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刊编辑的纠错意识雷智勇期刊的生命在于期刊的质量,期刊的质量取决于作者水平和编辑的基本素质。编辑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应具备强烈的“纠错意识”。有人会问,看稿改稿是编辑的本职工作,是编辑活动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应有之雷智勇,《武警技术...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职称与称职的编辑高伟杰【吉林】标题上的这行类似于文字游戏的句子,其实浓缩了所有有幸或不幸走到“为他人作嫁衣裳”之“高级裁缝”队列中的人的一生之向往之心态之命运──不管他承认与否。而我,不论有幸或不幸,这一生怕已永远地与这个“文字游戏”搅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3.
期刊编辑工作,不仅决定着一种期刊的形象-“外包装”、风格和神韵,而且决定着期刊向读者输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从这个特性上看,期刊编辑肩负着把关的严肃使命,就是说,编辑对稿件握有生杀大权,既能为稿件开“绿灯”,也能开“红灯”,责任重大,笔者从办刊的实践中体会到,期刊编辑的把关使命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5,(6)
编辑与编辑工作断想杨勇自从大学教师岗位上转做《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编辑工作以来,虽只有十几个年头,却也饱尝了其中的酸刮苦辣。编辑工作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崇高的事业。编辑将作者创作的精神文化“半成品”精化为社会需要的“精品”,读者从而吸取有益的“营养”,...  相似文献   

5.
浅议文摘类期刊编辑的鉴别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期刊近万种,文摘类期刊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摘类期刊有别于其他类期刊,这是由它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所决定的。相对于原创期刊,文摘类期刊提供给读者的内容是编辑人员对原著的摘编和精加工。那么,在浩如烟海的报刊、书籍、网络以及所有公开发表的信息中,文摘类期刊的编辑怎样才能做到去沙淘金,摘选出为广大读者所需的精品呢?这就需要编辑对各种文章有很强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期刊,不管它是早期期刊,还是现代期刊,都要反映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这应是期刊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一种期刊没有这“三新”,老是陈辞滥调,它就无法生存下去。  期刊是离不开编辑的,不论有多少篇稿件,它们也不可能自动成为一本期刊而必须经过编辑把它们审读、加工,按照一定的构思把它们编辑起来,才会成为一本期刊。这就好像一块块兽皮,要经制裘师逐一加以剪裁、缝制,才会成为成衣一样。可见编辑与期刊的关系是何等密切,规模较大的期刊编辑部,还可能有文字编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之分。这是因分工而产生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读者是期刊的上帝,读者供养了编辑。”这句话所强调的自然是读者对于期刊的重要性。一份期刊的成败从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读者数量的多少,这对于期刊的经营来说是不错的。然而,当民国时期从事过期刊编辑的人提起这句话时,却隐匿着编辑为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而使期刊走向庸俗化的不良倾向。对于出版巨人胡愈之来说,编辑出版期刊是他一生出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建国初期创办《新华月报》外,胡愈之的办刊活动主要集中于1914年到1949年的30多年间,曾先后主编、创办《东方杂志》、《世界知识》、《月报》、《风下》等10多种期刊,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作为一个深谙办刊之道而又富于社会责任感的编辑大家,胡愈之不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5,(6)
教学辅导类期刊编辑的读者意识雷声远对于教学辅导类期刊来说,读者就是教师。那么,作为教学辅导类期刊编辑应该怎样牢固树立和不断强化新形势下的读者意识呢?期刊内容要贴近读者首先,内容要常新实用。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科教材改革、教学改革、考试改革都迈出...  相似文献   

9.
胡勋璧 《今传媒》2003,(1):68-69
成功期刊的最根本性的要素或秘诀就是“编辑质量、编辑质量、还是编辑质量”,这已成为国际国内期刊界的共识。而编辑质量的核心还是杂志的内容必须十分贴近读者,定期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有益的和  相似文献   

10.
让青年从历史经验中吸取营养──“接力棒丛书”编辑纪事马嵩山《新闻出版报》一位同志看了我编的“接力棒丛书”,特地来信热情鼓励,并要我谈点编书的构想及这套书在读者中的反应。进入90年代,我怎么会想到要编“接力棒丛书”的?这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讲清。我开始编这...  相似文献   

11.
“读者是上帝”似乎也是期刊编辑界的“祖训”,一个毋需证明的公理.然而,当期刊竞争愈演愈烈,众编辑以愈来愈高涨的热情追随上帝,而上帝们却愈来愈迷惑不满的时候,一个新的需要解答的问题便是:如果说读者是上帝,那么,编辑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新闻核心期刊”的由来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新闻核心期刊?编辑同志:《新闻战线》杂志的《服务热线》栏目,从今年第3期开办以来,服务性和实用性都很强,我期期必看。我有个问题,想请你们解答一下,我常看到一些杂志封面上标有“中文核心期刊”和“新闻核心期刊”等字样,这两者是如何划分的?湖北读者刘玲《新闻战线》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就“新闻核心期刊”这一话题,回答一下读者关心的问题,我作为“新闻核心期刊”的“鉴定专家”成员,有责任、有义务来满足读者的要求。为此,现将有关问题回答如下:“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它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要想成为明星期刊、品牌期刊和杰出期刊,最重要的是要有源源不断的优质稿源、孜孜不倦的编辑、严格认真的审稿专家(以下简称“专家”)和广泛的读者市场.要想驶向期刊发展的快车道,进入期刊发展的良性循环,即吸引来好稿子、送审到快速认真的专家、编校出版高质量的论文和抓住读者的眼球,其关键的核心人物就是编辑,编辑与作者、专家、读者的互动关系着学术期刊的未来,编辑是联系作者、专家和读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
雷智勇 《编辑学报》1994,6(3):172-176
期刊的生命在于期刊的质量,期刊的质量取决于作者水平和编辑的基本素质。编辑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应具备强烈的“纠错意识”。 有人会问,看稿改稿是编辑的本职工作,是编辑活动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应有之  相似文献   

15.
董英 《新闻传播》2009,(11):118-118
一、期刊编辑必须把好“关口” 面对众多来稿,期刊编辑必须做出准确判断,而这个判断的过程就是把关的过程,因而,有人形象地称编辑为“把关人”。那么,作为“把关人”的期刊编辑在选稿过程中必须把好哪几道关呢?  相似文献   

16.
冀勤 《中国编辑》2007,(1):85-86
编辑是什么?常听到的说法,是“摆渡人”,是“人梯”,是“为他人做嫁衣”的,是“催生婆”,是作者走向读者的“桥梁”,这都是美喻。过去我也听到过带点黑色幽默不好听的说法,比如:编辑像讨小钱的乞丐(指到处拉稿子);编辑是爷爷,作者是孙子(指作品发表前);编辑是孙子,作者是爷爷(指作品发表后)。这些说法都带片面性。我以为编辑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富有牺牲精神的群体性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17.
编辑的读者意识钟仲南编辑工作离不开作者与读者。但相比较而言,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不仅因为编辑工作要向读者负责,而且也由于编辑本身首先是一名读者。从读者中来,到读者中去。一名编辑在客观上总是具有一种读者意识。简单地讲这也就是“接受意识”。邹韬奋...  相似文献   

18.
夏杰 《新闻记者》2001,(11):69-70
说起晚报时事编辑的“服务意识” ,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 ,认为是小题大作 :编辑只要做到“报道及时、内容全面、不出差错”就可以了 ,何来“服务意识”一说?其实不然。当今信息时代 ,读者的阅报品位在不断提高 ,希望通过“尺幅之地”来知晓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 ,对办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不及时调整思路、改变方法 ,一味以简单枯燥的“套路”来应付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何谓时事编辑的“服务意识”?以笔者浅见 ,即编辑深入研究读者所思所想、了解受众所需所求 ,在不违反政策的原则、不违背新闻纪律的前提下 ,编辑时首先确立“同读者…  相似文献   

19.
期刊编辑策划意识的四个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博览》是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一本文摘类期刊 ,创办 8年即拥有十多万读者 ,受到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的一致好评 ,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被评为“双效期刊” ,应该说这是一个颇为成功的期刊。本文就以《教师博览》为例来谈期刊编辑策划意识的“四个创新”。   一、选题创新选题创新是编辑策划中最富创造性的工作。选题对编辑工作至关重要。日本报刊界有一种共识 :“刊物的生命在于选题计划。对于选题计划来说 ,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 ,有独创性。”一个好的选题 ,常常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中最富挑战性的 …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读者兼作者,要谈“编辑”,的确是“门外汉”,因而此文曰《门外谈“编辑”》。虽在门外,而常与“编辑”打交道,从“通联”中,也捕捉到一些“编辑”的信息,摸到“编辑”的“脉搏”,听到“编辑”的“心声”,体味到“编辑”的“苦衷”。编者之“苦”,非在工作之繁重,而在“责任编辑”之“责”上。此处之“责”,并非编辑之“责任心”不强,而恰之相反,“责任心”太强之故耳!作为一个编辑来说,是唯恐编不出佳作来的.因而东奔西跑、四处函联,约组稿件,以充实自己所编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