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妮 《海外英语》2016,(4):148-150
《黄色墙纸》是美国早期女权运动领袖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杰出代表作,代表着早期美国女性作家为冲破男性作家为主导的文学写作而做出的勇敢尝试。该文从对小说中女主人公"我"的写作以及吉尔曼本人对《黄色墙纸》的写作创作的探讨,分析女性作家在争取女性写作和自身自由方面的艰辛努力。  相似文献   

2.
艾利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她因<紫色>一举成名,奠定了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通过对西方父权制文化的批判与质疑,对现有"性秩序"的颠覆,又一次阐释了她所倡导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建立美丽的家园——《紫颜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紫颜色>是美国黑人文学的里程碑.作者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紫颜色>,通过对小说女性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表达了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美丽家园的理想.  相似文献   

4.
胡泓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她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关注女性文学,特别是美国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在研究巾她发现,自美国建国以来,女性作家一直都是美国文坛上的一支生力军,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女性文学的创作均被排斥在主流文学史或大学的文学课堂之外。虽然这种状况在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中国的大学课堂里变化却不犬,胡泓教授认为,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美国一直是世界各国追逐、学习和关注的主要对象,人们要充分了解这样一个国家,就不应该忽视占人口一半之多的女性,因为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男性和女性有看一样的成败关联,两性休戚与共.所以,从文学视窗关注美国女性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是她近期的研究重点,其研究成果已经陆续见诸各类期刊和著述。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一直以美国梦为一个重要主题。在二十世纪早期,黑人文学充分表达了对于黑人民族的赞美和对于自由平等梦想的憧憬与努力;中期以抗议小说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则震撼地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黑人贫困状况以及作家对于美国梦能否实现的焦虑与担忧;后期以沃克、莫里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反思了黑人群体的狭隘排外,倡导黑人男性与女性、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博爱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欧文、库柏、梅尔维尔这些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的所有经典之作,却规避了浪漫的爱情,马克*吐温和惠特曼的代表作也是无爱无性的世界.这与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环境和未予开发的自然环境有关.美国富强后,以女权主义和女性解放为背景,美国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却是另一番景象,"甜蜜野蛮"成了这一时期的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女小说家埃莉诺·选克的早期创作一直以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为主题,展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妇女作家的觉醒和崛起。本文试图论证埃莉诺对于家庭中的女性这一主题的关注直接地并且深远地来自她同是作家的父亲道威尔·欧瑞利的影响。道威尔在埃莉诺童年时营造的文学气氛导致她自然而然的走上文学道路,同时,道威尔在女权问题上或进步或狭隘的观点叉成为了埃莉诺早期创作的矛头的直接指向。  相似文献   

8.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该文描写了主人公珍妮通过三次婚姻,挣脱了传统习俗的束缚,逐渐成长为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独立的妇女.她不甘愿成为第一任丈夫的劳动工具,也不愿被第二任丈夫作为摆设,她不断地寻求自我,最终发现并了解自我.黑人女性受到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只有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不懈的追求才能使她们实现自我的完满.珍妮这个人物成为美国女性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中影响深远的角色.这部作品也可以称作黑人文学的经典.  相似文献   

9.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在她的作品中,她塑造了"丑陋"的男人众生相,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解构颠覆了与传统价值观背道而驰的男性形象,以此警醒男权文化偏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男性的性格与生活也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10.
丁玲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女性意识的张扬在她的文学文本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女性文学演变为表现女性精神的主体性内涵与具有普泛意义的社会性特征两种态势.丁玲是现代文学中女性文学与妇女文学都留有重要作品的作家,由女性文学向妇女文学的嬗变,从《夜》的产生中可以窥见端倪.  相似文献   

11.
寿舒舒 《文教资料》2008,(18):28-30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是为数的能与男性士大夫文人同享文坛盛誉的女性.与李清照所处时代相差不甚远的平安时代的日本女性作家清少纳言,将她的才华凝结成一部对日本文学影响深远的随笔<枕草子>.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中日这两位作家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虽有一洋之隔,两位作家的文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男性文学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中国的李清照渐渐失去了自己女性的文学主导权,融入中国男性主流文学;而日本的清少纳言却与其他日本女性作家一起,开辟了日本国文学的源流,创造了女性发起的日本主流文学,赢得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其黑人女性作家的身份赋予她独具匠心的写作视角,她的作品也揭示出黑人女性真实的生存困境.自1997年出版以来,《所罗门之歌》就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与好评.国内外学者对于《所罗门之歌》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主人公奶娃的解读,而小说中的女性小人物,如奶娃的姑姑派拉特,则有...  相似文献   

13.
夏洛蒂·帕金斯·吉尔曼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理论家,是美国女性文学作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作品充满对女性的关注,代表作《她乡》体现了她对女性未来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崇高伟大设想,正像其他美国女性主义乌托邦作品一样,该作品既饱含历史理性,又表现出对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的关怀。她在作品中所倡导的平等、民主和环保是构建人类和谐社会的保障,为当代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的黄玉雪通过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打破了华裔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坛上集体"失声"的尴尬局面。在小说《华女阿五》中,主人公玉雪虽生存在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夹缝中,饱受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但她通过观察、学习、反思和顿悟,最终实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我成长,成功构建了美国华裔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15.
华裔美国文学首推女性作家.汤亭亭,谭恩美,任碧莲分别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位作家及其作品并将其置于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的背景之中,力图展示代表不同时代的三位华裔美国女作家对身份认同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美国毕裔女小说家在美国华裔文坛上占有突出的领先地位:水仙花是用英语进行创作的第一位华裔作家,王玉雪被称作美国华裔文学之母,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中最受评论界注目的一位,谭恩美在美国华裔作家中拥有最大的读者群.她们的作品凸现了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和少数族裔意识,将对父权统治的悖逆和对种族歧视的反抗紧紧地结合起来,显示出美籍华裔女性独特的艺术追求和文化选择.美国华裔女作家同她们的男性同行们一起,在西方殖民主义霸权话语日渐瓦解的背景下,创造出了美国华裔文学这一美国文学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苏珊桑塔格作为20世纪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以独特的女性题材和视角进行创作,她在《美国魂》中采用的叙事策略展示其“坎普”风格及写作技巧,通过分析它,读者得以加深理解20世纪美国女性作家的写作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学发展中,关于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经历过由"扁"到渐"圆"的过程。黑人女性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白人主流文学中的黑人女性"他者"形象,二是20世纪初黑人女性文学先驱者首创的黑人女性正面形象,三是黑人民权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后,黑人女性作家塑造的积极抗争与实现自我的新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当代南方女戏剧家贝思·亨利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性作家。她深受美国南方哥特文化传统影响,同时在其戏剧创作中,读者和观众也很自然地会感受到契诃夫大师以及荒诞派的艺术风格。其一系列成功的戏剧作品表明其创作已经从地域文学走向主流文学,为美国女性戏剧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艾利斯&#183;沃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之一。她因《紫色》一举成名,奠定了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通过对西方父权制文化的批判与质疑,对现有“性秩序”的颠覆,又一次阐释了她所倡导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