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黎黎 《传媒观察》2004,(12):48-49
9月28日,《扬子晚报》在新一轮改版之际,推出了改革的重大举措——对南京主城区的订户实行“一报两投”,即向订户在早晨和下午分两次投递报纸;在零售点实行“一报两拿”,读者可以向摊点索取“一报两拿服务卡”,凭卡每天两次到该摊点取报。与此同时,报纸在内容上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扩充,一天分两次滚动报道新闻。这一举措在全国晚报、都市报中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2.
武汉有5家都市报,按实力可分"三个世界",今舂已有两报改版,"柜台年年整",但报业格局难改,"三个世界"仍在.并且,不容乐观的是,多数报纸改版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改版未借数据库之力,读者管理粗放,改版决策处在"拍脑袋"阶段,没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9月1日,《沧州晚报》焕然一新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沧州日报、沧州晚报今年都对版面进行了全面改版(沧州日报6月份完成了改版)。改版后的沧州日报、沧州晚报栏目设计更加科学、规范,更加适合各个层面读者阅读;图文并茂,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文章内容,大大增强了可读性;反映基层群众生活的新闻更多了,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群众。"两报"改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品质至上,精耕细作新闻报道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品牌建设的核心,在于内容竞争  相似文献   

4.
武汉有5家都市报,按实力可分“三个世界”,今春已有两报改版,“柜台年年整”,但报业格局难改,“三个世界”仍在。并且,不容乐观的是,多数报纸改版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改版未借数据库之力,读者管理粗放,改版决策处在“拍脑袋”阶段,没有进入“计算机辅助决策”阶段;二是改版仍停留在“新闻纸改版”阶段,没有进入“数字化改版”。这是报纸改版的两个“数字化盲区”。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新闻     
◆美国华裔报纸改版“小型报”面世由华裔方家经营的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5月16日正式改版成为“小型报”,以全新面目和读者见面。该报负责人方李邦琴女士表示,改版主要是为这份有130年历史的报纸注入新活力,使之赶上时代。据称,《观察家报》是美国第一份由大报改变成小报形式出版的报纸。方李邦琴称是受了《纽约邮报》、《芝加哥太阳时报》等多份成功的小报的启发才决定改版的,此次改版的成功是累积了第一次改版失败的经验,又经过三次试版而成。改版后的报纸力求令读者方便易读画面清楚,简单扼要。另外率先采用封面封底倒装式印刷…  相似文献   

6.
2006年元旦,三家省级党报《湖南日报》《湖北日报》《吉林日报》同时进行改版,以全新的"瘦报"形象与读者见面.加上早已"瘦身"的《南方日报》《重庆日报》,目前,国内已有五家省级党报采用"瘦报"这一国际流行的"黄金报型",若再算上《经济观察报》《成都商报》等报纸,国内采用"瘦报"报型的报纸已有数十家之多.  相似文献   

7.
每 逢岁末 ,发行大战硝烟弥漫 ,各报纷纷推出各种改版举措。改版虽不失为争取读者的有效方法 ,但依我所见 ,时下不少报纸的改版过于随心所欲 ,显露出种种不规范的现象。随手拿起几张报纸阅读 ,却不时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引起不小的烦恼……我粗粗归纳了几点 ,以求教于同行。报头报脚欠规范如今的报纸已非过去可比 ,厚厚的一叠。但是拿起报纸 ,往往生出一个疑问 :今天共有多少版 ?可惜无从知晓。一本书是否齐全 ,读者只要看封面、封底便知。而报纸因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封面、封底 ,所以就必须看报头报脚。可是现在不少报纸的报头报脚缺少…  相似文献   

8.
于伟 《青年记者》2008,(16):31-35
编者按:改版3年多来,大众日报按照"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要求,全方位提升舆论影响力,取得明显成效,不仅读者叫好,而且得到中宣部、省委领导充分肯定.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对报纸改版探索的见证.但是,大众报人永不满足,永远走在向上的路上.本文·根据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同志去年在大众日报历次编前会上的评报意见整理而成,涉及报纸采编的各个方面,重在剖析问题以促改进创新,相信对业界同人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9.
报纸作为平面视觉媒体,是通过印刷在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以及版式等符号向受众传递信息的纸质媒体。诉诸于人的平面视觉,是报纸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最大的区别。报纸形态作为报纸的视觉形象,刺激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着读者的视线。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一波又一波改版热潮使我国报纸的形态开始有了较大发展变化,变沉闷、千报一面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随着这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无论是百年  相似文献   

10.
"以基层的视角办基层人的报,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这是河南日报(农村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要办一张市场接受、农民喜爱的报纸的指示精神,2011年改版时新提出的报纸定位。《作品·民间》二合一版,是该报依据这一定位及改版思路而新设置的副刊。如何把  相似文献   

11.
对于市民报来说,改版过去是战略手段,如今已"降格"为常规战术动作.以武汉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五六年难得改一次版, 20世纪初,竞争的加剧,改版开始成为报纸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
于伟 《青年记者》2008,(11):31-35
改版5年多来,大众日报按照“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要求,全方位提升舆论影响力,取得明显成效,不仅读者叫好,而且得到中宣部,省委领导充分肯定。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对报纸改版探索的见证。但是,大众报人永不满足,永远走在向上的路上。本文,根据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同志去年在大众日报历次编前会上的评报意见整理而成,涉及报纸采编的各个方面,重在剖析问题以促改进创新,相信对业界同人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报纸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必须合乎大众口味。在报纸受众需求多元化特别是报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要增强地市报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赢得读者的好评,就必须不断创新。改版后的湄洲日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办报理念,把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和吸引力作为报纸改革的切入点,努力实现办报观念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4.
滕州日报作为一家县级区域性综合报纸,在全国报刊治理中得以成功保留.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报纸接连进行了几次改版,每次改版都将民生新闻当作重点,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作为一名基层报纸民生板块的编辑,多年来的经验使我认识到,随着民生新闻的兴起,"报什么、怎么报"是民生新闻应该掌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环球之窗     
《传媒》2002,(7)
由华裔方家经营的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5月16日正式改版成为“小型报”,以全新面目和读者见面。 该报负责人方李邦琴女士表示,改版主要是为这份有130年历史的报纸注入新活力,使之赶上时代。 据称,《观察家报》是美国第一份由大报改变成小报形式出版的报纸。方李邦琴称是受了《纽约邮报》、《芝加哥太阳时报》等多份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我省企业报中率先采用照排胶印的锡钢报在改版三周年时,召开了有40人参加的读者座谈会,广泛征求对报纸的意见。并用一个整版刊登7篇来稿和14条意见和  相似文献   

17.
五六月份是不是改版季啊,有几份都市类报纸高调宣布改版了。5月26日,深圳晚报刊登全面优化升级致读者信:以逆生长的姿态给生活更多希望。声称起始于打造"中国最新锐的高级市民报"的雄心,构建新锐风范、人文气质、高级定制、在线联结的报纸业态。6月12日,辽沈晚报进行新一轮改版。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体与报纸共同争夺读者的激烈竞争中,报纸在保证要闻版、综合版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改版、扩版的创新尝试。葫芦岛日报社编委会针对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以“新闻立报,读者至上”为办报宗旨,近两年来,葫芦岛日报创办了《交通》、《教育》等一系列专刊专版,在读者中产生良好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葫芦岛日报开辟出一条按读者取向,精细划分读者群的改版新路。  相似文献   

19.
贴近读者     
报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拉近了读者和报纸的关系,宣传报道的内容离读者愈来愈近。特别是近年来,报纸的改版、扩版、不仅增大了信息量,加强了报道深度,而且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作为我省唯一一张面向农村的综合性报纸,《河南农村报》自1997年9月1日更名改版以来,版面内容不断创新,坚持指导性,突出实用性,加大服务性,增强可读性,愈来愈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肯定。  相似文献   

20.
专业财经类媒体如何通过提高报纸版式的"颜值"来达到增强报纸可读性的目标是一个现实课题。改版后的《安徽经济报》通过版式设计要素的整合、调配、创新,实现了专业报版式"清新端庄"和"高颜值"的统一,达到提高报纸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