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和信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闻是信息,但信息并不都是新闻。丰富新闻信息,我以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既要增加新闻报道中信息的容量,又不要简单地把新闻报道完全信息化。新闻和信息都是客观情况的反映,都要求新鲜、迅速,要求真实,准确,在这些方面两者是一致的。这种表面上的相近或相似,很容易使人在实质上把两者完全等同起来;其实信息这个概念的外延比新闻要广阔得多。新闻只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报道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来信简复     
问:有人说,为了使稿子不失时效,应该在新闻事件发生前就把稿子写好,这样行吗?(5105部队李向辉)答:如果把这样的稿子寄出去发表,最好在标题后面标上“小说”二字,免得国稿件失实而作检讨。问:我爱写些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可有人说,报道员搞创作会对报道工作有影响,是这样吗?(5487部队王满刚)答:一个人精力有限,与其搞新闻与搞创作兼顾,不如集中精力搞好一项——当然,分清主次业余,两项也许会互相促进。问:搞新闻的是不是只能读与新闻有关的书?(84879部队郭柏松)答:搞新闻的应是多面手,多面手应当博览群书,但多…  相似文献   

3.
日常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群记者同时对一个人物或事件采访,高明的记者,稿子上了大报大台的头条,水平低的记者,忙活几天不见发稿。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记者对新闻主题认识和反映的深度,而新闻主题的深度,决定稿件的生命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记者的压力     
有些青年人很羡慕记者这个工作,觉得当记者自由自在,没有压力,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在新闻队伍里,确实有这么一种少数人,自由自在,业务上也无所追求。你说他不忙吧,他整天出来进去坐不住;你说他没写稿子吧,他住上几天还有稿件见报,稿子后面好几个名字,有说他是署了些关系名,有说是他在别人稿子上挂的名。这种记者,写了多年稿子,没写出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有责任把新近发生的完整的新闻事件告诉给受众,也有责任把正在发生的不见端倪的新闻事件传达给受众,这种正在发生的不完整的新闻事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动态新闻。由于动态新闻事件尚处于比较活跃的发展运动状态,它的发展轨迹和最终归宿都没有定论,因此报道起来似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在茫然动态中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此,我想凭借自己多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把握动态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编辑部队来稿和与基层报道员交流时。发现一个不太好的倾向:不少报道员只重视稿子发没发,发在什么位置.而不重视自己稿子的质量。有的同志甚至都不愿意按照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仅仅满足于稿子发表了.领导交给的报道任务完成了.而不太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更不重视新闻业务的研究。究其原因.是一些报道员把我们从事的新闻工作看轻了。没有看到做好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7.
办好报纸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中。对此,《闽南日报》近几年做了有益的尝试。拓宽报道内容一提起地市党报要闻版,就会想到领导活动多,工作报道多,可读可看的东西少等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闽南日报》在采编工作中,注意从指导思想、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到具体编稿审版,认真把党的精神与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把新闻规律、政务报道规律与市场规律结合起来,体现在稿件内容和版  相似文献   

8.
报纸、电台、电视台每天要发布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新闻,这些新闻读者是否爱读、爱听、爱看,这是作者和编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有些人却狭隘地把可读性与生动性等同起来,这是不大科学的。其实,可读性的内涵比生动性要宽广得多,  相似文献   

9.
我的第一篇稿子是上高中时在《平顶山日报》上发表的。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思想把稿子寄去,谁知很快便在三版显著位置登了出来。三年多来,我已在地市级以上近20家新闻单位发稿200余篇。稿件发得多了,竟使人生疑:“你认识编辑?”不  相似文献   

10.
一、经济报道“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是造成经济报道枯燥、呆板、肤浅,乏味,收视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增强电视经济新闻的可视性,首先要更新经济新闻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把经济工作当成经济新  相似文献   

11.
眼下,国内新闻界有一种倾向值得警惕和反思,那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对立起来。一讲导向,就只讲好听的,到处莺歌燕舞,视批评报道为禁区;一讲监督,写啥稿子反映啥观点也不想受约束。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积极引导。坦诚而言,舆论监督在目前困难重重,这主要因为我国的新闻立法和舆论监督立法工作相对滞后。由于舆  相似文献   

12.
我师报道力量比较薄弱,无一名专职新闻干事,加之预备役工作的新闻素材较为单一,稿子出路不宽,致使新闻工作过去在一段时期处于低谷。如何把新闻工作搞上去?近年来,我们不断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坚持常抓不懈,以工作带动报道,以报道促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破除“上搞靠关系”的思想,把工夫用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上稿靠关系”的思想,是滋生“有偿新闻”的助推剂,其危害甚大。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对新闻队伍的教育,使他们逐步确立了搞好新闻工作、“不靠关系靠质量”的思想。近几年,我师没有一次专门组织报道人员到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3.
地区,都是有点名气的人物。只要报上几天不见他的稿子,便有人问:“小周咋啦?”是啊,满打满算,从事通讯工作不到3年时间,先后就有数百篇新闻作品被《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30多家报刊采用,难怪如此引人关注了。他是怎样迷上新闻工作的呢—— 半路出家“爬格子” 1990年8月。当了8年中学教师的周育伦进了县委宣传部。新的工作岗位,一切是那么新鲜,一切又是那么陌生。 开始,他不知道新闻稿怎么写,一咬牙,就按记叙文的路子,把自己了解到的新人新事写成3篇稿子,寄给了县广播站和《安康日报》,结果全被采用了。从此,他迷上了通讯报道工作,先后订购了《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新闻知识》等专业理论书刊,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报社记者来了,再忙他也要跟  相似文献   

14.
徐芳 《新闻实践》2001,(4):59-60
信息性和指导性的统一,是搞好党报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报道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毫无疑问,党报的经济报道要坚持指导性原则。另一方面,经济新闻的本质要求它要向读者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读者更需要这种含有市场信息的新闻。经济新闻的信息性要求经济报道要从市场出发,从市场角度理解新闻事实,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这篇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稿子,在如何体现两者的统一上给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的报纸或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大量存在,并日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也反映了读者和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党政报刊,刊登的新闻尤其是消息通常以非事件性新闻居多。而在写作论文的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作为基层新闻宣传部门,许多记者虽然接触这类报道不少,写过或正在写这样的稿子,但对这一新闻分类形式却所知甚少,甚至不知。本文试从非事件性新闻的界定、基层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现状及如何做好此类报道等方面进行一些探寻,旨在加深基层新闻工作者对非事件性新闻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这类报道做得更加好看。  相似文献   

16.
何谓“预计新闻”?关键在“预计”二字上。顾名思意,预计即估计也。即把可能发生的事件当成已经发生的事件来报道。这种稿子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是,对重要活动提前作预计性报道。即在活动的筹备阶段,有人为了抢先报道,就提前写成了稿子,发到新闻单位。例如,去年的“五四”前夕,我们接到某村一个团支部报道“五四”这天举行的庆祝活动。这位团支部书记还在电话里给我们说:“这个活动没问题,因为是我组织的。”结果“五四”这天下了大雨。事后了解,他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见物不见人,见过程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这是经济新闻枯燥乏味的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写出经济活动中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人的活动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 经济新闻是以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为报道内容的新闻。按照推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应该是经济本身,何以是人呢?笔者以为人之所以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新闻改革中的热门话题。这个关系处理得好坏,影响新闻改革的成败。一类意见把新闻与政治等同起来,认为新闻就是政治,新闻工作是政治工作。另一类意见主张淡化甚至摆脱新闻同政治的关系。有的认为,要把党性、喉舌等政治性概念从新闻学的核心内容中排除出去,新闻学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有的不加分析地、笼统地主张新闻不代表政治权力说话。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我们电视台在加大经济报道份量的同时,更注重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去年,我们播出新闻总数达4000多条,其中经济类新闻就达1600多条,占三分之一。深度报道也较上年要多,在我们的创优节目中,90%都是经济类深度报道。一、抓经济类深度报道不能浮在面上,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长期以来,电视经济报道往往见物不见人、见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新闻评论节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级电视媒体中,这种“评论”与传统意义上的“社论”、“述评”等是大不相同的,不少人把它归类于深度报道,甚至干脆称为深度报道,以避开“评论”二字强烈的理论色彩。但不管怎样称呼,人们对这一新闻类型特点的认识却是趋于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表述和剖析,从理论上阐述对这一新闻事件的见解和主张,即把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说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表达鲜明的导向性,从而起到引导舆论和指导实践的作用。这一新颖的报道形式一经推出,就因其能够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信息,敢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