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编辑工作档案]是新辟的子栏目,开辟这个子栏目的目的是:通过公布优秀图书的编辑工作档案(包括"选题策划建议书"书稿审读报告书"编辑与作者往来的信件"等),为编辑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为编辑工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刘少奇说过,编辑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创造性,表现在书稿产生过程中,表现在从选题策划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它对选题的优化、对书稿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编辑工作档案,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历史纪录,因而是出版工作的一部分精神财富,对这部分精神财富进行整理、研究,对于编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国各个出版社的领导,向我们推荐优秀图书的编辑工作档案。  相似文献   

2.
正"编辑是为人作嫁衣",如何更好地为作者和作品做好"嫁衣",是编辑工作应该持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但编辑仅仅做"裁缝"是不够的,一定要做"设计师"。即不能只针对样稿、定稿进行修修补补,一定要介入成稿的前期策划和写作之中。本文探讨了编辑介入书稿写作的时间和方法,以期通过编辑对书稿的"隐形介入"和前期操作,更好地提升书稿质量,提高书稿运作效率。一、编辑何时介入书稿写作编辑介入书稿写作,要基于书稿的成稿过程。作者写作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酝酿、成文和修改。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介入的最佳状态是在酝酿阶段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确定选题意向。良好沟通的前  相似文献   

3.
编辑加工是一门技术.它是编辑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整理提高的过程.通过消灭差错、核对引文、统一体例、确定标题等技术手段的处理,从而提高书稿的质量水平和可读性. 对于外版书稿的编辑加工来说,编辑加工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以编辑技术为基础的创意再造的过程.在编辑加工外版书稿时,编辑不仅要进行技术处理,还要架起两种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阅读习惯的桥梁,让一本"舶来品"的书稿"入乡随俗",甚至要化腐朽为神奇,将一本"选题失误"或者有翻译瑕疵的书稿进行弥补和创新,达到"二次策划"的目的,从而激发出其畅销潜质.  相似文献   

4.
在编辑工作中,要评价书稿的质量,必须从考察书稿内容出发。编辑只有在全面分析了书稿内容以后,才能了解书稿的质量情况,从而对书稿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评价书稿质量的标准,一般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书稿所表达的主题是否具有出版价值。也就是说,主题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政策、体现时代精神、顺应社会进步,是否给社会、给读者带来好的影响和效应。如果是编辑自己策划、组织的书稿,由于编辑已经考虑到书稿的出版价值,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只要考察书稿是否充分贯彻了编辑的意图即可。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时候,因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策划编辑制在出版社的陆续实施,编辑被分为策划编辑和加工编辑,随之而来的,书稿也由原来的一名编辑全程负责改为策划编辑负责选题组稿、加工编辑负责审稿发稿.加工编辑如何提高审稿质量,更好地在审稿中实现策划初衷,值得深入研究、反复探讨.  相似文献   

6.
责任编辑要关注图书装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岚 《出版科学》2004,(5):61-62
责任编辑往往只注意对书稿内容进行把关,对图书的形式则撒手不管,任由美术编辑和有关技术编辑负责处理.如今市场经济的大潮把编辑推到竞争的风口浪尖上,使编辑处于策划、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的中心.有的出版社已经出现了一部书稿从选题策划到成书上市,皆由责任编辑一揽子负责到底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于1987年至1993年间先后在上海三联书店和香港三联书店工作,分别担任过这两家出版机构的副总编辑和总编辑.我一直认为,自己对编辑工作的认识是在三联书店工作期间逐步成熟起来的.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我曾先后策划了十多套丛书、三四百种选题,亲自担任过近百种图书的责任编辑,这些图书获得过各种各样的奖励和荣誉,但是,对我来讲,最难以忘怀的是策划和主编"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8.
编辑的精品意识与图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编辑默默耕耘,严格要求书稿的质量,力求使书稿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这已成为我们后辈编辑的楷模.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竞争加剧,严谨细致的案头工作日益被忽视,出现了"有本事抓策划,案头工作没出息"的错误看法.于是,审读书稿在一些人眼里已沦落到"辅助性劳动"的地位,文字加工成为雕虫小技,面对书稿,只是批字号、字体,难以见到其在文稿上改动的墨迹,一连串的差错也应运而生,例如,把"明日黄花"错改为"昨日黄花","象"与"像"无从区分等等.  相似文献   

9.
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在《中国新闻出版报》撰文说:转企改制之后,未来出版社的企业化生存之道,我们最需要迈过去“三无出版社”这道坎儿。何谓三无?即无编辑、无作者和无版权。我这里说的“无编辑”,是指策划编辑。策划编辑与作者、书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编辑是龙头。  相似文献   

10.
正策划和加工是一个互为基础、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是书稿质量的保障体系,不是简单的时间先后关系,也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图书出版过程包括选题策划、内容加工、版式设计和营销策划四个主要环节,即"二策划二加工"。因此,图书编辑主要承担着两大职责——策划和加工。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出版界借鉴国外出版经验,开始逐渐实行策划编辑制,从而产生了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这两个角色分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策划编辑与  相似文献   

11.
总编辑作为"编辑工作的决策人,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所履行的是"各项编辑工作的指挥者,出版方向的把握者与选题的总策划,书稿审读加工的终审者,编辑责任制度的负责人"职责.  相似文献   

12.
李宁 《中国出版》2012,(5):26-29
由于市场的需求、出版行业工作要求以及专业分工的需要,许多出版社都改变了编辑加工与策划不分的状况,纷纷施行了策划编辑制度。策划编辑制度的实施,使选题策划与稿件加工整理这两部分原本由一位编辑进行的工作,分别由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完成。策划和加工分开,其初衷是让一部分编辑全身心投入策划、组稿和市场推广工作,另一部分编辑专注于书稿的加工,  相似文献   

13.
试论选题策划的必要性与限制性郑一奇北京近年来,在编辑工作改革中,出现了强化选题策划的新事物,一些出版社加大了选题策划的力度,有的设立了专职的策划编辑,设置了策划室。对此,编辑同行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的认为书稿是作者写的,编辑只不过是负责审读、加工书稿,...  相似文献   

14.
编辑的主要任务是策划、组织和编辑书稿,以出版物为媒介,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入行不久的新编辑在选题策划、稿源组织、书稿审读方面缺乏经验,也难以把握。笔者从自己几年的工作积累中,体味出一些经验和教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观点摘要     
胡国臣: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编辑管理体制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在“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上说: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编辑同时进行选题策划和书稿加工,由于发稿出书任务重,编辑2/3的精力放在了书稿的审稿和加工上,选题策划的力度远远不够,被动选题占了较高比例,造成选题整体质量不高。许多国外大的出版公司内部的编辑人员基本上都是策划编辑,而审稿工作基本上由公司外部人员完成。而国内出版社大多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编辑既做选题策划,又做书稿加工,虽然有一些出版社实行了策划编辑制,但…  相似文献   

16.
王宁 《出版参考》2016,(3):62-63
对于编辑工作,鲁迅先生曾给出过一段形象的描述:“我的生命,碎割在给人改稿子,看稿子,编书,校字,陪坐这些事情上者,已经很不少.”而专门以编辑书稿为事业、为责任的编辑,正是需要每日把生命凝结在书稿文章上,把时间碎割在编辑工作上,把此当成一份事业孜孜以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高远的追求、深厚的功底、宏大的境界,这份事业是做不好的.  相似文献   

17.
图书编辑过程中的审读加工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图书编辑过程中的审读加工工作,是不容易的.过去有人曾给理发师送过一副对联,叫做"蓬头垢面来","白面书生去",形容理发师有很高超的美容术.图书的编辑加工工作也是这样,有些很不象样的稿子,一经编辑之手,也会就此容光焕发,惹人喜爱,可以说这是一种图书的美容术.这种图书美容术是建立在认真审读书稿的基础上的,正象"妙手回春"的良医,  相似文献   

18.
有两种人读书必然读得十分认真、仔细,甚至有些挑剔:一是书稿的编辑,一是想评论此书的批评家。倘若这两种身分合而为一,既是编辑又是批评家,那就必须说是投入的了。我常以为,合格的编辑是成功的批评家的最适宜的人选。比如读一部小说,不大会有像小说责编审读书稿那样逐字逐句地凝神推敲,虽然人们常说编辑是为人作嫁,但无论如何,小说的问世有编辑的一份心血。用个不很切当的比方,如果作者是小说的母亲的话,编辑该是孩子的保姆。保姆有时常会比母亲更宠爱她携带过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脚印 《编辑学刊》2013,(1):75-77
本文描述了策划《长征》选题的原因,与作家王树增的交往、漫长的等待书稿、争取书稿的过程,揭示了编辑“滴水穿石”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编辑参与立体化营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策划能力不仅仅是选题运作、书稿加工整理,更包含编辑参与营销策划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在全程策划这一思路下,编辑参与立体化营销常见的八大手段,即书目寄送、会议营销、重点客户开发、媒介营销、电子邮件、电话营销、寄赠样书、推动作者推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