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出所料,今年"十一"黄金周前,中国青年报于9月28日在头版下方又登出了"告读者"启事,告知报纸从10月3日至5日休刊.  相似文献   

2.
春节前,全国多家报纸通过《敬告读者》或《休刊启事》,发布春节休刊安排.有的直截了当,有的娓娓道来,有的祝福满满,有的巧藏心机,看看也是醉了.笔者发现休刊启事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强调按章休假;第二类,突出新媒体坚守;第三类,借题发挥. 休刊需要理由吗?既然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发布了关于2016年春节放假安排的通知,报纸干嘛不能堂而皇之地歇呢?  相似文献   

3.
赵卫斌 《今传媒》2005,(5):45-45
每逢“五一”、国庆和春节黄金周以及双休日,相信很多人都会注意到报摊上的晚报、都市报,版面大都会不同程度的“缩水”。有的报纸则干脆休刊,不见了踪影,全没有了平日里动辄就是几十版、拿在手里都有点沉的“厚道”之风。有人形象地将这种现象称为报纸的“停工减料”。  相似文献   

4.
陈玲 《新闻前哨》2003,(12):39-40
又一个“十一”“黄金周”过去了,在旅游交通服务等行业忙着盘算自己的赢利时,媒体也应该讨论和总结假日经济报道的得失。“黄金周”期间的新闻报道算得上是媒体的一个重头戏,任何媒体都无法忽视这块新闻宝藏。而一向以关注民生、贴近生活为特色的都市报纸也在“黄金周”期间进行了符合自身特点、具备优势的报道。这些报道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让读者对将来假日经济报道的进一步发展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5.
严芒芒  金建树 《传媒》2016,(4):27-29
2015年国庆长假的第一天,微信公众号“编前会”发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稿件,说是打开全国都市报的电子版发现,粗略统计,至少有24家报纸发布了“休刊启事”. 事实上,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每年的“十一”黄金周,就是一个话题周,是一个“新闻富矿”,那些关于出行、消费、旅游、文化等方面源源不断的新闻来源,都是值得媒体去大做特做的文章.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受纸媒近年来的生存压力所迫,很多媒体不得不在长假期间作出减版甚至是休刊的决定,从而造成大量节假日新闻无法刊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佟桐 《出版参考》2005,(5X):27-27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期间,中关村图书大厦“五一”期间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0%。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播》2015,(4):4
<正>创刊于1999年的《新闻晚报》于2014年1月1日正式休刊,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无独有偶,4月25日,创刊于2004年的《竞报》在头版发布《休刊词》,十年《竞报》走到尽头。随后,上海《天天新报》也于5月1日起告别读者。8月1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房地产时报》加入休刊队列。从表面上来看,多家报纸停刊是行政力量起了很大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报纸节假日休刊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是悠久的历史传统未必都是需要继承的"精华",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报纸在节假日的休刊无异于自行放弃争取受众的机会.本文通过对我国报纸节假日休刊的历史进行溯源,指出报纸在节假日休刊是对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的背离,是部分出于增加自身经济收益的考量,是在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模糊的情况下打"擦边球".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年底以来,《新闻晚报》、《竞报》和《天天新报》相继休刊,他们都有相似的困境:读者流失、效益下滑。笔者认为,休刊并非报业的没落,不代表着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就会很快消亡,既然报纸走向了市场,这就是不可避免的,从报纸与新媒体的对比、从报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来看,纸媒仍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困境之一:读者流失受新媒体冲击,近年来,报纸的发行量下降,读者流失严重,有些年龄较大、阅读报纸多年的读者还保留了对报纸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国庆节的“黄金周”又结束了。我们不妨对“黄金周”的报道来一次血点和反思.看看媒体都做了些什么,又都忽略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重要的节假日,不仅是旅游和购物的“黄金周”,而且也是电视媒体不可多得的市场机会。在黄金周里,很多市民都会趁着这个难得的长假外出旅游,但也有很多市民不愿意挤进熙熙攘攘的人潮之中而选择留在家里休息放松,因此收看电视就成了他们长假期间的一种休闲方式。如果考虑到农村地区以及中小城市的经济文化状况,这个假日电视人口比例还要扩大。那些即使选择出行的人们对于相关公共信息,诸如天气、交通等,也同样要通过电视进行了解。那么,电视媒体如何对黄金周的电视节目作特别的安排?  相似文献   

12.
5月14日,“五一”黄金周后第一个周末,梅山龙宫迎来了一支来自广东由20辆小车组成的自驾游队伍。当日,梅山龙宫共接待游客近2000人。“五一”黄金周期间,梅山龙宫接待游客2.5万人次,门票收入为200万元,综合收入高达700多万元。梅山龙宫作为湘中旅游市场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天下奇洞梅山龙宫地处千年古县——新化,它是一个地下溶洞群,共有九层洞穴,由上万个溶洞组成。洞府现已探明长度2876米,已开发的面  相似文献   

13.
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反映《江海晚报》春节不休刊,对读者负责的事儿。 在春节前夕(1月21日),《江海晚报》在头版显著位置登出了一则不寻常的启事:“本报春节正常出版”,内文  相似文献   

14.
燕来 《出版参考》2006,(5X):21-21
“五一”黄金周,已经成为图书销售中的一个重要时间段。经验表明,许多公众假日,大中城市的书店都会出现读者爆满的场景。在刚刚过去的黄金周,这种情况如期而至。以北京市为例,几个大型图书城——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以及中关村图书大厦都出现了读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场面;北京春季书市场面火爆,大约70万人次光顾了书市,国家图书馆,也是“座无虚席”。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世界》2006,(5):57-58
又要开始憧憬“五一”黄金周的去处了,虽然该去的地方似乎都去过了,但总有一些角落依旧会让我们充满感动和希望。对于那些渴望触摸大地的人来说,该是行动的时候了。[编按]  相似文献   

16.
每年春节我都会关注我所在城市一宁波的日报类报纸春节休刊的信息。到了2013年春节,休刊不仅没有停止的势头,休刊的时间反而更长。这一现象值得思考。春节期间日报的停报休刊,是否纸媒消亡的前奏?  相似文献   

17.
据全国假日办发布的《2006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33亿人次,比2005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9.3%;实现旅游收入559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0.7%;游客人均花费支出420元。2007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旅游业总收入达10000亿元左右,增长10%。“假日经济”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如何做好假日旅游报道,是每一个旅游节目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五一放大假,七天七主张,黄金周机制已运行16次,游玩的乐此不疲,消闲的人各有高招,不管是在路上的还是在家里赖着的,都祝您:吃好,喝好,玩好,休息好,身体更好!”这是某国家级主流网站的生活频道为今年“五一”黄金周专门策划的专题版面。“五一”在目前中国大陆众多媒体的眼中似乎已变为旅游节或狂欢节,无一例外都在强调怎么用最少的票子换得最多的快乐,而非劳动节。在这个节日中,街上游人如织,店内商品琳琅满目,记者往往迫不及待地准备完成每年“五一”的两项必选动作:一是给节日消费扇风点火,提前近一个月就以大篇幅报道介绍老百姓应该怎…  相似文献   

19.
马莹  吕美  谭璐 《出版参考》2005,(15):25-26
北京地区 "五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各大书店纷纷推出一系列活动吸引读者购书,五一黄金周是否是读者购书的黄金周呢?为了了解"五一"节对读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笔者在北京随机进行了一次小型调查,样本总数为40人.  相似文献   

20.
<正>突然休刊《新闻晚报》向时代告别2013岁末,就在北京的《新京报》和上海的《东方早报》先后庆祝自己的风雨10年的同时,而上海的另一家报纸《新闻晚报》,却在2014年的门槛前,它以休刊的形式,向读者告别,为14年的办报史画上了句号,退出了时代的舞台。2013年12月24日13时13分,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