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预测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预测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在我国,把预测作为一门专门科学和专项工作,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件大事。随着管理科学的引入和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预测科学也发展起来。1983年,在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组织下,国家科委、计委、经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参与,动员了国内40多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通力合作,经过两年多时间完成了“2000年的中国”研究。这是个多层次、跨学科、跨部门的庞大而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研究和预测研究。除总报告外,还有2000年中国人口与就业以及2000年中国经济、能源、消费、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国内外有关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作了预测。如美国“综合长期战略委员会”预测:到20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38000亿美元,届时中国将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最新完成的分析预测指出:中国的经济实力在2000年和2020年,人均GNP分别为763美元(1980年价格)和1724美元。到2050年,人均GNP可望达到3800美元。我们通过分析近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及今后可能的发展速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判断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发展,特别是引进外资项目不断增加,到2020年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翻,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走创新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创新发展的道路,这在理论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许汉奎 《百科知识》2013,(18):22-23
旱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旱灾对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其他各种自然灾害之总和。中国更是一个多旱灾国家,从远来说,秦汉至明清的2000多年间,大、小旱灾多达1022次;从近来说,2011年上半年一场大干旱席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北半球国家。通  相似文献   

5.
施发启 《预测》2000,19(3):12-14,5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的关键一年。因此,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倍受国内外关注。本文在分析和预测今年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宏观调控政策建议。1 对2000年经济增长走势的分析和预测对于2000年经济的走势,目前社会各界看法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2000年经济增长将明显快于1999年,只要宏观措施得当,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8.5%。根据是,去年11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形势将明显好转。第二种…  相似文献   

6.
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1990、2000、2010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监督分类,得出三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期间内的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区域变化差异情况,对影响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北部湾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因素驱动力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力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驱动力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和土壤;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力包括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7.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发展空间,2000年,中国大陆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的全球第四大广告市场,是亚太地区成长最迅速的广告市场之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都为传媒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传媒成为当今中国最蓬勃的产业之一,是社会高度聚集的产业.  相似文献   

8.
199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7%以上,完成了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有专家预测200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达到7.5%~8%之间。中国经济中最引人关注的金融和股市在新世纪开始时,会表现怎样?本刊记者特采访了中国财政金融大学的史建平与贺强两位教授。  相似文献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RIMA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根据自相关系数、偏自相关系数的性质,建立合适的模型,并预测2006年和2007年的中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相似文献   

10.
贲克平 《学会》2001,(3):6-7
公元2000年,中国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走过整20个年头,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在江西省举办研讨会,以对本学科和有关重大生态经济问题的攻关,隆重庆贺生态经济科学在我国诞辰20周年.  相似文献   

11.
金丹 《软科学》2012,26(9):89-94
运用我国各省市区2000~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民间组织密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中西部强于东部,而社会信任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东部强于中西部。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锡常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区,土地利用历史悠久。1980年以来, 苏锡常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引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的相应变化。本文利用1980年、1995年和2000年的Landsat TM数据对苏锡常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测量,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据此对苏锡常地区1980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得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为协调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促进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980年~200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但主要是受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研讨2000年武汉人民消费的发展趋势,是制定2000年武汉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经济发展角度,着重论述与人民消费有关的几个主要方面。一、二○○○年武汉人民消费预测1.总量经济指标预测工农业总产值:根据工农业总产值的历  相似文献   

14.
从现在到公元2000年还有15年的时间。时间不算短,但从社会经济发生显著变化所需时间的尺度看,又不算长。由于在社会经济的演变过程中,渐变过程和骤变过程交替地进行,采用回归外推法对之作定量的预测,测不准的  相似文献   

15.
杨承路,中青创投总经理,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专业,工学硕士,曾任湖南省学联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现任"中国软件杰出青年"组委会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荣获联合国2000年"杰出青年企业家奖".2001--中青创投科技发展中心(YoungV)总裁,2000-2001中国电子商务网(China EB.com)CEO,1999-2000年国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RIT)副总裁,1996-1998年环星触摸电脑有限公司副总裁.  相似文献   

16.
刘力 《预测》1984,(Z1)
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协联合组织的“2000年的中国”研究活动已全面展开。这是一项大工程,涉及面广,意义重大。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前开展这项研究工作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会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以及我们的一些粗浅体会。一、工作开展情况自去年5月中国科协、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动员各学会开展“2000年的中国”研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了2000-2014年经济、金融、社会、环境等不同领域的15个指标作为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构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体系,并由此得出一个新的综合评价指标F,来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综合评价指标F在GDP增速下行的环境中依然能保持上升趋势,体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等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作出了估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这是马洪同志在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召开的关于“200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人文驱动因子模拟分析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状况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因子的驱动力作用必然具有内在的相关性。该文基于1990 年—2000 年中国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普查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建立了以省域为单元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相关人文因子的数据库,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与人文因子的定量关系,从中筛选出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动的主导人文驱动因子。研究表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技术进步、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集约利用措施,在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借助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指数等多种空间统计方法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地区差距和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使用Kernel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考察其动态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