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潘国彦 《中国编辑》2007,(1):76-78,81
书评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好的书评可以引领读者深入堂奥,领略书的精义,了解书内书外的故事,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不好的书评可能误导读者。一些作者往往请名家写书评,以推广图书。作者如何利用名家书评促销,有一个流行的段子。其中有一个版本是这样写的:外国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书,他想一举成名,于是把书寄给总统请他评介。出于礼貌,总统写了几句赞誉的话。作者马上在报上宣扬说,请看这本总统赞扬的书,于是这本书马上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尝到甜头之后,这个作者赶写了第二本书,又寄给总统请他评说。总统推说对这本书不感兴趣。作者马上登报说,这是一本总统不感兴趣的书。读者对此又产生了一看究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何处觅书香     
正做书人,与书谈一辈子的恋爱,仍欲罢不能。前一阵子,我写陈原老。搜来搜去,想来想去,写来写去,原来就一个字——书。书人陈原,就是一本书。他写过关于词语的密林,而他自己则成就了一个书籍的密林一一商务的书,那么郁郁葱葱,让人赏心悦目。现如今,老提一句话——建设书香社会。这多么让人神往!但眼  相似文献   

3.
实践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要不断地去琢磨,如果一个人没有思考,我觉得他看多少书都没有用。  相似文献   

4.
书店悄现为读者个性化配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 《出版参考》2009,(13):I0006-I0006
某公司的李某最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公司为给员工“充电”,准备开设一个小型图书馆,由他负责去采购书籍。 几百号人的公司,该买多少书、买什么书,才能让上上下下都比较满意?他的烦恼没多久就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5.
《出版商务周报》报道:在书店随意一逛,就会发现很多书的腰封上都有“加印某某册”“创某某销量”等字眼,让人眼花缭乱。大多数业内人士都承认这个数字有夸张的成分。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表示:“其实书封的设计和书封上的字就是为了去吸引读者的,仅此而已。它让读者产生兴趣去翻开这本书,而是否购买则需要读者自己去阅读内容,从而做出购买决定。仅凭书封就去购买的读者并不理智。”  相似文献   

6.
《出版商务周报》报道:在书店随意一逛,就会发现很多书的腰封上都有“加印某某册”“创某某销量”等字眼,让人眼花缭乱。大多数业内人士都承认这个数字有夸张的成分。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表示:“其实书封的设计和书封上的字就是为了去吸引读者的,仅此而已。它让读者产生兴趣去翻开这本书,而是否购买则需要读者自己去阅读内容,从而做出购买决定。仅凭书封就去购买的读者并不理智。”  相似文献   

7.
何镇飚 《新闻界》2006,(1):40-42
近两年不断遇到“媒介即按摩”与“媒介即信息”的同时出现,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媒介即信息”的金科玉律。在《从容面对媒体——让你的媒体亮相尽善尽美》一书的第三章《表演戒律》中,作者乔治·莫利斯指出:“马绍尔·麦克卢恩,被尊称为‘电子时代的先圣’。他道出了那句名言‘媒介就是按摩’。后来他把这句话作为一本书的书名,而这书几乎被所有的人误念为‘媒介就是信息’(把m assage中的a看作e)——使得整整一代发言人认为只要在电视上露面或者在印刷品上署名就能成功地传递讯息。其实,这一书名术语是一个文字游戏;麦克卢恩使…  相似文献   

8.
读书恩怨录     
李军 《新闻三昧》2005,(4):49-49
我喜欢读书,自幼到今,不爱吃,不爱穿,不爱钱,不爱权,最爱读书,不管为读书吃多少苦,心里也觉得甜。童年时,家中藏书很少,我常借书读,打听到谁有一本书,就赶快去借,碰壁的时候却不少。久而久之,我积累了一些借书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换书而读。我用家中仅有的几本书与别人换书读,常抢在别人前头把书读完,他的书就可以在我手里多逗留几天,我又用这些书与另外的人交换。当别人还书时,我问:“你还有书吗?”  相似文献   

9.
声音     
《出版广角》2012,(12):90
莫言是人民的文学家,中国土地里长出来的。他的得奖为中国打开了一扇门,让全世界的人从此看到的不只是政治,而是中国人内在诚恳的心灵。——龙应台畅销书的运作,一是每本书都要有独特性,找不到独特性的书就不要做。二是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一本书来说有一个细节没到位,就死定  相似文献   

10.
责任编辑郎静老师问我,哪本书对我的影响最大。哈哈!这可问倒我了。在学术上,对我影响很大的书有很多,但要说哪一本书影响最大,那可真是难事。既有影响,那肯定都是我喜爱的书,真不想让它们有一个落选,但它们也不可能个个都上台领奖。选上十本八本书,在一篇短文中,声称每本书都是影响最大者之一,不仅文不宜得体,而且显得缺乏判断力与眼光。重要的不是选哪本书,而是选择的理由。好书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与面貌;面对不同的人,它们会呈现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人面对同一本书时,读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蕴含。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用与面貌。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建党85周年的日子里,我忆起了一个共产党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与一本书——一本可说无人不晓的红色经典的书的故事。这本书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红岩》。他,就是肖泽宽同志。  相似文献   

12.
《读书》杂志1981年第4期,有一篇雷梦水同志写的《朱自清先生买书记》。看了以后,很有感触。雷梦水同志解放以前在北平琉璃厂的通学斋古书店工作,为了向各大学兜售书籍,每周都要到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去几次。有一次他扶着书来到清华大学,遇见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朱先生翻看书的时候随手挑出一本问他: “这书是干什么用的?”“这书的作家是哪一朝代人?”“这个作家还写过哪些书?”这本书有几个版本?哪个本子  相似文献   

13.
说到读书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本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艾德勒,曾任《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五版的总编辑。这本书将读书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你从阅读里面获得一些和原先熟知的事物相类似的新资讯,这并不困难。一个人如果对美国历史有所了解,他只要随便翻一些相关内容的书,对他来讲都很容易理解,只是增加了新的资料,那些资料并没有动摇原来理解事物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泽拥措 《大观周刊》2012,(26):154-154
有一本书,它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它需要一个热爱他的作者用心去续写,在不断的实践、修改、总结中去完善。这本书叫班级管理,这书的作者就叫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做到两个字,一个细字、一个勤字。细就是要细心、细致,班主任的工作多、繁、杂,不定时,无规律,学生的吃住行,学习走路坐车等等,什么都得管。勤就是要经常深入到班上、寝室、学生中去,走走、看看、问问、谈谈,亲近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这真是一本怪书,怪在它竟把一直进行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使与恶魔的对舞昭然于世,使人从一个绝妙的视角去领悟人之为人,去认识生命;而且,这本书所提供的方法本身其实也就是在进行着这样的一种对舞,让一切热衷于这一方法的人参与这种对舞。并在参与中为天使助战,消灭自身的恶魔。这又是一本严肃的、富有使命感的书,该书所阐述的理论新颖(相对于已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江红辉 《出版参考》2007,(7S):I0005-I0005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有人把出版称为“茅屋产业”。当然这个人不是中国人,他是Bookscan美国公司总经理JimKing先生。 他说:“我们把出版业叫做‘茅屋产业’,是因为写书太容易了,只要有台电脑坐在家里就可以写书,只要付钱找人把这本书打印出来,然后找个印刷厂把书印出来就可以了。所以理论上讲作者自己可以出版,而且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相似文献   

17.
梁衡 《新闻三昧》2005,(7):53-53
剑翔同志在地市报工作,我和他有过一些接触。最初的交往是从书信开始的。那是2001年夏天,他给我写来一封信,要求购买我的《新闻三部曲》。他说在报刊上读了我的一些章,非常喜欢,很想系统地读读我的作品,而当地书店买不到这些书。他不认识我,怕我不寄书,特地随信寄来两篇他已经发表的新闻论复印件,说目前对新闻理论有兴趣。他的信很真诚,我没有理由拒绝,很快给他寄去了几本书,并每本书都为他签了名。  相似文献   

18.
“我眼中的美国”是选自著名作家叶永烈的近期作品——《星条旗下的中国人》一书中。这本书是叶永烈去美车探亲时(他的两个儿子都在美国求学),以一个中国作家的目光观察美国的种种现象的纪实文章。文字流畅,内容丰富,寓深刻于平淡之中,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同道俞晓群     
在电话里,聆其声,听其调,你会觉得,此人不会是一个太热情的人。我说,我迟早要写一篇关于他的人物杂写,他照样是不冷不热。他赠送过他写的个人著作《数术探秘》,书却我不大懂。一次刘杲同志跟我说,俞也送了一本这样的书给他,他也说他看不懂,好像一本天书。刘杲同志,在出版界何许人也,能经他提起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孬种。于是,这样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人,长时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和一团悬念,我有了进一步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记得与他是什么时候相识的。相识何必论迟早,反正都在出版界内做事,都有志于出版事业,是彼此都知道各自的名姓的。只记得最初的印象,很深的有这样两件。他从关外出差到了北京。从我们共同的朋友处,他知道我也要从长江边去那个地方。当我到达北京车站时他将到了机场,两人要错肩而过。为了和一个不曾谋面的朋友见上  相似文献   

20.
朝圣者之歌     
读书与藏书(1908年)每一张印了字的纸都代表一种价值,所有的印刷品都源于精神工作,应该得到尊重,这种看法在我们这儿已经过时了。现在,无论在大海之滨或荒山之上很难再找到一个不在印刷品泛滥之灾中灭顶的人。很少有人会认为一份日历、一本小册子,甚或一张报纸有价值,该留起来。我们已习惯不付钱而收到一大堆印刷品,我们对中国人将写过字或印了字的纸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