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蒂作品中对重复手法的运用非常有特色,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对这一手法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对理解、演奏、欣赏作品提供有用的帮助。而对其重复手法运用的基础的分析则是对这一手法进行深入研究的第一步。本文从传统重复手法的运用理念方面,以及在萨蒂所处时代,重复手法的创新方面入手,对萨蒂重复手法运用中的对传统的继承及对传统的突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往研究沈从文的学者们大多从他的小说内容入手,探讨他小说所蕴含的人生意味,借以表现沈从文小说中各种状态的生命形式,却很少有人提及他小说中对于象征手法的运用。笔者认为,在沈从文的艺术追求中,有一点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那就是他对于象征手法的创新运用。他是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象征手法的同时,大胆地吸取、借鉴了象征主义的表  相似文献   

3.
彭静 《职大学报》2008,(3):64-66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时诠释南方历史、文化和传统起着与长篇小说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这篇小说里.他成功地运用哥特手法、时序颠倒及并置对照等技巧,讲述了美国南方社会中一位贵族小姐一生的悲剧,从而表现了美国南方及西方现代社会中人心的压抑,精神的痛苦和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4.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理查德·拉索擅长以真实细腻的手法刻画美国工业小镇的生活.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叙事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从多元叙事视角分析理查德·拉索的《叹息桥》,从中寻找《叹息桥》的创作风格以及其超越传统叙事视角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关于北美殖民时期恋爱悲剧的罗曼史。《红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对人物、情节、语言展开隐喻式的设计想象,呈现出较为浓烈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主要探讨《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象征手法在人物心理描写、直觉描写、冲突描写中,有着较为细腻与深刻的刻画。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女作家雪莉·杰克逊的著名短篇小说《彩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含义深刻的作品,作者巧妙运用象征手法,以一篇小说为载体,讲述了两个故事。探讨了人对传统的顺从,揭示了女性做出牺牲和长期受歧视的社会现实,更触及到人性最深处的原始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杨家将"故事从北宋开始广泛流传,熊大木以历史记载为依据,融入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运用以虚入实的手法重塑历史,编撰出《杨家将演义》这部小说,使"杨家将"的故事固定下来。历来对于《杨家将演义》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物考证、形象分析,对于小说的艺术手法研究并不多,从"实"、"虚"两种创作手法来展开研究,更能加深读者对历史演义小说基本手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百舌鸟之死>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哈帕·李的唯一一部小说,作品一经发表就众口交誉.小说象征手法的运用对烘托主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试从部分场景,人物和小说题目中分析作品的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9.
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以自身的创作实践了唯美主义的艺术主张,对二十世纪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影响深远。他的童话更是以美轮美奂的情境和蕴含于其中的深刻哲理流传至今。其童话以唯美主义原则为表征,追求纯粹的艺术美,强调形式的创新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在吸收和发扬了传统民间文学的基础上营造出充满趣味的意境。旨在通过对王尔德童话的分析挖掘出作者对传统民间故事的叙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他对文学语言效果的创新三个方面对唯美主义思想的实践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意识流文学是心理学和哲学研究在文学上运用的产物,不同与传统的叙事写作方法,意识流文学通过聚焦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构筑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本文将对《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自由联想、阻抗和象征等意识流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小说意识流手法和女性成长主题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