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表情,更是城市的气韵和风骨,它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城市精神感名下的学校德育使德育目标与城市的未来前景及个体的发展空间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显示出德育的时代特征和向生活回归的发展方向。让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锐意创新,无愧于城市精神对学校德育的期待与感召。  相似文献   

2.
每个城市有它自身的地域特征和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一座城市的绿地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城市的特色.精神和物质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两个特色要素.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必须从城市自然景观、本土人文环境和人工环境三方面综合着手来塑造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3.
塑造良好的大连城市经济形象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改善和扩大城市间合作、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以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是塑造城市经济形象的主要渠道。大连本地大众传媒在对大连经济形象塑造上功不可没,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拓展视野、探寻新视角、换位思考、打民生牌、彰显城市精神必将是大众媒体塑造良好大连城市经济形象的成功路径。  相似文献   

4.
何英 《文教资料》2012,(19):81-82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精神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接着提出了鹰潭城市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开放融通、和谐奋进;最后从文化、经济、公民意识、城市形象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等几个方面论述培育和塑造这种城市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的气质和品位,它的特质蕴涵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之中,挖掘并彰显、构筑城市历史文脉,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关键。"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或者说"城市文化个性"是一个城市文化形象定位的基本依据。黄冈城市文化传统中最典型的个性特色是名人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精神传统。因此,黄冈市在定位和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过程中,应以名人文化为核心,塑造"中国名人之城",并分别打造县(市、区)城市名人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6.
“大连精神”是大连人的精神与城市特征的合一。在提炼和塑造大连精神时,必须注意大连这座城市与海洋的紧密联系,海洋文化、海洋文明是其独具的特色。必须强调个性推进。大连精神的实践性应体现在科教兴市、苦练内功和“不求最大,但求最佳”这样的战略目标上。城市精神的提炼应具有强烈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色彩。  相似文献   

7.
文化力提升经济力--21世纪东莞城市文化形象战略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文化就是一种财富,财富也是一种文化,文化力提升经济力,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对经济能取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产业,文化力与经济力能相互渗透,互为因果.广东省东莞面临的新挑战和发展机遇,结合当代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达到文化力提升经济力,这就是21世纪东莞城市文化形象战略的新思维.文章具体分四大部分来进行阐述:①文化、城市文化形象、文化力与经济力的关系;②东莞城市文化建设现状;③东莞城市形象和文化形象的定位;④东莞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议城市品牌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品牌塑造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虽然国内许多城市都认识到了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性,但在品牌的具体建构中,许多城市只是一味跟风模仿,最后以失败告终.本文从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城市品牌塑造的途径和方式,希望在理论研究和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当代,塑造城市精神,建设"个性魅力"城市,无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精神及"邯郸城市精神"培育的方向与路径进行了探讨,以咨时要。  相似文献   

10.
《德州学院学报》2008,24(3):F0002-F0002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不仅塑造城市形象,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因其创造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改善城市环境而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重视城市形象塑造,展示城市品牌,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城市文化建设的底蕴在很多方面来源于档案文化的衍生和历史延续,利用档案记载与传承的文化资源,可以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出版文化因其横亘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大社会范畴,跨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文化领域,涉及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生产方式等特性,不论是在城市文化建设还是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尤其表现在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完善城市服务、彰显城市人性化发展理念以及塑造城市现代文明形象等功能之中。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教育是塑造城市文化精神的关键手段和内容:它不仅传播知识,更传承与创造了文化。在南通现代城市建设及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中,教育及教育建设成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南通通过转变教育目标、扩大教育对象、注重培养师资等举措打破旧文化中的教育元素,建构真正与城市化进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文化。城市文化精神不但要继承、积淀,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滋养与丰富。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经营的无形资本,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形象塑造要硬形象和软形象并重,突出城市的个性特色,构建丰富的形象内涵.赤峰城市软形象的塑造,要从赤峰的实际出发,实施差异化战略,突出赤峰绿色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旅游城市的个性特色,着力塑造包括文化形象、旅游形象、政府形象、市民形象在内的赤峰形象.  相似文献   

15.
都市美学与上海城市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现代化小康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上海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美学是以都市的眼光和出发点来研究美学问题和审美形态,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正是都市美学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都市美学为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内容及实现途径,同时在上海城市精神的塑造过程中也推动了都市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成熟。都市美学与上海城市精神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来说,先进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向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塑造城市精神是时代向上海的挑战,是全国对上海的期望。在走向21世纪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上海必须把发展先进文化,塑造城市精神,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谢姬 《华章》2014,(28)
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的精神与风貌,是城市全方位、全局性的形象,包括城市的整体风格与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价值观、精神面貌、文化水平等。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可以将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等特质予以提炼、升华,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建设雷同化、一般化的倾向,推动城市全面发展,创建名牌城市。  相似文献   

18.
“后建设时期”城市精神的碎片化生态状况形成了对整体道德价值观的冲击。通过考察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追问以文化冲突为焦点的城市精神生成取向,作为伦理生活观的雷锋精神形象重获新的意义。雷锋精神为过一种基于“好”的伦理生活的道德生活提供了形式引导和实质推进,通过塑造文化心理、改善居行方式和打造道德高地,完成雷锋精神向城市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城市标志性形象是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兰州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标志性形象空间分布不均衡,地域特色不鲜明,营销保护不积极.今后应以地域文化为根基,围绕黄河文化构建城市主题标志性形象,按照功能特征打造节点区域标志性形象,依托环境本底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景观形象,以提升城市品味,增强城市竞争能力,有效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提出这个命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首先是城市化建设的需要。上海作为一个处于迅速发展之中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确立了培育城市精神、塑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化形象的化战略目标。我们认为,城市精神主要是直接通过城市的化形象体现出来的,城市精神中包括城市市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所以,市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