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 43面安排了一个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器材和步骤略 ) .在这个实验中只要求学生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不需添加较多器材 ,也不需占用较多时间 ,还可以继续对这个实验加以扩展 ,从而加深学生对液体沸腾知识的理解 .一、验证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添加器材 一个小烧杯、一支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图 1( 9 0℃左右 ) ,按照图 1安装好实验器材 .2 .用酒精灯加热 ,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 ,继续加热 .3.仔细观察、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4.观察小烧杯中的水…  相似文献   

2.
吕宏 《考试周刊》2008,(5):197-198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水的沸腾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但又是学生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会讲出沸腾的很多现象,但不能描述地很全面,其发生的全过程学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课堂上做好水的沸腾实验就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初二物理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成功率不理想,通过分析原因,实验研究,找到了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4.
顾卫平 《考试周刊》2010,(53):180-181
一、观察的全面性 1.明确观察目标.要求学生根据目标选择好观察对象,以便搞清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例如:在讲观察水的沸腾这个实验时,要明确指出观察的目标是水在沸腾过程中,在水内部发生了哪些现象,水的温度即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明确了目标,学生才能通过观察得出正确结论. 2.制订观察计划.如在讲滑动变阻作用的课堂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确定好观察步骤与项目.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热现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很多教材上该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对于这个装置,教师在上课演示或学生在实验时,总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实验加热时间太长,气泡不明显或水不沸腾,导致实验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点“沸腾”一节教学中,“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是一出重头戏,它决定着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因为这个实验既是建立沸腾概念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训练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学校按课本(华东版)上的实验装置做学生实验,效果均不尽如人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没能在实验中观察到清晰而真实的水的沸腾图景.因为用酒精灯作热源做实验,水温一般只能达到95℃—98℃之间,刚开始有少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由小变大的现象出现,并未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时的水温不再升高是因为供热不足造成的假象,并未达到水的沸点,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前沸腾”状态.是不是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有何不妥?不是,造成各种实验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在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7.
<水变成水蒸气>的教学重点是如何使水加快蒸发,其中有一个实验难点是水的沸腾实验.沸腾实验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把一课时变成两课时,就能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探究水沸腾实验要求学生观察水沸腾的全过程.为让实验达到本真实验效果,本文对实验现象、器材的选用和组装、停止加热方式的改进和盛水烧杯的改进等方面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9.
"水在常压下沸腾"与"水在低压下沸腾"两个演示实验,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对该实验我进行了以下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观察水的沸腾"是第一个观察一种现象的全过程的学生实验,需要将眼、耳、口、手、脑全面协调配合,是培养学生操作、观察、作图、分析、交流与评价能力的开始.例1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对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的考查比较多,题型也较灵活.现介绍一些有关该实验的试题供同学们参考. 例1 图1是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则_____图是水在沸腾前的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实验目的教科书对本节实验目的的表述是〔目的〕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这种表述方式简单明确,概括性强,教师要做好这个实验,则必须有更为具体明确的目的。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知道沸腾现象”、“理解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和“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确定如下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知道沸腾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发生条件。(特征:①水中有大量汽泡上升;②水面剧烈波动;③吸热恒温等。条件:持续吸热。)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沸腾跟蒸发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沸点是液体的特性之一。3.初步了…  相似文献   

13.
八年级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是研究液体沸腾时的特征,但在具体实验中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验结果不符,或是实验现象不明显等情况,以至于影响学生对沸腾现象的理解。鉴于此,可对该实验作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4.
《课标》和新教科书已经将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明确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变为"探究水的沸腾",演示实验"观察平面镜成像"变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等,通过多年的课改实践,物理教师已经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教师能够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5.
1 物理概念教学要以加强直观为基础。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教师应十分重视教学的直观性,例如,沸腾是生活中常见现象,我原来以为学生人人都看到过,上课不必再做演示或实验,但后来一想,学生平时见到的是家用水壶中水的沸腾,由于水壶不透明,他们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这一科学表述缺乏感性认识。我尝试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个观察“水的沸腾”的小实验,着重指导他们观察“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汽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使他们有了沸腾的直观形象,出乎  相似文献   

16.
有的学生以为水的温度升高到 10 0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就会沸腾。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对液体沸腾的条件不清楚。为了纠正这种认识 ,可在讲授“液体的沸腾”这部分教材时 ,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大号试管内装入约 1/ 3的水 ,小号试管内装入适量的水 ,应图 1使小试管的水面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 ,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 ,大试管的水高于小试管的水面。实验时 ,先将小试管拿出 ,用酒精灯对大试管加热。当大试管里水沸腾时 ,用温度计测出水沸腾的温度 ,这个温度就是实际气压下水的沸点。比如 ,实际情况是 1个标准大气压 ,…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6,(41):129-130
在大量失败的沸腾实验中,往往出现温度维持在96℃~97℃,烧杯中的水已明显减少,温度仍不上升,只有少量由小变大的气泡上升到液面破裂,学生认为水已经沸腾,其实是水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达到了平衡,温度不再上升而已,水还没有沸腾,因此也就观察不到真正的沸腾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全国统编教材初中物理第一册,热现象一章中有一个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该实验由于是对100℃的沸水进行观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又是学生接触到的较复杂的实验,要想做好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如不精心策划,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出现烧伤事故,对学生今后的实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经过多年的教学,针对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一一进行了研究探讨。选择合适的烧杯、水和实验步骤,课前进行安全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这里介绍给同行,以求得到指教,而继续提高。a.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首先,实验前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演…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化学教材下册实验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中用500 mL锥形瓶盛约25 mL浓硫酸,锥形瓶双孔胶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觉得用酸量太多,分液漏斗开关的密封性有时不太好,不但容易出危险,而且酸液四溅后呈无色,只有前排学生才能看见水沸腾,而后排学生根本看不见,现象不够明显.为了使实验更直观、现象更明显,笔者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0.
对水沸腾实验的质疑及改进王俊华翟志刚(山东省利津县北宋中学,257439)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五节中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其目的之一是观察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实验的结果应为:水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为100℃左右,且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