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靖超 《成才之路》2013,(20):78-78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真实生动反映生活,因此诗歌具有表情性。诗歌是诗作者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因此诗歌具有反映生活的形象性。诗歌是铿锵悦耳和谐动听的韵歌,因此诗歌具有音乐性。诗歌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语言艺术的精华,因此诗歌具有语言的精炼,生动,形象性。诗歌的外在形式是分行排列的,因此诗歌具有结构美、层次美、图画美、建筑美。结合诗歌的这些特点,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努力创设情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的目标更加的人性化和灵活化,不再单一的追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中,笔者以初中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学生美育为出发点,探究了开展美育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美育就是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艺术之美、语言之美和现实之美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他们的鉴美。其实美育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观念,实现生动高效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语言实施美感教学是培养中学学生认识我国文学艺术魅力,掌握汉语文字运用能力,奠定其文学基础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诗歌语言中的养育意义及独立审美观念,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展开论述,提出三条渗透途径:一是情感激趣,感受美;二是品味词句,感悟美;三是比较形象,鉴赏美。  相似文献   

5.
美育,即培养学生感知美与创造美的情感教育,也称为审美教育。美育以一定审美观念为标准,以情感为核心,以形象为手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可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形成美的品格,树立美的理想,提高美的素养。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美、思想美语文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具美感与艺术性,如篇章的和谐美、诗词的飘逸美、辩答的机智美等。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6.
李柏 《广西教育》2014,(5):97-97
正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鉴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能够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古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等,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初中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谈谈自己的做法。一、朗读,唤醒古诗的形象美古诗的语言凝练精辟,讲究韵律,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饱含了作者丰富、强烈、饱满的情感。由于古诗具有一定的韵  相似文献   

7.
李英杰 《新疆教育》2012,(10):117-117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要进行审美教育。美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语文课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美的心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学习古诗的作用可见一斑。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挖掘隐含在古诗文中关的因素,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诗歌教学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诗歌教学要围绕"三美"展开,即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审美层次和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9.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具有审美情趣及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尤其在培养新一代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美丑的能力,净化灵魂;它能借助于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他们的智力;它能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文明修养程度.所以,美育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一项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任务.美育主要是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使人在赏心悦目中受到教育、而语文教材正好具备了这些因素.因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有较高的思想性、又有很强的艺术性,可以说都是美的化身,美的体现.这些作品的教学,无疑就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同时,语文教学要使学生逐步掌握祖国语言,而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也正是美的体现.由此可见、语言教学中的美育,具有比其他课程教学中的美育更深远、更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散文和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教学文本尽管也涉及小说和戏剧以及寓言等其他文体,但大多仍由散文和诗歌两大文体占据。散文和诗歌往往情感激越,文辞优美,韵律丰富,是开展美育渗  相似文献   

11.
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是较难把握的一大专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悟和思考。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创设,陶冶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赋予的美。它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质量。本文根据平常尝试总结了小说情境教学的四个小策略,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2.
雷晨春 《天津教育》2020,(9):131-13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美的生活。在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在情感需求上表达美;为更好的生活创造美,在美的氛围中繁衍生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将美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追求美好学习生活的同时创造美。美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培养学生纯正的感情、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活泼。美育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王彩霞 《文教资料》2007,(5):148-149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一、引导朗读领悟意境美;二、巧用插图感受形象美;三、创设情景鉴赏语言文字美;四、用生动的语言揭示艺术美;五、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六、启发想象体味整体美。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4.
美育说略     
在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为主体的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借助形象进行美育的。 一、挖掘形象美,陶冶情操 既然美育是以艺术家创造的美的形象美化人的心灵,那么进行美育,首先要发掘形象美。而引导学生发掘形象美的过程,也正是美化学生心灵,使之向善的过程。例如为了借助刘兰芝的美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我们先让学生历数刘兰芝的美:聪慧美、勤劳美、善良美、钟情美、坚贞美。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初中诗歌教学,让学生读懂诗歌,感知诗歌的情感,品读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思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其前提是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初中诗歌教学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激发和强化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爱上古典诗歌,寻找古典诗歌的艺术之美,走进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6.
小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是较难把握的一大专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悟和思考。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创设,陶冶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赋予的美。它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质量。本文根据平常尝试总结了小说情境教学的四个小策略,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17.
《瀑布》的审美教学呼和浩特市新桥小学王磊《瀑布》是叶圣陶先生的一首自由体诗歌。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凝练,有较强的抒情因素,极具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探求美。一、从语言角度探求形象美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形象,要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美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学始终贯穿着美育,借助直观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作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字去再现美和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9.
马强 《黑河教育》2014,(2):76-76
正美育通常指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以生动的具体美感形象唤起人们的形象思维,以情绪的感染陶冶人的思想情感的教育。美育的目的是美化人们的心灵和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学生正值思想丰富、精力充沛的时期,爱美、追求美是他们的天性,但他们又不懂得真正的美。因此,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既可满足学生的爱美心理,又能使他懂得体育的美感,达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中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形象、语言、情感、意境等方面去发现诗美,品赏诗美。运用比较法解读、鉴赏诗歌,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