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人才的竞争,所以,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中包含设定绩效目标、记录员工绩效表现、期终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结果的合  相似文献   

2.
绩效管理是出版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重要操作工具。通过对国内数十家出版社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国内出版社的绩效管理具有绩效管理程序日趋规范、绩效考核周期各有侧重、绩效考核方法丰富多样、绩效考核指标针对性强、绩效管理职能日趋完备等特点,但在绩效标准的合理性、公平性以及资源共享、长短期利益协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传媒职业经理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学者曾概括中国十几年来传媒发展的“三部曲” :20世纪90年代早期是出名记者的时期 ,90年代中期是出名编辑的时期 ,90年代末期至今是出经营者的时期。这个说法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传媒运作的侧重点从内容采编到报道策划、再到管理经营的发展道路。时至今日 ,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 ,传媒经营管理型人才逐渐受到重视 ,探讨其现状、分析其特点、思索其发展 ,不仅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传媒产业发展对经营管理人才提出迫切需求传媒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使传媒竞争尤其是经营竞争异常激烈 ,传媒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绩效评估理念的引入,绝大多数报纸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对记者、编辑进行考核。报纸媒体绩效从"无管理"状态到逐步重视管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但目前的报纸绩效考核都是媒体内部的一种奖惩制度,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产物。本文从媒体服务治理的角度,提出报纸媒体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不仅包括政治绩效、经济绩效和公共绩效等三大类指标,而且三大类指标之间还应协同和协调。  相似文献   

5.
传媒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日趋成熟的中国传媒市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分配制度、薪酬体系、绩效考核以及配套的激励机制,与传媒的采编业务和技术设备相比,显得较为落后,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传媒业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强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改变这一“薄弱”现象,紧迫地摆在学界和业界同仁面前。  相似文献   

6.
谭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评价专家。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媒经济、纪录片等。著有《批评与建构——聚焦  相似文献   

7.
传媒发展的实践证明.人才问题是关系传媒竞争实力和市场生存能力的核心问题。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相应地.传媒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如何根据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特点。开发、培养、管理、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职业化劲旅。是时代对我国传媒提出的一个日益紧迫的焦点问题。本期“专题研讨”约请了一批在传媒人才建设方面有较深研究与较高建树的专家、学者,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意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绩效考核是从企业管理引入的一种先进管理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媒体绩效考核已同考试、招聘、奖惩等工作一样成为传媒人才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从绩效考核出发,针对我国媒体绩效考核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比国外媒体考核制度,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媒体绩效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9.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传媒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管理已逐渐成为大众传媒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军队传媒的人才队伍建设,虽有军队自成体系的一面.也同样受到传媒业自身规律的支配。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军队传媒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认真研究符合军队传媒实际的传媒人才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采访竞争     
邱沛篁 《新闻界》2002,(3):25-26
所谓采访竞争,是指在各种新闻传媒和同一传媒不同媒体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记者与传媒本身为了获取最丰富、最有价值、最新鲜的新闻信息及事实材料,在采访工作中展开的竞争。当前,新闻传媒与记者采访工作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喻国明教授是国内比较活跃的传媒研究专家之一,他的一些研究成果操作性强,成为各家传媒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本刊记者近日对他进行了采访,就广为传媒从业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请教了他。本刊记者:喻教授您好,作为国内传媒调查的专家,您对传媒现状的观察和认识更理性更客观,您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现在传媒更多地要靠智力的比拼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靠“脚板底下出新闻”,您能否谈谈作为编辑记者个人应怎样在这新的竞争环境中取胜?喻国明:现在是资讯过剩时代,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更大程度上是意  相似文献   

12.
品牌属于无形资产,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战略和金融资产。传媒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型产业,其品牌价值对于自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是持"起步阶段"观点的专家之一。在他看来,对于传媒品牌及其价值评估问题的研究是处于相对比较肤浅阶段的表现之一,就是基本套用对一般产品、一般企业的品牌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传媒竞争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传媒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新闻媒介综合实力的诸多构成要素中,人才实力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媒体而言,不仅要有一流的策划、采编人才,而且要有出色的广告、发行、排版、设计、管理、经营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很多媒体将人力看成另一种形态的物力,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本质和目标.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费弗对于企业竞争的来源提出了一种新观点.他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不一定是科技、专利权、产品素质和策略定位等等,而是优势人才和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新时期我国传媒业的角色定位呈现多重特征,传媒人力资源管理视野下人才开发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层次:第一分层是传统的专业型传媒人才:第二分层是职能类管理人才:第三分层是职业经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的环节,绩效管理是考评主体对照绩效标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岗位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随着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绩效考核作为  相似文献   

16.
外资传媒的进入会对国内传媒业产生"溢出效应",主要包括:关联效应——拉动传媒业上下链条的经济增长;示范效应——其管理模式、运营机制、内容组合方式等被国内媒体学习和借鉴;竞争效应(鲶鱼效应)——激发国内传媒的活力,提高竞争力;人才培育效应——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全球化管理意识的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曾概括中国十几年来传媒发展的“三部曲”:90年代早期是出名记者的时期,90年代中期是出名编辑的时期,90年代末期至今是出经营者的时期。这个说法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传媒运作的侧重点从内容采编到报道策划、再到管理经营的发展道路。时至今日,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经营管理型人才逐渐受到重视,探讨其现状、分析其特点、思索其发展,不仅非常必要也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媒产业发展日趋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和融合化,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复合型发展趋势,人才是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复合型人才是创新传媒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一、复合型人才是传媒产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不是科技、专利权、产品素质和策略定位等,而是复合型人才和有效地管理人力重要资源。1.传媒产品的两重性决定了传媒产业需要复合型传媒人才我国传媒产品具有商品、公共品双重性质,其生产者同时作为经济利益实体和社会公器而存在,其产生的效益同时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重属性。传媒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业逐渐走向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传媒行业竞争日渐激烈,而人才作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拥有优秀的新闻人才、并加强对其有效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将围绕着传媒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分析和对比当前中外传媒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香港传媒完全由市场导向,市场决定其生存状况,因此,传媒之间竞争残酷,记者之间竞争激烈。媒体的高度商业化,既带来了许多好处,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正如英国《泰晤士报》一位资深报人所说:“香港没有世界一流的报纸,却有一流的记者”。的确。香港记者的敬业精神令世人钦佩。由于研究的需要.笔者在香港接触过不少记者,发现他们身上有些长处值得内地记者学习;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