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华晓 《师道》2023,(9):33-34
<正>多学科融合的学校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一种新形态。本课题针对广东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湛江市第八小学的劳动课开展研究,主要以三个学段多学科融合的劳动实践课为中心,辅之以家庭生活劳动、种植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形成协同教育,探讨其实施路径及成效。湛江市第八小学近几年来常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主要是农作物种植方面。虽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欠缺对劳动内涵的深度思考,劳动素养也难以提升。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传统的校园教学工作体系当中劳动教育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途径,劳动教育工作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目前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在学校内建立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所以在校内完成劳动教育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怀阳  黄达厅 《天津教育》2023,(30):125-127
<正>传统的小学劳动主要依靠学校的实践教学,而忽视了小学劳动的理论教育和协同教学的作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建立正确的理论意识,还会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而区域协同育人下的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还能够推动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了解综合的小学劳动教育。为了推动这一价值的落实,小学劳动教育者应该对协同区域育人劳动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一、区域协同育人下的小学劳动教育价值(一)为学生解决成长中的身心分离问题  相似文献   

4.
如何开展勤工俭学,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来说要提高对此的认识一现在的勤工俭学已不是过去的组织学生单纯参加生产劳动意义上的勤工俭学了,而是把勤工俭学同劳动教育相融合,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去掌握生活,生存能力,同学校创收,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结合起来,把创收与育人结合起来,为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老河口市实验小学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分学段、分主题、跨学科融合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因地制宜地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教师以身示范,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增长智慧,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健康生活等目标,形成阳光、自主、独立的个性品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弘德学校地处胶南办事处,学生来自25个自然村和各大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在"十个一"项目引领下,学校结合弘德童子功,以研学实践为载体,以"新时代·‘十个一’伴我成长"为主题,通过五育融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面贯彻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智体美相融合,我校建立了劳动课程体系,从校本课程、节日课程、栽培课程、每日劳动课程等方面,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强调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创新劳动教育科研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文章从劳动教育的内涵入手,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分析当前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端正学生劳动态度、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劳动素养,汇聚多方教育力量、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完善劳动课程体系、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等方面,对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推动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有助于丰富学科教育资源,拓宽学科教育途径,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对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措施方法展开探析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9.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从1958年开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期,学校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构建以"立身修心"为总体目标,以"修德、明理、尚学、生才"为教育基本元素的课程体系;二是促进学科融合,强化劳动教育;三是实施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五是坚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各个教学阶段来说都十分重要。随着近年来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媒体对于学生的成长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认为在大众传媒角度下,学校都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本文以学校为视角探讨了社会和家庭的培养方式,探讨学校内开展劳动教育存在的困境,旨在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开展好劳动教育,学校须在“融合”上下功夫,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合,把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需有侧重地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并将劳动价值观嵌入综合实践课程价值体认的目标中.与此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服务、日常生活劳动、职业体验劳动等,可正确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  相似文献   

13.
李建明 《天津教育》2023,(3):116-118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使用方式,其直接决定了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教育所展现的地位以及担当。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基于提高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共同开展的质量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明确劳动教育的定位,内容,结构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以上几个角度分析,提高劳动教育的相关策略,并且充分的展现出综合实践活动与教育之间相互融合所带来的优势以及教育教学目标,进一步探索在新时代下如何提高劳动教育的实践质量。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指导,从“内容互补,寻找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生长点;方法互鉴,引入跨学科问题解决的策略;情感互通,回归跨学科立德树人的初心”三个方面开展物理与语文、生物、数学和思政等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的实施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STEAM教育强调跨学科相互融合与学生综合发展,将劳动教育和STEAM教育有机渗透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文中通过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劳动教育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等与STEAM教育对比与整合,设计了渗透劳动教育与STEAM理念...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多渠道协同开展的大教育。要开启劳动育人新篇章,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元融合,即让学校成为学生的劳动主阵地,让家庭成为孩子的劳动练兵场,让社会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7.
<正>【项目实施背景】2022年版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指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素有“淡竹之乡”美称的靖江,三四月间,田间院落,到处是挖竹笋的身影;宴席或家常餐桌,经常可见用竹笋烧成的美食。靖江籍作家范锡林写的《竹节人》入选统编教材。靖江还有非遗文化“竹编艺术”。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融合地域文化、课本学习、劳动艺术教育,把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转化为形式多样的项目化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使学生获得多样的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8.
职业劳动是劳动的主要形式,学校劳动教育应当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立足校园职业岗位,开展职业体验劳动.多年来,厦门二中定期开展"无物业周"校园职业体验劳动,形成了有效的指向职业体验的校园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活动开展常态化;二是整合学科资源,有效促进五育融合;三是开展技能比赛,营造优良劳动风气;四是开展课题研究,助推创新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小红 《天津教育》2023,(28):105-107
<正>劳动教育是语文学科实施全面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与劳动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实践交相融合,能够发挥跨学科整体育人的积极优势,深入发掘语文课程隐含的劳动教育价值和作用,激励学生勇于参与劳动体验,在劳动实践中享受语文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群众的美好情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融合推进劳动教育,亟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强化劳动价值观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缺失,实效性不强;家庭劳动教育走过场,达不到劳动教育目的。我们探讨“五育融合”视域下,挖掘劳动教育价值,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力求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