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这段话认为,学生思维类型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是一个需要借助课堂情境,通过思考、表达、交流研讨等环节来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阅读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应该有自己的担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之一即“思维发展与提升”,具体地说,就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在高中阶段阅读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对直觉思维不用作深入分析研究,只要依据现象和直接感受便可获得印象的思维方式,学生似乎并没有多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之一,并明确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可见,思维与语言是不分家的,而且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是思维发展和提升。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隐含着两个问题:第一是发展怎样的思维?第二是思维往哪里提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这样解释:"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感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相似文献   

7.
杨薇 《江西教育》2024,(2):62-6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思维能力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这些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辨性阅读。  相似文献   

8.
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以《昆虫记》阅读为例,依托文本纵深的结构特点,营造深度阅读之旅,通过设计逻辑鲜明的“思维”任务,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设计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积极探究,落实思维能力的培养,助推思维品质的进阶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纵观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其着力点在于关注学生把握情境素材在字词、句式、修辞等语言知识,立意与选材、结构与思路、表达方式与写作手法等文章学的知识,题材与体裁、文化与思潮、作家与流派等文学知识的表现特征,命题形式侧重于学生的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阐释、推断探究和赏析评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课程内容"中,更  相似文献   

11.
<正>"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另外,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掌握思维规律,就要激发学生动脑筋。学生肯动脑、爱动脑,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允许学生尝试和争辩,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挑战权威定论,深入质疑创学,合作探究创新,学以致用创造。  相似文献   

13.
杜威先生非常重视思维的价值,他认为: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杨九俊先生在《打开思维之门》一文中指出:追求有效教学,关键是看能否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建构积极主动的思维文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结构的六要素  刘爱军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0 0 4年第 2期撰文认为 ,根据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关于创造思维的“内外双循环理论”模型指出 ,创造性思维结构应当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在创造性思维结构中 ,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想目标指向 ,即思维的方向性问题 ;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哲学指导思想与心理加工策略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 (即主体 )。…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筛选、提取、分析、判断、推理、想象等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可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思维力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思维力课堂”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提升学生思维力为重要教学目标,重视语文学科思维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正>思维能力是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作业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及使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师要立足于发展学生思维的视角,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及课堂教学的需要,不断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能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勤于思考,从而实现轻负、高效、优质的作业设计目标。下面以第一学段作业设计为例展开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批判性思维首次进入新课标,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几千年来,奴性思维和奴性人格已经深入部分国人的骨髓,批判性思维就是要打破这种沉痼了几千年的思维定势,帮助人们学会独立思、理性判断,提升思维品质,创新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来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写作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辅之以直觉性思维,那么文章所刻画的形象、所论述的道理将会更加直观、饱满、有力,所抒发的感情、议论也将更加鲜明、更具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群文阅读,将各个类型的文本分解组合,在思辨性阅读中,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丰富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落实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版课标对思维能力是这样论述的:“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