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获《新疆日报》1984年度好新闻奖的《“共产党员,请举手!”》一稿读后,我不由得也把手“举”了起来。这篇仅有千字的小型通讯,是一幅感情色彩浓郁的白描图。  相似文献   

2.
二、奋笔疾书爱憎鲜明周恩来同志写通讯时,不囿于一种格式。往往根据不同的报道题材采用不同的格式。有的题材需要明确表明作者的爱憎时,则将作者的爱憎旗帜鲜明地表露在通讯之中。主要有三种方法。 1、借叙述新闻事实,表现作者的爱憎。例如为了使被遣送回国的勤工俭学生不致被“无同情心的社会”“怀疑”和“卑视”,在《勤工俭学生在法最后之命运》这篇通讯的前言中,作者直言不讳地说:“我因为这种缘故,我遂不能不写这封通信,并且还要写得长些,说得透彻些。阅者诸君要拿这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档案馆联合编写的《济南“五三”惨案史料汇编》(档案文献部分)日前已出版发行. 《济南“五三”惨案史料汇编》(档案文献部分)重点收录了日军在济南制造“五三”惨案的情况及当时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社会各界对济南“五三”惨案的应对情况等,其中大部分档案文献均为首次面世.  相似文献   

4.
成放 《新闻实践》2004,(9):43-44
今年4月间,读到《钱江晚报》上一篇题为《会议·节庆·名人·明星》的时评,眼睛一亮,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说理充分而又尖锐泼辣的文章了,作者对“数不清的节,年复一年不停地办”;“办大型活动,很多都要放烟花”,由此而造成的污染空气、践踏公园、损害设施,苦了园林工人和环卫工人等负面效应都作了剖析,尤其妙的一段是: “现在不是青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会法》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既然作为工会组织主办的新闻媒体,工人报刊为职工说话办事,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便是其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工人报刊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监督这一有力武器,加大了维护职工合法权  相似文献   

6.
较量、竞争,这是多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留给我的深刻印象。靠什么较量?靠什么来竞争?这个朦胧的问题,在最近两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使我渐渐明晰:创新! ——通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答》,作者居然不用一个字的评介,只记下主人公和来访者的问答,就佚一个基层政治工作者的形象跃然纸上,这还是罕见的手笔。——评论《就是要彻底否定“文革”》,从一个大学的展览说起,点出一个全国人人关注的大问题——彻底否定“文革”。问题严肃,形式活泼,语言朴实,这也是过去不多见的。——消息《我国选手获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全文只有二三百字,可它以最快速度战胜了美联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担当     
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对“记”的释仅28字:通讯社、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可就是这区区之言,承载着太多的责任与重担!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五年六月,随着震撼世界的省港大罢工的爆发,一份指导工人罢工斗争的报纸——《工人之路》(特号)诞生了。主编这份报纸的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宣传部长,罢工委员会的党团书记兼顾问邓中夏同志。工人之路是中华全国总工会计划在全国发行的一份日报,因筹备未周,尚未出版。六月十九日,香港罢工开始了,十几万罢工工人陆续回到了广州;六月二十三日,又发生了沙基惨案。上海南京路上的血迹未干,珠江岸边,中国人民的鲜血又流成河。“为被杀的同胞报仇!”“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的愤怒吼声回响在南海上空,罢工怒潮席卷珠江两岸。为了及时指  相似文献   

9.
《文艺杂著》《涴漫的狱中日记》中“还有那不要脸的,自己从前说是帮着我们工人的,现在就是他的兵先杀人。”原注:“指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制造二七惨案的罪魁。”是不错的,但是不够,为紧扣正文,原注之末再添一句:“一九二二年他曾发表通电,宣称保护劳工。”《新的宇宙》中“继行卑士麦克之禁止共产党令……”一语,原注:“卑士麦克,现译俾斯麦(1815—1898),德意志帝国首相,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按:直接“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是法国的梯也尔。俾斯麦作为普法战争中的胜利者普鲁士的宰相,是连同梯也尔也要压迫的。当然,梯也尔也只有在俾斯麦的允许之下  相似文献   

10.
篇幅不太大.1224字:事情不太大.一名受到网友热捧的退伍女兵重返老部队……在第二届解放军新闻奖评选中,沈阳军区《前进报》报送的这篇“不太大”的通讯《最美的一课》,何以脱颖而出并获得一等奖?“活鱼”不必摔死卖活鱼!  相似文献   

11.
把语言锤炼得更生动一些一篇通讯能不能写成功,除了主题要鲜明,事例要过硬,结构要巧妙外,还要看语言是否有特色。笔者十多年前曾经采写过一篇题为《邙山脚下稻谷香》的通讯,这篇通讯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在《解放军报》上发表后,几位新闻界的老前辈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他们说这篇通讯语言比较有特色,读起来能让人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回想当年采写这篇通讯时,第一稿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因为事例缺少情节,语言没有感情色彩,写完后读给几位同志听,大家都觉得太“平”了,感动不了人。这样的稿件若发回报社,当然只有挨“枪毙”的份。咋办…  相似文献   

12.
“交”与“缴” “交”和“缴”在作为“交纳”、“交出”义时,音相近,义相通,使用起来确有一种难以区分的感觉,拼进1994年3月16日《浙江日报》大样的通讯《难唱的“煮海歌”》写道:岱山县盐民“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1950年至1988年,共上交盐税  相似文献   

13.
报纸上公开的批评是一种艺术.近几年来报纸上批评性报道数量不少,起到了好的作用,但出色的批评报道还不多,所以有必要提出讲究批评性报道的艺术的问题.一、尖锐与含蓄批评必须尖锐泼辣,旗帜鲜明.对于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不能含含糊糊,吞吞吐吐,棋棱两可.但旗帜鲜明又不等于直来直去,有时根据对象的情况、问题的性质等等,需得用含蓄的方法.直来直去固然痛快淋漓,但效果有时并不佳.含蓄并不是含糊,而是一种批评的艺术,实践证明,尖锐与含蓄是可以统一在一起的.今年1月30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刊登的批评性  相似文献   

14.
第六个字名曰:“情”。所谓“情”是指感情、激情、情趣、人情味,也就是说写通讯要抒发感情,通讯本身要富于感情色彩。什么是情?情是主观对客观事物感受后发出的喜、怒、哀、乐。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爽”就是主观对客观事物感受后发出的情。“文以情动人”。我欣赏《红楼梦》中写在秦可卿房间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有一次,薛铸为我写字,问写什么,我说就写这两句。“人情炼达即文章”道出了写文  相似文献   

15.
在1998年度河南省好新闻评选中,由笔者采写的通讯《我们都是工人农民的儿子》(见《河南农村报》1998年5月6日一版)有幸荣获一等奖。这篇通讯并非记者专门采访而成,而是作为与会代表偶然所得。能获得好新闻的荣誉,关键在于一个“情”字。省委领导对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的热血真情,和着记者被感动的一腔热情,融入这短短篇幅的字里行间。许多同行赞誉说:以会议为题材的新闻动人的不多,写出“彩”来更难。而该稿之所以能够出彩,在于它融入了记者的“情感”。稿件中,记者不是观察家,而是一名普通的与会者。心绪与会场气氛相…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三·一八”惨案四十周年,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为广大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研究资料。本书共分十编,近四十五万字。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读报遇到了两个不是谜语的“谜语”。《石河子报》1985年9月30日二版《“看准了就不回头!”》的文章写得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命读者猜“谜”。这篇通讯从李从钧种瓜发财的诀窍“胆大心细”上下功夫,一个字引出一个段落,形式新颖,版面活泼,效果颇好。但是,细读这篇通讯后,发现它有个致命弱点:事实缺乏出处。真实是新闻的  相似文献   

18.
第八个字名曰“实”。所谓“实”,是指“实在”,从新闻的基本规律讲就是“用事实说话”。写通讯要站得高。还要落得实。周总理早年写《旅欧通信》这篇通讯时,提出个原则——据实直书,这句话说出了通讯手法的特点——直接、实在。通讯反映新闻事实比较详细,也比较曲折复杂,写作上要具体、形象、自由、灵活;其表现手法为“全天候”——记人、叙事、写景、说  相似文献   

19.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我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起来斗争,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示威,接连不惭,抗议英,日等帝国主义无辜屠杀我国同胞。在这场斗争中,杨铨,即杨杏佛在上海主办并主编的《民族日报》,与其他反帝爱国报刊并肩战斗,由于它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而且言论中肯深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一时成为我国民族运动中引人瞩目的旗帜之一。这张报纸虽然只存在了16天,但它在这短短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写的通讯《饲养员潘明禄为集体利益勇于斗争》在河北日报发表后(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转载),有的同志问我们:这篇报道是怎样写成的?提起来,这里边还有一番曲折的斗争过程哩!从发现到写出,长达六个多月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场复杂尖锐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