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西诗歌里,"月"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积淀了人类浓郁的文化情蕴.在中西诗人的笔下,"月"所被赋予的审美内涵在以月喻人、寄托孤怀上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中国诗歌往往借月抒写离情和忧患意识,而西方诗歌则通常借月表达爱情与赞颂热情.  相似文献   

2.
朱云汉 《考试周刊》2012,(26):36-37
意象理论在中西不同的理论体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构局,本文在阐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中西意象理论的语义流变及意象翻译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审美意象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意象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中西美学范畴“会合点”进入中西比较美学视野的。本文分别就中西方美学对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审美意象的内在结构以及审美意象的虚幻性特征的论述进行了梳理比较,分析把握其异质性与共识性交织的状态,以期对实现中西美学的相互沟通、理解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朱云汉 《考试周刊》2012,(24):23-23
意象理论在中西不同的理论体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构局.学术界对“意象”的概念和类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矛盾甚至错误的理解。本文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中西意象理论的语义流变,并发掘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标示艺术本体的概念,而中西文化中的"意象"涵义截然不同,这由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哲学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所致。中西的意象在其各自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本文以中西传统绘画中的意象为切入点,通过其审美本质与审美语言形态的比较,以发现意象性在绘画中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中西诗学意象理论在意象本质上有着相同之处,但由于二思想化的不同,达到的诗的艺术境地不一,而中国现代诗歌与西方诗歌意象则有相同之处。意象批评的历史长河并不意味意象就是诗歌的全部。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哲学层面,意象是一种隐喻的话语方式。意象天然带有“文学性”气质,它必然是一种智性的运思、情感的节制。在中国新诗史上,“现代派”是营造意象的高手。镜子,在中西诗学中都是重要的象征物。“现代派”通过笔下众多的镜子意象,发掘了中国古典诗学的精髓,也与西方的“现代派”诗学主张达成契合。镜子,成为中西诗学交汇的节点。  相似文献   

8.
中西诗学里都存在关于意象的概念和范畴.比较中西方传统文化中意象的概念,发现二者不仅有相同之处,而且有一些差异.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西方的意象生成过程,进而阐释两者意象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中西"火"意象的差异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中西学的经典对读,勾勒出中西学中“火”意象的基本不同,认为西方学中的“火”具有明显的形上色彩,而中国学中的“火”则基本存在于现世经验范围之内,但在20世纪双方的情况都有所变化。章还结合中西早期的哲学美学观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意象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西方文论话语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诗学范畴。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与出自西方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文化存在着种种共性,在诗歌意象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中西诗学意象理论的某些共同规律。同时,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存在着差异性,中西诗学意象理论也存在相异之处,而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构成了一种文化的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