”……每当此时,我就仿佛看到了自己不愿回忆的童年生活。 我的父母是严于律己的人,对我们姐弟五人的管教也十分严格。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  相似文献   

18.
刘清 《家教指南》2003,(10):28-29
孩子长成了小大人,作父母的该高兴吧?完全不是这么简单!作父母的猛然惊觉:那个整天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那个每天拉着妈妈找鸟蛋的孩子已经不见了。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父母面前他变得沉默寡言,接到同学的电话他却总是滔滔不绝。父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不知道他的心事,何谈对他进行教育?想要让你青春期的孩子继续在你面前唧唧喳喳,主动与你分享他的成就与愉悦,真心与你探讨他的失败与困惑吗?本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眼…  相似文献   

19.
父母没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假如你是优秀的父母,我建议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相似文献   

20.
马黎 《考试》2005,(Z1)
记得一首歌曲中唱到:“想说爱你是件不容易的事,这需要太多的勇气,想说忘记你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都羞于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几个孩子能对自己深爱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又有几个父母能告诉你们的孩子你们对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