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挥“家长开放日”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珍 《甘肃教育》2001,(11):13-14
家园共育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教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协同教育,实现科学育儿目标的教育过程,怎样搞好家园共育,也是幼教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定期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加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在园的活动表现以及教师工作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相互联系、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家园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共识。“家长开放日”既是连接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又是维系教师与家长的纽带。实…  相似文献   

2.
家访是教师和家长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不但可以了解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方法,孩子的个性,又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和特点,还有利于家园配合,共同探讨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并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幼教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取得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几年来,我园积极探索,在家访工作中实现了“四个转向”,走出了一条富有创意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大教育观日益深入人心,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我园在不断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同时,又寻求了一种更为有效的家长工作方式——促进家长间的有效互动。下面谈谈我园的几种做法。一、教师为家长提供互动的机会教师创设机会和条件是家长互动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和家长默契配合、同步教育,家园的教育水平才能共同提高。1.开辟多样化的家长园地本学期,我园每个班级的家长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寄予过高期望,甚至有拔苗助长之势。因此,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如何开展才能得到家长认可?这是摆在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园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促进家园教育同步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聘请小学教师来园讲座,使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针对部分家长急于让幼儿多学知识、盲目学特长的思想,我园聘请了小学低年级教师来园为家长讲座。小学教师用实例讲解了学龄前幼儿过多关注小学知识的强化而不注重生活  相似文献   

5.
教育孩子,需要家长的配合;搞好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发展事业,需要家长的支持。我园开展的“五日”活动,融洽了老师、家长的感情,增进了理解,促进了工作,深受大家的欢迎。家长开放日我们规定,每学期期中向家长开放一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听课、看活动。从晨间检查、晨间谈话、早操早点、上课游戏到午餐午睡,家长们都认真地观摩,从中不仅了解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孩子在园的表现,还了解了教师的教育方法及教师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赵琼 《快乐阅读》2013,(11):72-72
创设美丽的幼儿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责任,以为把幼儿送进幼儿园园所,就全靠老师来指导,其实不然,幼儿对父母以及家庭的依赖是不可忽视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纲要》的贯彻和落实,家园共育已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成为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一大趋势。家长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已经是幼儿园有效教育资源的来源之一。那么,如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重视、关心和积极配合参与幼儿园教育呢?怎样才能科学地用“家长”这个幼儿教育的资源呢?  相似文献   

7.
正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关键在于"沟通"。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及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挖掘沟通的最好方法,让幼教工作更上一层楼。一、沟通的重要性1.能够统一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教育观点。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可以让双方多了解彼此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教育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来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家长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学习到新的教育理念,双方在彼此沟通的基础上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中,很多教师误把“教育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在家园共育中往往只是满足于开家长会、设宣传栏、办家长学校之类的活动.其实,家园合作不是幼儿园单方面地把教育观念强加给家长,也不是要家长配合教师完成某些教学任务,而是通过家园间的相互配合落实教育目标,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几年来,我园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促进家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和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教育实践证明: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近几年来,我园遵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双边”活动,使家园配合更加密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一、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议家长会议可以由园长召开,也可由各班老师召开。我们在工作中着重强调了班级家长会,因为它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便于听取家长们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如开学之初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会,教师可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让家长参观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上课方式、幼儿一  相似文献   

10.
大家知道,培养人才的最初基础是在幼儿园,而决定幼儿园工作质量的关键,是一园之长的素质。我认为八十年代的园长除了有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锐意进取的精神之外,还要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实事求是地对待每个教师,经常与教师促膝谈心,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调动敦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特长,共同管理好幼儿。二、要欢迎更多热爱幼教事业并有上进心的教师来幼儿园工作,解决因师资不足而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同时邀请有一技之长的男同志来园工作,改变幼教队伍的成分,解决幼儿园在饲养、种植以及修理电器、机械设备等方面的难题。三、要经常为家长考虑,应想家长之想,急家长之急,做到既方便家长又尽量不向家长多收费,使广大家长对孩子入园后感到放心和满意,从而取得家长信任,促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刘云  黄雁 《学前教育》2008,(4):54-55
我园的办园理念是为幼儿、家长提供优质、细致的幼教服务,真正做到把家长当至尊上帝,把幼儿当至爱天使,因此我们力争全方面了解和掌握家长在育儿方面的需求,并以此作为园所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几年来,我园在社区内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家园共育搭建了双赢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如何发挥家长们的优势和资源作用,如何才能做到“家园同步”教育好孩子是我园近年来研究的主题。我们通过教师与家长真诚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家园共育,使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得到提高。一、在真诚的沟通中达成共识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家长是否应该参与孩子的教育?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直接决定着“家园同步”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我们把“转变观念,达成共识”放在了研  相似文献   

13.
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幼教界人士进一步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进行家园合作。我国不少研究单位和教育机构积极进行家园共育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但这方面的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一些幼儿园对家长工作与家园合作不够重视,不少教师尚未树立大教育观,满足于封闭式的辛勤耕耘,忽视与家长的密切合作;有些园光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而很少与家长共同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开展家园合作还缺乏经验与必要的技能。下面就如何推进家园共育谈…  相似文献   

14.
功夫在诗外     
家长忙于生意,不能来园接孩子,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宽容大度,给予谅解,并利用这样的机会与家长好好沟通交流。先从家长的兴趣点着手,聊聊其工作生意情况,拉近距离,也可以谦虚请教家长,请其针对幼儿园工作提些宝贵意见和建议。做家长心声的倾听者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条件,也是赢得家长尊敬,获取家长信任的有效途径。谈话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介绍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情况,赞赏其点滴进步,让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细致、琐碎和艰辛,从而学会体谅教师、理解教师。功夫在诗外。教师平时应注重家园共育,多开展家教讲座、经验交流、电话交谈、个别咨…  相似文献   

15.
蒋小宏 《学前教育》2006,(12):44-45
在家园合作领域,随着我园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家园共育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扩展:由最初的幼儿园、家长、社会对幼儿的教育→幼儿园、幼儿、社会对家长的教育→家长、幼儿、社会对教师的教育。从这个发展的流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幼儿、家长、教师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成长的,而共同成长是家园共育最核心、最根本的价值指向。本文将就如何在家园共育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谈谈我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多年的幼教经验告诉我:只有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家园携手,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当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幼教的进步,家园共育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使家园共育形成了一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园幼儿的家长多是双职工,工作和家务都很忙。他们上下班接送孩子时也是来去匆匆,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很少。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我给班里的每个幼儿都备了一本“联系本”,每周把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书面向家长汇报,并请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他们的要求反映给幼儿园。我在实践中体会到,设立“教师家长联系本”是解决家园联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行之有效的一种好形式,我觉得它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好处: 一是使教师与家长都能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园或在家的表现。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毕竟不同于教师和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开放活动现已成为大多数幼儿园的常规活动。家长通过观摩活动,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师的工作情况,客观地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情况和在园表现,并从中学习到科学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增进家园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每次活动,教师都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向家长展示自己的教育之长,活动开展得热热闹闹、有声有色。过后,幼儿园一般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我园在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我们探索出了以下一些方法:一、建立家长资料的收集、研究和分析制度每一位新入园的幼儿在踏进幼儿园的大门后都要经历一段“艰苦”的心理历程,如何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使教师与幼儿尽快相互了解,我们教师设计了“新生家长调查表”,内容包括幼儿的乳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