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课前准备] 1.阅读教师印发的材料或自己查阅相关书籍了解荀子的有关情况,尤其是了解荀子的主张.2.在已经初步形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尽量扫除文字障碍,反复诵读课文,弄懂文章的观点.[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教学重点] 晓劝学之意,明劝学之理.  相似文献   

2.
王燕 《学语文》2014,(6):20-21
【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2.了解庖丁高超技艺形成的原因。3.理解"养生之道"的内涵及其普遍意义,培养运用规律,反复实践的精神。【教学重点】1.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2.对庄子之道及其所启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领会文中蕴含的处世之道,并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教学方法】诵读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相似文献   

3.
汪蓉 《学语文》2021,(2):52-53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掌握概述文言故事的方法。2.理解人物形象,领悟他们的精神品质及现实启示意义。3.引导学生学习并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妙用。【教学重难点】1.文言字词积累,文意疏通。2.通过对比、衬托手法赏析并领悟“真将军”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目标】1.能记住《左传》相关文学常识,背诵全文。2.能够记住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能够辨析并翻译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4.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5.体会烛之武论辩技巧。【重点难点】1.能够记住文中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并翻译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学会几个典型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掌握课文中几个“之”字的用法。2.锻炼搜集资料和口语交际能力。3.树立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的思想。培养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世界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让学生树立人的智慧可以战胜一切的认识观。难点是掌握课文中几个文言实词的意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学生七嘴八舌介绍作者。2.指定学生介绍作者。3.教师总结补充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二、激发趣味引入讲述《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另外两则。三、请两三名学生讲述课文的故事,其他学生对…  相似文献   

7.
<正>【锁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理解并翻译句子;4.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概括景物特点;5.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品析文章内容、语言和写法。【新题演练】一、《岳阳楼记》阅读【甲】若夫淫雨霏霏……其喜洋洋者矣。(选文略,见课文《岳阳楼记》)【乙】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选文略,见课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了解曹操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和本诗写作的历史背景;2.读懂诗意,体会慷慨悲壮的风格特色;3.掌握诗歌中的文言词语,改写诗歌。【教学内容】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2.讲解诗意,改写诗歌;3.欣赏诗歌意境和艺术特色。【学情分析】1.在上高中以前,学生对曹操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传统戏曲和古代小说特别是《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会用雅"字。2.读顺读流利课文,借助表格理解内容。3.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重点句段蕴含的道理。4.学习表达,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重、难点】1.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流程】一、发现、感受树美1.板书课题,读题、释题。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桃花心木。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图片。2.检查预习:借助文中词语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孟子寄寓其中的思想。【教学方法】迁移法、讨论法、导放法(导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自读《弈秋》)【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在不断积累文言词语的基础上,理清题目与内容的对应关系。2.通过品味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结合、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探究“清”字的妙处。【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2.通过品味环境、景物的描写,窥探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式读懂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研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蕴涵的“借种树喻育人”的道理。3.正确识记生字和新词,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4.联系生活实际,传递人文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质疑、对比、联系、反思、想象等多种思维方法,深入研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蕴涵的“借种树喻育人”的道理。【教学流程】一、形象对比中生疑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一边是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一片桃花心木的树林,一边是一块空地上刚种下的仅及膝盖的一片桃花心木的树苗。2.看景识形:桃花心木…  相似文献   

13.
【课标考点透视】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2.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篇。【锁定考查热点】 1.知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  相似文献   

14.
方案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积累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常见文言句式;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提高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断理解语意的能力。2.走进文本,通过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探究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并赏析文章气势恢宏、情理并茂、叙议结合、巧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把握并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难点:对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生死价值观的理解。【教学方…  相似文献   

15.
戈冬莹 《学语文》2023,(1):18-22
<正>【教学目标】1.积累三篇典范游记散文中的重点文言字词,丰富文言文素养。2.品味精彩语言,赏析表达技巧及艺术效果,涵养语言读写与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欣赏精彩片段,鉴赏景物描写的技巧。2.领略山水之美,体悟作者寄寓山水之情趣。【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方法】研讨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设置)近期,我们学校的旅游社团制定了本周的活动主题:“与古云游,参乎造化”,即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与古人同游,欣赏大美自然。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设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赠黎安二生序》选自苏教版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意浅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手段,力求在学生走近文言文、激发文言文兴趣方面作出尝试。【教学目标】1.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2.梳理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及作者的观点态  相似文献   

17.
<正>《劝学》是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的名家名篇,作者在文中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当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正是学生所缺失的,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领悟道理,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体验思考,能真正完成从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索知识转变的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3)理解荀子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写人记事类     
【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正确把握朗读节奏;3.理解常用实词及虚词含义,掌握一词多义;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如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了解写作方法,如详略得当、侧面烘托等;9.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0.拓展文本,掌握文言文课外引申的知识点。【新题演练】一、《陈涉世家》(节选)阅读【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相似文献   

19.
【单元教学设想】穿越时空,走进春秋战国,触摸历史,我们便能一睹社会风云剧变,聆听诸子百家争鸣,看墨子热心救世,赏庄子机敏诙谐,明孟子治国理想……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先秦诸子散文。学习这些课文,要注重:1.加强诵读,把握文章思想观点,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2.加强探究,了解文章的论述方式,体会诸子散文的语言风格;3.加强积累,梳理集纳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单篇教学方案】《公输》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赏读美点,读写结合。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课文,简介墨子及本文背景。2.疏通课文,学生相互质疑解答,分类积累文言词…  相似文献   

20.
罗仁礼 《高中生》2010,(36):6-7
【考查特点】1.考点解析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之一是正确理解文言虚词,而考纲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要求,因此,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必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