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是春姑娘失落的一块绿手帕小城之春是燕子洒下的一片银铃般的呢喃小城之春是牧童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研究》2005,(5):F002-F002
在钟灵毓秀的长江之滨,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诞生了一位千古奇人徐霞客,这里坐落着一所充满着生机的学校——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3.
千古名赋《滕王阁序》因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垂不朽矣”,千百年来,此联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王勃在描写登楼远眺之景时,选择了“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人们正是在“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得到最清楚的理解”(莱辛《拉奥孔》)处进行赏析,认为它描绘了一幅优美之景。笔者认为,此联强大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抒发了真挚的感情,使读者如同看到了诗人自身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阅读山川     
一日,偶读清代张潮的句子“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章”,心中豁然开朗。想那历代圣贤,哪一个不是历览名山大川,撷以山水之灵性,铸就千古之绝唱?我为何不能徜徉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饱览古今神灵万里之绮绣呢?  相似文献   

5.
名山之藏 超迈千古─—读乾隆《文津阁记》周殿芳辑《四库全书》分为三类:一刊刻,一抄录,一只存书目。其刊刻者,以便于行世,用武英殿聚珍版刷印,但边幅颇小。发依《永乐大典》之例,概行抄录正本,各天禄之储,都为四部。一以贮紫禁之文渊阁,一以贮盛京兴王之地,...  相似文献   

6.
走进西藏     
《地理教育》2005,(6):F0004-F0004
这里是崇山峻岭,这里是世界之巅;这里有苍苍森林,茫茫草原,这里是江河之源,凄厉的法号带来千古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古诗与月相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咏月之作。有材料说,唐诗中有近l/5为咏月诗,且不少成为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但要说“一睡而成千古名”,就非孔门之徒宰予莫属了。  相似文献   

9.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国人特殊的审美人生化作作者胸中的自然之美,人事之美,命运之美。相通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精髓,深得后世赞美  相似文献   

10.
沧海赋     
序:水调歌头,沧海龙吟 [丙戌之年,观澹澹沧海,思古今之英雄贤才,皆具个性之美,是以流名千古矣,故为之词,以抒己见,兼赞个性飞扬之美]  相似文献   

11.
政治上的失意却成就了王粲的千古名篇《登楼赋》。思乡怀归之愁,怀才不遇之忧,河清未至之虑,乱离伤时之感在这篇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费穆导演的代表作《小城之春》以唯美、含蓄的艺术风格开启了电影诗化艺术的先河,同时也确立了中国民族电影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影片运用了大量的诗词表现手法,讲述了1946年发生在江南小城一个被战争摧残过的破落家庭的爱情悲剧。影片充分利用重章叠唱的手法与诗词意象的暗示.揭示人物内心的感受,有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的古典意蕴。《小城之春》对于今天的电影艺术创作,仍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千古并称的两大诗人,我以前曾发表过一篇谈杜甫七律的文章,如果以律体之成就来看,太白较之杜甫,自然有所不及,然而这种衡量,对太白而言,实在是不公平的,因为以太白之不羁的天才,原来就不在此种格律与工力之尺度的衡量之内,所以  相似文献   

14.
遇见凤凰     
<正>曾见过紫禁城之威严肃穆,曾见过乌镇水乡之温婉柔情,却最终为这座边陲小城留恋。遇见凤凰古城,将是我今生难忘的记忆。初入小城,正值阴雨霏霏,朦胧雨丝密密斜织着,人家屋顶上都笼罩了一层薄烟,远山之上依稀可见白塔的模糊痕迹。微风细雨中,这千年沧桑的古城静默着。撑伞独步于巷中的青石板路上,悠悠向前,此时的小城不复晴日之喧嚣,  相似文献   

15.
杜牧的《阿房官赋》被誉为“千古一赋”,中奇巧新颖的比喻尤为后人称道。其中有段话是:“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里的修辞手法,一般被认为是比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千年一脉“过秦论”──读杜牧《阿房宫赋》断想高凤娟西汉初年的才于政治家贾谊,写了千古传颂的《过秦论》①,指陈秦王朝的过失,目的是为了给西汉统治者提供借鉴,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无独有偶,相隔千年以后的晚唐诗人杜牧,同样也写了一篇指陈秦王朝灭亡...  相似文献   

17.
阿曼和茉莉     
上大学时,我结交了两位好朋友,她们是阿曼和茉莉。毕业后,阿曼选择到上海工作,想趁着大好年华,拼出一个美好的未来。茉莉回到了小城,她说小城虽小,却处处透着清幽与雅静,给人以闲适恬淡之感。那些年里,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各自忙碌,各自奔波,见面的机会很少。然而,思念如藤,偶尔会沿着电话线攀援生长,为生活添一抹绿意。  相似文献   

18.
水在中国古代化中素来具有突出的地位。先秦已有“仁乐山,智乐水”之说,孔子曾“观于东流之水”,发出了“逝如斯乎”之叹。水在中国学艺术中的地位也同样显赫,“高山流水”的故事成为千古美淡;《庄子》“秋水”篇演绎出了名彪千古的哲学论;而《诗经》之淇水、溱洧,楚国之潇湘、沅水等等,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生命的泉流,莫不激发着古人情爱的浩歌。“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千里兮伤春心”,水的意象是情的河流,是美的烟波。  相似文献   

19.
《岳阳楼记》可谓文质兼美,文辞之美,立意之高,影响之大,堪称千古杰作。这篇楼记,是应朋友之嘱写的,可谓“命题作文”。写这篇《岳阳楼记》,范仲淹远在邓州,并未登楼,可谓“想像作文”。做命题作文、想像作文,很可以从这篇千古名文中学到好多东西。?从《岳阳楼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范仲淹的情绪。他从参知政事的高位上贬放到邓州,真是一落千丈,但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沮丧和苦闷,没有一丝一毫的失落感、困顿感,依然志向高远,意气风发,他自己就是“不以己悲”的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相似文献   

20.
《西厢记》的崔张故事乃千古佳传,其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曲词之美的和谐统一,为“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奠下了很好的基础。现以第三折《长亭送别》为例,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