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枫北 《海外英语》2013,(19):153-155
矛盾修辞法是各种修辞手法中的一朵奇葩,汉英双语皆然;其主要应用于词汇与语句两个层面,前者被称为矛盾修辞(Oxymoron),而后者则被称为似是而非(Paradox)。为了便于讨论,文章将Oxymoron与Paradox均归入矛盾修辞法之中。矛盾修辞法的普遍特征是标新立异、简洁明快、发人深省,表面上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却高度和谐统一。修辞格的翻译对译者的智慧是一种考验,矛盾修辞法的翻译则更是如此。文章拟从宏观上对矛盾修辞法的语用翻译进行阐述,之后结合相关语用学理论原则对之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对矛盾修辞法的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国权 《考试周刊》2013,(92):17-17
运用修辞格的文言语句,无论是在教材中还是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中都是难点。作者选取了对阅读理解文言文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并结合教学体会,主要阐述了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文言修辞句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判断各种修辞手法,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修辞方法多种多样,无论是课内文段还是课外阅读内容,都要结合语句分析修辞手法的类型,并准确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要掌握多种修辞手法并在阅读过程熟练运用,能根据修辞方法的作用的格式分析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语言美,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赏析能力。在探究作者炼字之美和辞格运用的过程中感受修辞美;在创设情境和追溯背景的过程中开展陌生化教学,体会古诗词的结构美;在比较分析和延伸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语言的象征性;这些都能使学生关注古诗词的语言,有助于构筑古诗词本真课堂。  相似文献   

5.
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的语句。包括昭示全文或段落中心、主要倾向的语句,体现文章思路的总领、总结或过渡作用的语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使用了修辞、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等。在现代文高考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  相似文献   

6.
中学英文写作中有时也需要运用一定的具有英文特征的修辞手段,运用得好会使语句生动,从而增添文章中的语句亮点。对于中学英语写作来说,主要应该掌握以下修辞手段,又称语句辞格,包括结构辞格与语义辞格:对比、排比、重复、倒装等为结构辞格;转义、双关、矛盾等则为语义辞格。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中有很多修辞,其中有一种叫作矛盾修辞法。矛盾修辞法(Oxymoron)的修辞效果可以产生出两种强烈的修辞效果:出人意料和引人入胜。矛盾修辞法不仅应用于文学语言,而且渗透到各种体裁的文章之中。大学英语教材中会遇到丰富多彩的矛盾修辞法。讲解矛盾修辞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8.
修辞是语言的精华,是运用语言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修辞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不可缺少的内容。文章从运用朗读,体会修辞表达效果;体会修辞,不应脱离题旨和语境;品味修辞,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运用修辞,语言智慧的结晶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以鲁迅小说《社戏》为例,探究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的路径,诵读环境描写语段,体会语言的诗意美;表演人物对话语段,体会语言的情感美;探究副词、连词的内涵,体会语言的逻辑美;琢磨寻常语句的潜台词,体会语言的意蕴美。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充分体会到语文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发现语文之美。阅读则是帮助学生发现语文之美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对比之中体会文章语文的形象美,利用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在字斟句酌中体会用词之美,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词语来把握文意,分析思路,领会文章主旨的能力。2.领悟文中阐述的美学观点,提高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结合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2.深刻探讨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及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学方法1.提问法。2.讨论法。教学步骤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专题解释】古代散文语句参差,常常骈散句结合,具有古汉语音韵和谐、整散错落之美。本专题在诵读基础上精读《陈情表》,参读《兰亭集序》和《种树郭橐驼传》。在对比中体会、在联系中思考这些文章的语言特征,并选择其中一两篇文章鉴赏。通过文本细读、比较阅读、背景探察和交流研讨等活动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艺术效果,欣赏语言的整饬与错落之美。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在教学中应该建构审美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阅读审美教学。《江南春》是一首描写季节的古诗,以此为例,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建构审美课堂: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美;品读文章字句,体会语文美;鼓励学生想象,学会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实现语文课上的审美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拨动学生的"情"弦,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以阅读体会语言的音韵美;以想象拓展文字的意境美;以移情再现描写的色彩美;以剖析彰显文章的结构美;以感悟内化作者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15.
施维 《考试周刊》2015,(14):44-45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指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有方法地阅读,抓住文本关键语句,把握文本大意,体会文本主题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考点解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属于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八大考点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中的一部分,侧重于挖掘语句的语境义,言外之意。它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考点,也是高考"长考不衰"的考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国内英汉对比修辞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六个方面综述了 2 0世纪国内英汉对比修辞研究的概况 ,它们是英汉修辞理论和方法对比 ,英汉辞格对比 ,英汉语音、词汇、语句、语篇修辞对比 ,英汉习语修辞对比 ,英汉语体、风格对比以及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对教学的启示。文章指出了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该领域尚待加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正>一、品词析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1.分析修辞,品味修辞的意蕴美。语言是文章的身躯,修辞是文章的血肉,没有精彩的修辞,文章就失去血肉之躯。比喻的生动形象、拟人的亲切可感、对偶的凝练工整、排比的气势磅礴、反问的引人注意……无不创造一个个丰富的意蕴世界。分析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  相似文献   

19.
《安塞腰鼓》课文旨在通过对安塞腰鼓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在学习中感受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为今后学生阅读、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语文积累,教学中注重对文本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味赏析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和情感美。同时通过体会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精妙,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提倡名著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是推荐名著中的重要一部。文本细读是阅读《朝花夕拾》的重要方法。文本细读包括“分析人物关系与细品人物语言”“赏析修辞与写作手法”“分析语句深层含义”“填补文本空白”等方法,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