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2003~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工资和劳动力对中国OFDI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由于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存在区域差异,导致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对 OFDI影响不同.劳动力数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要素结构而对OFDI产生直接效应,并通过工资水平变动对OFDI产生了间接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工资上涨促进了OFDI,中西部地区的工资与OFDI负相关;劳动力数量增长的直接效应是抑制了中国的OFDI,但其间接效应对OFDI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国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探讨不同区域创业活跃度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实证研究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活跃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同时,创业活跃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各区域创业活跃度呈现不平衡性。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更显著。地区创业活跃度差异可能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高禀赋的创业活跃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因此,加大创业广度、提高创业深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开放度与市场化水平对本地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1997-2006年30个省级区域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开放度、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在时间维度上存在投入即期的"负担效应"和远期的"推动效应"差异,在空间维度上则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同时,贸易开放度、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在时间维度上要比技术创新发挥得快一些,但在空间维度上与技术创新一样存在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资源诅咒假说,运用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利用2007~ 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现有: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均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地区内溢出效应、地区间溢出效应和总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资源诅咒效应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5.
孟望生  张扬 《资源科学》2020,42(12):2314-2327
绿色经济增长的核心要义是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一个普遍事实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面临更为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因此,这些地区在绿色增长方面的表现也相对较差。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自然资源禀赋—技术进步方式—绿色增长”这一脉络对自然资源禀赋通过技术进步方式影响绿色增长的逻辑进行理论辨析;然后,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采用全局参比的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方法,构建并测度省级层面绿色增长效率的衡量指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面板数据样本;最后,结合样本数据特点和理论逻辑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禀赋通过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式影响绿色增长效率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自然资源禀赋抑制了地区绿色增长效率的提升;②自然资源禀赋对创新这一技术进步方式具有挤出效应的同时,对技术引进具有增进效应;③创新有利于地区绿色增长效率,而技术引进则不利于地区绿色增长效率提升。本文的研究将对自然资源丰富地区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9,(8)
利用1999~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对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集聚能够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影响;经济集聚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集聚能够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据此提出了推动经济集聚集约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开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助推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金金 《软科学》2016,(10):53-57
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旅游经济自身特性,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空间杜宾面板模型是最佳研究模型;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是典型的生产要素、内生技术、制度质量驱动型;旅游资源禀赋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的"截流效应"显著;旅游从业人员数、地区环境氛围、旅游企业固定资产的负向扩散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旅游专利数、地区价格水平的作用均不显著。据此,提出实现旅游经济持续、高效增长,以及区域旅游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产业集聚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测度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2005—2015年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并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总体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差异显著;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倒U型直接效应,随着集聚程度的不断提升,影响效应由"协同"转变为"挤占";产业集聚的外部性会改变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进而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间接影响;产业集聚通过技术市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间接影响并不显著;无论是否存在产业集聚,人力资本存量、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等的提升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得出应通过发挥产学研系统的联动作用、适度控制产业集聚水平和完善区域创新环境来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集聚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测度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2005—2015年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并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总体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差异显著;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倒U型直接效应,随着集聚程度的不断提升,影响效应由"协同"转变为"挤占";产业集聚的外部性会改变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进而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间接影响;产业集聚通过技术市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间接影响并不显著;无论是否存在产业集聚,人力资本存量、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等的提升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得出应通过发挥产学研系统的联动作用、适度控制产业集聚水平和完善区域创新环境来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得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分析区域异质性和试验区类型差异性的影响效应,从而探讨创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创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并且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与区域发达程度有关,其中对东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但同时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数字经济的后发赶超提供契机;影响效应差异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跨区域类型试验区有更深远的政策效应;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表现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规范市场环境等方面。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贯彻大数据战略、构建发展评价体系和创新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商业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艳 《科技与管理》2005,7(4):134-136
网络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因素。在阐述网络信息资源与传统信息资源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信息资源战略目标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资源战略目标是一段时间内图书情报机构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所需完成的具体规划。因此选择制定信息资源战略目标时,需基于信息资源建设内外部因素分析、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战略总目标及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形成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杨文祥  杨啸风 《情报科学》2008,26(3):321-327
公共资源管理是现代社会国家公共管理的核心领域,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本文立足于立法(国家立法和国际法规)与政策(国家政策和国际社会、国际组织政策)这两大现代社会管理的宏观管理基本手段,对我国和当代人类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社会宏观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的学术思考。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然资源产业化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恩社  郑有业 《资源科学》2008,30(7):1018-1023
西藏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都十分丰富。其中野生动物约6 400余种,药用植物1 000多种;境内查明的矿种有101种,矿产地2 000余处;水能资源天然蕴藏量约为2×108 kW,地热发电潜力80×104 kW,太阳年平均辐射达(3 300~4 800)MJ/m2。本文通过对西藏的优势自然资源的分析,提出资源产业的发展要打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格局,把具有中长期的国内和国际市场潜力作为选择产业产品的基本条件。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要注重市场、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的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能源、藏药、农牧和矿产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化技术研究、引进和创新为突破,进行产业化转化技术适用性、创新性研究;以集约化经营为目标,提高整体行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坚持资源产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资源消耗性经济发展模式向技术导向型模式转变;坚持政府主导发展战略,优化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略论我国网络新闻资源的规范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网络新闻发展10年来已取得长足进展,现在它已成为许多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网络新闻都还很不规范,这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新闻的公信力,同时也给网络新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不便。网络新闻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信息资源应加强其规范管理。总的说来,规范管理可从技术和人文两大方面入手,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教育的重视,完善其课程体系设置,以适应当前网络新闻发展的需要,因为,最终人是规范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长海  刘彩虹 《现代情报》2009,29(12):105-108
本文分析了国内较知名的省、市公共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以项目开发、共建共享等方式来提高特色数据库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电子资源冲击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电子资源大量涌现的情况下,通过对引进电子资源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浪费以及西安地区部分高校订购的电子资源的统计分析,本文认为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图书馆内部和地区内图书馆之间必须深化资源购置协调工作,建立本地区的资源保障系统(unt.accen)资源购置协调工作,建立本地区的资源保障系统(ling-wai),还应该重视虚拟馆藏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闽台科技资源整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科技资源分为三个部分,即创新资源、竞争资源和潜力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指标体系分析福建和台湾的科技资源。根据对两个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劣势比较,阐明了加强闽台科技资源整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异质性区域图书馆联盟资源建设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理论、用户需要理论和资源互补理论是联盟资源建设的理论依据,遵循统一性、针对性、特色性、可持续性、标准化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和建设联盟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联盟资源体系,并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联盟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20.
封志明  肖池伟 《资源科学》2021,43(11):2147-2159
自然资源分类对自然资源管理和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自然资源的科学内涵,通过追踪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从理论到实践,系统梳理与对比分析了自然资源的传统与经典、学理与属性、法理与管理等分类特征及其发展。综述表明:自然资源分类聚焦于学理、法理和管理三方面,在学理分类上国内外保持相对一致性,但法理与管理分类上差异较大;现行分类存在体系繁多、边界重叠、交叉重复等问题。国际上,20世纪初期以前单门类或特定区域资源分类研究已相当深入,自然资源分类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1960年代以来,日臻完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推动自然资源分类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地理学、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分类思想“群星荟萃”,尽管迄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但已构成自然资源学理分类的思想基础。在中国,自然资源分类研究大抵以20世纪50—60年代开展的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为分水岭,单门类资源分类研究发展较快、综合分类体系初见端倪;系统性、综合性的分类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及《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问世为重要标志,尤以自然资源属性和用途的多级分类方法应用广泛。目前国内总体处于统一自然资源分类探索阶段,在政策层面已得到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鉴于此,有必要科学认识和厘清不同自然资源分类的特征与作用,以期对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化和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