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可笑的战争是1936年3月7日由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希特勒在48小时之内,闪电般占领了整个莱茵区,而动用的兵力仅有3个营!德国参谋本部下令进攻时,  相似文献   

2.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法西斯国家对中国、埃塞俄比亚与西班牙等国人民的进攻,到1939年九月初希特勒德国进攻波兰与英、法对德宣战时,欧洲的战争全面爆发了,成为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1941年六月,希特勒德国背信弃义地进攻苏联与同年十二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引起了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联与美国参战后,西方战场与东方战场互相连接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扩大了。战争的一方面是以希特勒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另方面是以苏联为首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3.
希特勒法西斯的灭亡1933年上台的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在英美法帝国主义者的支持下,曾经在欧州横行一时,看起来很厉害。在1941年6月进攻苏联以前,法西斯德国已经打败了英法联军,奴役了欧洲十一个国家。希特勒积累了两年的作战经验,搜  相似文献   

4.
从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命令德平进攻波兰开始,到1940年6月22日法国沦亡,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纳粹德国在欧洲发动了疯狂的军事行动,先后侵占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把英国的势力赶出了欧洲大陆,1940年6月Ic日意大利参战后,德、意还人侵巴尔干半岛,染指北非。欧洲战局的这种剧变迫使英国摒弃了原有的对德政策,重新调整其对外战略。希特勒在西线发动进攻,宣告了欧洲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在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政府下台。丘吉尔出任首则,组成了联合政府。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向全体…  相似文献   

5.
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雄厚的经济潜力和一支强大的红军。希特勒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消灭社会主义的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方针。德国只有征服苏联,才能实现其称霸欧洲、争霸世界的野心。希特勒首先对英法开战,只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当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退守孤岛后,希特勒便立即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准备对苏联战争。 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就要求为进攻苏联进行准备。8月5日,德军拟就第一份对苏作战计划草案,几经修改后,希特勒于12月18日批准这个名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萨”计划规  相似文献   

6.
1933年1月,当空前的经济危机正折磨着欧洲大陆时,一个危险的不祥之兆在德国出现了。希特勒当上了德国总理。对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这预示着一场比经济危机还要痛苦的灾难。如何对待纳粹势力的崛起?这是当时摆在整个进步人类面前、特别是欧洲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苏联提出了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来遏止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企图。遗憾的是,当时的英、法、美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国家领导人没有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7.
1944年夏。希特勒东普鲁士大本营的会议厅被炸毁,这个事件的矛头显然是指向希特勒的,但他当时却侥幸不在场。这也许并不是孤立的事件,事实上,苏联也早已策划过暗杀希特勒…… 1941年7月,希特勒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两周后,苏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就组建了特工小组,深入德国敌后进行侦察和破坏活动。8月8日,该小组向斯大林呈交了第一份行动报告,决定把消灭第三帝国的高层领导人作为行动目标。在得到斯大林等人首肯后,他们开始了周  相似文献   

8.
血染的冬天     
1942年的冬天被人们称为"血染的冬天",因为这个冬天在苏德战场上,发生了异常激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希特勒进攻莫斯科失败以后,不得不放弃了全线进攻、用"闪电战"打败苏联的打算,他把大量兵力集中在苏德战场的南翼,想用重点进攻的方法来突破苏  相似文献   

9.
曹炯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82-183
在二战初期,英法自敦刻尔克撤退,德国独霸欧洲。进攻苏联之前,德对英采取持续打击,一直控制着战争主动权。但是,在希特勒开辟了东方战场,即侵略苏联后,西线的形势也发生了变化。英美先是掌握了对北非的控制权,继而,在广大地中海与实力不济的德意军展开长期争夺,赢取了主动,并攻占西西里岛,控制意大利南部,迫使意大利退出轴心国集团;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0.
在“二战”史中,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灭掉了欧洲十四国,称得上一个历史奇迹。然而,陷于德国重兵包围之中的英国军队,从法国敦刻尔克死里逃生的大撤退,更称得上奇中之奇。 德国在灭掉波兰之后,接着便向丹麦、挪威发动进攻。在挪威战役还未结束之际,德军便掉头南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从荷、比、卢交界的阿登山区向法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战前一直追随英国执行绥靖政策的法国自食其果,遭到了灭顶之灾。1940年5月12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抵达马斯河北岸,傍晚攻占了色当,并继续向法国内陆挺进。法  相似文献   

11.
密码电报     
在“二战”期间,苏联的情报员截获了一份德国密码电报,上面写着: 1.德国将兵分东西两路再次发动进攻苏联。2.从东路进攻的部  相似文献   

12.
图①:纳粹的“胜利快车”在斯大林调整过的轨道上飞驰着走向灭亡。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失败后虽然实力大为削弱,但是希特勒不甘心失败,决定利用苏德战场上暂时保持着的优势兵力,企图对苏军再次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的主要目标是在北方占领列宁格勒,在南方突入高加索。1942年7月,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5月14日突破法国防线,越过马斯河,攻入法国。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短时间内就—败涂地。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述如下: 第一,“二战”前的法国政府腐败反动,他们反共反人民,崇拜法西斯主义,是其迅速沦亡的最根本原因。1938年法西斯德国加快了侵略的步伐,欧洲局势日益紧张。达拉第政府加紧了同希特勒的勾结。对国内的法西斯分子的活动不采取任何制止措施,反而害怕人民参加反法西斯斗争。血腥镇压工人群众及其革命的先锋队共产党。颁布解散一切共产党组织的法令。正象斯大林所讲的:“法国执政者由于害怕革命的怪影而放弃了抵抗,惊慌失措地把自己的祖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相似文献   

14.
希特勒制订海狮计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真实意图一是向英国展示威力,警示英国;二是麻痹苏联,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希特勒放弃海狮计划的最根本原因是为实现其东方政策的既定目标。空战的失利,海军力量的弱小只是他放弃海狮计划的客观原因而已。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双方长期关押对方的战俘约2000万人,其中约有1/3死亡。与德国人手中的苏联俘虏相比,照片上的他是幸运者。1941年10月,就在希特勒进攻苏联时,仅东线维亚济马的一场大战,德军就摧毁了苏军80个师,抓获了68万苏联俘虏。在那些日子里,成千上万的苏联俘虏被饿死、累死或枪杀。  相似文献   

16.
1812年俄法战争,规模巨大,影响深远,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大的战争之一。对这次战争的性质,苏联史学界都一致认为,俄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它决定了俄国和整个欧洲各族人民的命运”;“这场战争以1812年卫国战争这个名称载入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俄国军队对西欧各国从拿破仑的暴政之下获得解放起了决定性作用”,等等。我国史学界也有人持同样的观点,如“战争是拿破仑发动的,拿破仑是进攻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北进”苏联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敌视和进攻苏联是日本侵略远东计划之一。为建立北进的军事基地,日本迫切希望占领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中国的抵抗和苏联军队的强烈反击,日本“北进”战略计划破产。  相似文献   

18.
1939年3月15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局势极为紧张。为了制止希特勒德国的侵略,苏联和英法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外交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谈判没有取得成功。同时,苏联和希特勒德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和现实安全需要,抓住时机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给世界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麻雀 《当代电大》2006,(8):48-48
最有趣的讹诈是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所发动的战争。他在48小时之内,闪电式地占领了整个莱茵区。动用的兵力,3个营!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法西斯决策层曾经有过关于“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和“北进”攻打西伯利亚迫使苏联屈服这两种争霸扩张的国策之争。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更使人相信日本会配合德国进攻苏联。但最后日本为何却选择了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