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信托起源于英美法系,对于这种舶来品,大陆法系国家在建立制度时需考虑法域习惯等诸多因素,因此制定信托法规时出现大量留白。以我国《信托法》第10条所规定的信托登记制度为例,这一制度造成人们在信托登记操作时有法可依却无法操作,如由谁申请登记、向何机关申请、登记范围为何以及登记程序如何等问题均无完善规定。无疑,这为信托内部权利保障以及信托外部交易安全都增加了巨大风险。因此,利用法学方法论对我国《信托法》第10条进行解释,基于信托财产独立性之特征,结合信托登记域外经验,阐述我国现行信托登记制度现状,找出一种既符合《信托法》立法要求又符合实务要求的信托登记方式,是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论信托财产的法律性质——兼与江平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托财产处于信托关系的核心地位,没有独立可辨识的信托财产,便无信托。本文在对信托财产制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信托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评价和评判,最后对《信托法》的修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其与委托人、受托人以及受益人的财产相区别,专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存在。由于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为保护交易安全,应当将其财产性质予以公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信托登记应采取对抗效力的立法模式,以给信托法律实务留下一定的操作空间。信托法律实务显示,实现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仍有待时日。委托人的债权人欲撤销委托人设立信托的行为应当符合合同法有关债权撤销权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信托起源于英国,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和发展,其在财产管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和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自1979年我国组建第一家信托公司以来,信托的运用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信托业相比,甚至与国内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信托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在我国尚未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对信托财产独立性这一信托本质理解的错位以及配套法律制度的缺失是阻碍信托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通过明确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建立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完善信托财产强制执行禁止制度,使我国相关信托法律制度更符合信托制度的本质,促进信托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大体沿袭大陆法系立法的国家,在信托法与物权法的衔接上存在着物权请求权的唯一性与对受益人保护的衡平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其解决方式就是确定信托财产上物权请求权的归属以及给予非信托财产所有权人以物权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我国现行的<信托法>在信托受托人制度规范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比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其他国家信托立法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信托法>关于受托人义务的现行规定中,忠实义务的范围过窄,谨慎义务不够详细具体,在具体规定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海牙信托公约》中,有三项规定属于与信托法理论联系紧密的信托实体法规范:一项是关于将信托财产独立性理论条文化的规定,它体现着这一理论向信托实体法规范的转变;一项是关于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名义所有权理论来设计的规定,它体现着存在于这一理论中的与信托财产有关的“名义所有权”,在从法学概念向法律概念转变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项是关于其立法设计方案的形成受到二元结构所有权理论极大启发的规定,它在信托立法史上开创了关于这一理论转变为法律规则的先例。这三项信托实体法规范仅为这部国际公约所独有,致使该公约中的信托制度,成为一项堪称“法理入法”的典范的、理论色彩浓厚的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8.
信托财产与一般财产相比较,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其具有的独立性,是由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与受益权相分离的法律属性所决定的,也是信托目的得以实现的基础。尽管信托财产独立性设计对受益人的利益有所偏袒,但从社会成本而言,其目的在于促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在特殊情况下,出于利益平衡的考量,对其独立性应当加以否认。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是亚洲第五部信托法,其在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仍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该法关于受托人这一重要的信托当事人的法律规定较为笼统,在信托事务中难免会造成一些操作上的不便.为了更好的规范我国的信托行为,应当对信托受托人单独予以立法,从而更为全面的对受托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0.
信托制度的精髓在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原则为信托当事人提供了其他投资理财制度所无法比拟的法律风险保障机制。但如何妥善处理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法律效应与信托法律关系之外当事人的利益平衡,维护交易安全,成为信托立法的主要任务。建立适当的法律限制制度及信托财产公示制度,是平衡各方当事人关系,保障交易安全的必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既借鉴了国际立法的积极成果 ,又结合我国国情 ,在信托概念界定、委托人与受托人、受益人权利与义务等方面 ,作出了有别于其他国家信托法的独特性规定  相似文献   

12.
张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0):113-115,132
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我国现行的《信托法》在制度规范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比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其他国家信托立法规定,我们应从委托人权利义务、受托人义务及受益人权利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探讨我国信托立法存在的缺陷,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托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多级委托代理成本昂贵,管理效率不高,易造成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和责任承担的无限性等弊端.运用商事信托来构建国资委与国有资产经营机构间的法律关系,通过商事信托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矛盾,是必要且可行的选择.国有资产商事信托的信托财产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国资委作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可作为信托关系的委托人.国有资产商事信托应当以全体人民作为终极受益人.结合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商事信托委托人、受托人及受益人的权利义务界限规定,并参考我国《信托法》的规定,对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商事信托的各方进行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界定.  相似文献   

14.
《台湾信托法》第五章对信托监察人制度作了较为详细地专门规定,同大陆信托法相比,在维护受益人利益、保障信托本旨之实现上意义重大,诚值肯定。尽管如此,其中也不乏有不完善之处,主要是:信托监察人的资格限制不够充分,信托监察人的义务设置不够全面,信托监察人的责任设置不够科学。  相似文献   

15.
委托人是信托关系的设立者,是重要的信托当事人之一。关于委托人的概念及其在信托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各国学者也有不同主张。笔者认为,在我国信托法中,委托人是指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自己的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形成信托财产,并要求受托人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而管理、处分信托财产,自己仍然对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享有约定或法定权利的信托当事人;委托人居于信托关系当事人地位,同时也是信托利害关系人。  相似文献   

16.
信托关系是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关系,但我国在这方面立法长期空白。随着社会进步,个人财富增加,“信托”必会有市场,要运用好《信托法》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信托法》。  相似文献   

17.
夫妻关系期间所获得的财产既然是法定共同共有制,夫妻作为共有人对共同共有的财产都享有处分权,这在<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均有专门规定.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为维护交易安全和第三人的利益,在共有人处理共同共有财产时又常常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加之不动产登记制度和<婚姻法>中对共同财产处分权规定的不完善,对共同共有人的财产利益保护往往顾此失彼.文章拟从"联名登记权"这一命题出发,对隐名共有人的合法权利之保护予以法理分析并在立法上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日本《信托法》的修改使得前后两部《信托法》在立法价值取向上出现了重大差异。日本旧《信托法》出于防弊的需要,对信托制度做了相当大的改造,使得委托人的权力畸大,这一立法模式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所继受,在理论和实务上造成了困扰。日本新《信托法》放弃了此前的这种不成功的改造,转向兴利。其理性的立法态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有五大亮点:立法宗旨发生重大变化;立法内容有重大突破;财产罚独挡一面;与其他法律衔接紧密;详细规定程序,使监督落实到位.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范围、力度有所加强,处罚程序更加规范,在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及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有深刻影响,使公安执法机关的许多治安管理行为更加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信托法》刚刚颁布实施之际,文章从比较法的角度,就受托人的亲自处理信托事务的义务及其例外展开研究,阐述了受托人将信托事务委托代理人的合理性和限制条件,并分析了在此情况下受托人与代理人的责任分配和对于其同受托人的特殊规则。最后结合我国的信托立法,分析了我国相关法条的特色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