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用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欢迎,主要原因是主持人较之以前的播音员更富有个性和感情色彩,主持人的情感运用已经成为与观众交流的重要手段。 主持人情感是指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体现在节目上的一种情感,是主持人自身情感经过思考而提炼、加工、升华的一种理智情感。主持人的情感运用是主持节目时有准备的或即兴的情感流露,这种情感的流露要符合节目内容的要求,要有助于观众的沟通,表达要准确有度,因而,它是一种高级的主持能力的表现。情感运用的具体内容包括:主持思路的从情入手,小中见大;运作过程的积极主动,情贯始终,表现技巧时情蕴其中以及对自然情感的选择、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情感主持就是主持人在节目中流露真情实感。当节目表达的感情达到高潮时,主持人的心灵受到震颤,情感受到冲击.然后通过表情加以表达,或者声音哽咽,或者眼睛流泪,使节目充满感情色彩。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进行情感主持给节目带来的有利之处。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渗透的情感导向,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节目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影响着节目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需要主持人不断提高情感导向水平,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使节目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以节目主持人情感导向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误区为切入点,进而分析节目主持人提高情感导向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尚志华 《新闻传播》2009,(10):86-86
媒体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话语权的传播群体.担负着展现时代风采.推动社会进步的特殊作用。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主持人这种大众传媒角色.既要代表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叉要满足观众的需要.作为媒体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媒体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主持人通过荧屏与观众建立良好的感情联系.满足观众情感诉求的需要。因此.主持人应该明确.节目中的情感诉求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主持人如何增加感情投入和如何控制感情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谢斌 《报刊之友》2014,(3):111-112
在广播、电视领域谈话节目常常备受关注,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精神需求。情感访谈节目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就访谈节目本身而言,对主持人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情感访谈节目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定位,对主持人又有着特殊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对情感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诸多要求中,“控场艺术”是最高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分析和描述当前情感访谈节目的定义、特性、当前情感访谈节目的现状及问题,阐明情感访谈节目对于主持人的素养要求,论述情感访谈节目主持人控场艺术的把握及其在具体节目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着重反映社会中的一些看似平常却与每一个受众都息息相关的事件,所以在节目中应当保持节目主体对观众的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的主要来源就是主持人。一位优秀的民生节目主持人应该善于运用情感的感染力建立起与观众沟通的桥梁,用情感去感动和引起受众的共鸣,带领观众走进节目、了解节目甚至爱上节目。本文对民生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时的情感把握及运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兰 《新闻前哨》2005,(7):54-55
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业的重要岗位。节目主持在大众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人们常说:“有明星影视,产品才有号召力。”此话可能有些偏颇,但毫无疑问,一个电视台离不开一系列知名品牌节目,一个知名品牌节目也离不开一个明星主持人,而一个明星主持人的成长与他的角色定位培育是分不开的。现代传播业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电视媒介中,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收视率的竞争上。随着卫星电视的日益普遍,可供人们选择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受众会更加挑剔地审视节目的内容和节目主持人。几年来,经过一系列境内外节目简单“克隆”的循环与反思,电视人普遍发现:要吸引受众,节目必须有特色,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群雄逐鹿中求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李京 《视听纵横》2001,(4):89-90
主持人节目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颇受欢迎的节目形式。目前,主持人越来越成为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主持人如何更好地融入节目,使节目日臻完善,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而使这类节目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主持人语言应规范、亲切和有色彩。  相似文献   

9.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颖 《视听纵横》2005,(4):105-106
个性是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化影响下产生的自身的独特性。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个性”已经成为立足社会、富于创造性和个体成功的重要条件。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节目的个性特征成为观众选择的重要标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涵盖了主持人的化修养、自身性格、年龄特征、形象特征,她应该是一种融于节目本身,自然、亲切、在有意与无意之间的情感体现。  相似文献   

10.
普通社会大众的情感表达是多样的,喜怒哀乐是人们的表达途径。但受公众关注程度非常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情感的把握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情感表达,总的来说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真诚、热情、亲切、幽默。  相似文献   

11.
普通社会大众的情感表达是多样的,喜怒哀乐是人们的表达途径。但受公众关注程度非常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对情感的把握有一定的特殊性。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情感表达,总的来说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真诚、热情、亲切、幽默。  相似文献   

12.
王荣 《新闻世界》2014,(9):76-77
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就必须学习语言艺术的运用和在主持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播音主持在节目中的情感表达也是与观众或听众互动和交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节目主持人的情感把握直接影响节目的吸引力,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应该善于运用情感的感染力建立起与受众沟通的桥梁,用情感去感动和引起受众共鸣。本文结合了节目主持人情感把握一些实际问题,对节目主持人情感把握技巧作了具体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媒体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大媒体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在节目改革中不断加大了力度,进行了形式、内容、技巧方方面面的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广播情感类直播板块节目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任何一档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重要载体,从某种程度来看也是节目的名片。因此,广播情感类节目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则更高,主持人本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节目的品牌,尤其主持人语言表现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与受众之间能否顺畅的沟通,决定能否拉近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并树立起节目的品牌。因此,作为一名播音员或者是主持人,如何在情感类节目中得到受众的青睐,其语言表现力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5.
情感交流热线是由主持人主持的,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调控者,主持人处于节目的主导地位,是节目的灵魂.情感交流节目交流的是情感,是净化心理、铸造灵魂、美化心灵的工  相似文献   

16.
王青 《中国广播》2013,(8):62-64
广播情感类谈话节目是广播实现“社会转型期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平台”功能的最佳节目形态,也是广播节目中最具人际传播特性、能够把人文关怀落实到听众个体的节目类型。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导,怎样才能发挥好倾听、抚慰、引导的多重功能,作者认为,“重倾听,慎表态”是主持人在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应把握的基本话语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刘辉  王泽坤 《视听界》2009,(3):110-111
情感的介入,合宜地介入,对于谈话节目主持人,显得尤为重要。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情感交流对象,既有面前的谈话对象,又有分散在电视机前成千上万的受众,情感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但基本规则是一致的。最首要的规则,是情感的平等性原则。一个趾高气扬的主持人,不可能与人达成和谐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什么是情感、情感的合理表达以及主持人在节目中应如何更加合理的表达情感三个方面,浅析主持人在节目中的情感控制,旨在通过分析了解主持人对自身情感和节目需求两者关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谈谈主持电视新闻节目的情感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要不要注入情感,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一个目无表情、冷若冰霜的主持人肯定不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一档再感人的新闻类专题节目,如果主持人没有很好地参与到节目中,节目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在南京电视台主要栏目“社会大广角”(该栏目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名专栏)担任主持人已近6年了。6年来我在主持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广播电视媒体是"社会的一个窗口",那么播音员主持人就是这个窗子的开启者。他(她)直接出现于播出第一线,其形其神其声和群众直接相通,可以说是广电媒体联系群众的最直接的纽带和桥梁。要完成节目磁场化的传播效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受众是在根据自己的意愿不断选择的,而播音员主持人是节目的最终体现者和形象代言人,其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节目的形象与发展,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尽可能恰如其分的传递节目内容信息,恰当把控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在节目中发挥作用,有效传达声音,使节目更好地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务,为大众服务,同时提高新环境下所播出节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