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厘清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工程哲学存在的前提.工程与技术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第一阶段,古代"军事艺术"形态的工程与"技艺"形态的技术具有"家族相似"性;第二阶段,近代工程与技术呈现半分离状态;第三阶段:现代工程与技术分离开来,但二者仍有一个交叉重叠点--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
韩洪波  李婵娟 《科教文汇》2009,(16):279-280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近几年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前的学者多从二元分立的角度进行考察,提出了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和技术社会互动论。本文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技术一社会整体论的观点。认为技术与社会不是二元分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它们在起源上具有同时性,发展上具有相关性.终极目标上具有同一性。技术与社会不可能各自孤立存在,自主发展,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无缝之网”。  相似文献   

3.
技术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昀  江林茜 《软科学》2001,15(3):24-27
本文提出了“技术社会生态”的概念,将技术纳入大社会生态系统中,并作为其中的要素,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因此,技术社会生态环境比一般的社会环境更强调了技术与其它社会自然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相互组合与匹配关系,即技术社会生态平衡。为了阐述这一观点,文章从社会生态技术与技术社会生态的概念;技术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技术发展的社会生态适应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本论题的逻辑框架,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针对我国的一、二、三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艺术发展是一种奇妙而又富有哲学色彩的过程。从原始艺术萌芽到文艺复兴,从现代派到后现代派的产生,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起点。本文从艺术与精神的关系、原始艺术在现代艺术产生过程中的依据作用及两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了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志宏 《科教文汇》2007,(8X):201-202
亨利·马蒂斯(HenriMatisse)和巴勃罗·毕加索(PabolPicasso)是现代艺术的两位巨匠,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当代艺术的诸多特征。马蒂斯笃信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美是赐给人快感”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个人的毕生追求;毕加索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特的力量。两位大师既是朋友又是对手,二者无论从情感关系上,还是从对艺术的个性追求以及相互间的影响上,都存在着对立与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技术责任问题的论述。阐发技术责任问题的由来、发展和研究进展,揭示技术责任问题研究对于现代技术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以往技术责任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技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指出技术与社会是一个密切相联的系统整体,既不能离开社会来观察技术,也不能离开技术去观察社会。  相似文献   

8.
技术复杂性及其导致的社会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复杂性命题的研究进行了紧要评述;第二部分从技术复杂性日益加剧技术二重性角度出发,阐释了技术复杂性与社会风险的内在联系及外在表现;第三部分则在前面分析基础上提出,对技术实施社会控制是克服复杂技术导致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并从更广的视角,探讨了技术民主化对于问题解决的潜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变革与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统家庭家族关系、邻里关系,即传统血缘及地缘人际关系解体的角度论述了现代人在精神层面上存在的情感危机、孤独感等;从工业化造成人类生存方式变化的角度论述了现代人的紧张感、精神空虚;从传统信仰衰落的角度论述了现代人在信仰上存在的问题。文章旨在从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角度寻找现代人精神层面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古井贡酒制作技艺在传承的历程中经历了几个技术阶段:原始的发酵酒"九酝春酒"制作技艺;明代"老五甑"蒸馏酒制作技艺,现代微生物技术应用产生的白酒勾兑技艺。每次技术革新都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决定古井贡酒制作技艺革新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要求、文化因素和科学技术系统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技术: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技术”是存在的,就其本质而言,它是社会科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是由一定社会的政府或执政党(主要是)创造、发明(制定)的,由全体社会成员(主要是)或一定社会阶层接受、使用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进而实现改造社会目的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可分为“作为意志的社会技术”和“作为制度的社会技术”以及“原生的社会技术”、“次生的社会技术”、“再生的社会技术”等;“社会技术”与社会科学、与社会意识形态、与“自然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社会技术”具有保障社会运行、改造社会和导向、组织、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两千年以来,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一直为文艺评论家所争论。其实无论何种艺术形式,现实生活都为其创作提供了源泉,每个时代的艺术都会留有那个时代的痕迹,艺术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一、艺术产生于社会现实生活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也就是说生活就是艺术的基础,艺术的一切灵感归根于周边的社会生活,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人就能为艺术提供素材。现代考古学者通过对历史遗留文物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技术发展的若干社会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峰 《软科学》2002,16(2):6-10
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其发展状况也不理想,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看,是由于一系列不利性社会制约造成的,分析这些不利性社会制约,有助于我们克服用“技术决定论”的思路去抓技术,将技术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中去认识,从而通过发展社会去发展我们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论"学习型社会"与"信息时代"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力强 《现代情报》2003,23(4):167-167,156
本文从历史和社会这纵横两个领域上探讨了学习与信息的关系,认为信息时代的到来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信息使物质(材料)和能量(能源)更加丰富,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客观性条件,反过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又会使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类在其创建的过程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集中地发生在特定层面上,我们称其为技术界面。分析了技术与人之间所形成的操作界面和虚拟环境,探讨了技术发明与使用背后所隐藏的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纠结、冲突,指出不同技术的使用产生不同的社会关系。为减轻技术过程在自然环境中的“吞”“吐”副作用,必须实现从“生态技术”向“技术生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也在飞速的向前发展,人类在享受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因它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在反思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时,技术的选择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因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取向不同,进而对技术选择的结果也有差异。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技术的合理选择并使之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为起点,研究技术创造的选择,不仅对于我国创建新型的强国有着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对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关系也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企业的技术选择及发展战略也具有现实的意义,努力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关系协调和谐,不仅可以使团队最大限度的获利、有利于提升团队文化的竞争力,而且能够将团队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使团队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入手,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关联.研究表明二者在总体上呈现出互促共生特征,进而识别出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两种关系类型;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关系模型,并借助共生关系矩阵探讨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互惠共生关系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今社会日益增强的竞争趋势,职业技术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怎样培养与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是当今职业技术教育在竞争中提升内涵,并在职业技术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其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是职业技术教育所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职业技术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为切入点。对职业技术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入手,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关联.研究表明二者在总体上呈现出互促共生特征,进而识别出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两种关系类型;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关系模型,并借助共生关系矩阵探讨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互惠共生关系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郝中丹 《现代情报》2005,25(12):207-208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是具有社会目标的“社会人”,而非单纯的经济人,至少两者是互相补充的。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现代图书馆的运行中具有教育人、塑造人的功能,这种功能与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人”是紧密相联的。图书馆通过保存文化遗产,传播科学知识,开发智力资源,不断塑造现代”社会人”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