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静垚 《寻根》2024,(1):26-32
<正>火把节的传说上末村位于云南省大理镇南部,白族占全村人口的90%,村内至今仍有本主节、火把节、观音会等白族特色节日习俗。该村火把节的来源有三种传说。(一)皮逻阁火烧松明楼《滇志》卷十五《人物志·列女》及《昆明县志》卷二《风土》等记载:  相似文献   

2.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1,(3):103-112
节日是民族文化展示的舞台,是民族生活最集中的表现。当我们离开温馨的母腹,啼哭着来到陌生的世界,睁开眼睛去捕捉五彩斑澜的新生活时,民族节日就如影随形,与我们一生结伴同行。按照我们白族的习俗,孩子还在母腹的时候,就开始在祭祀本主的活动中祈望本主赐予母子平安。出生后第一件事就要祭祀本主,宴请亲朋好友为新生儿取名,意思是新生命的名字是本主赐予的。如果婴儿出生赶上当年农历6月25日的火把节,家长还要主  相似文献   

3.
寸云激 《大理文化》2010,(7):104-112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白族人民亲仁善邻,不断吸收周边汉文化、西藏文化、印度文化、南亚文化中的先进因子,创造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建筑营造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作为白族物  相似文献   

4.
在对待外来民族文化方面,白族是开放而宽容的.白族文化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形式,都是通过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之后形成的.而且,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时,白族不是生吞活剥,而是将其有机地和本民族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和谐、统一的新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5.
白文文献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总人口有16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80%以上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文化在继承固有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也吸收了印度等国的古代文化,形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白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白族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比较突出,白族文学亦有史可查。民间文学一直是白族文学的重头,但从唐代时的赵叔达,甚至汉代的张叔、盛览等人始,已出现史书记载的作家创作,并从此再未消泯且一直成长着,成为与白族民间文学共同发展的又一支文学道路。由于有着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居住地,比较统一的文化习俗,比较相似的文学习惯(包括文学主题、题材、语言等多方面),还出现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作家如李元阳、赵藩等等,白族作家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和讨论。此前学者对白族文化已有众多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对白族文学的研究要少一些;在对白族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白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在对作家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  相似文献   

7.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以前,白族地区就出现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直到今天,白族社会仍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多元的白族文化也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形态存活于中国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白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白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由于受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不断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绚丽多彩且地域特点突出的白族服饰,其中剑川三河白族少女服就是一种融合了多民族服饰文化特点的典型服饰.  相似文献   

9.
王炜 《大理文化》2006,(1):50-51
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大理地区又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白族文化以特有的开放和包容精神,创造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积极的示  相似文献   

10.
白族是云南省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有一百多万人口,大多数聚居在大理地区.远在三千多年前,大理地区的古老居民,就已磨制石器,过着渔猎生活.大理地区曾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在祖国西南边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火把节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个共同的盛大节日。彝族、纳西族、僳僳族、苗族等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白族则多在六月二十五日举行。关于火把节的起始、来由,据文化学者研究,应该是白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先民创造的一个集火崇拜、祈岁照年、去秽祈福、敬天祭祖、聚会狂欢、本主崇拜以及英雄崇拜等众多原始民俗为一体的民族民间节日。不过,在民间传说中,则是以唐朝时期蒙氏灭五诏、松明楼祭祖、火烧松明楼、铁钏认夫、白妃死节等故事情节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2.
李琳 《大理文化》2014,(5):105-112
大理自古为滇西咽喉,身处我国西藏、缅甸和印度的三角地带,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空间地理下,蕴育了多彩斑斓的文化。任何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都具有悠久的民间文学传统.白族也不例外。然而民间文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单一独立的,白族民间文学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包括中原文化、羌藏文化、印度文化等,本文将集中探讨印度文化在白族民间文学中的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火把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盛大节日.此日普州同庆,白族村庄或城镇都竖起一棵十多米高的火把,或者举行"花舟竞渡"活动,共同参与这一盛大节日.不论城乡,到处都呈现出一派太平、祥和、喜庆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王锋 《大理文化》2001,(2):58-61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除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外,在昆明、保山、丽江、楚雄等地州市以及贵州、湖南等省,也居住着少量的白族人口.在昆明,白族主要聚居在西山区.现将昆明西山区白族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张笑 《大理文化》2011,(1):101-112
剑川海门口文化与白族原始宗教大凡讲到云南的历史,讲到白族的原始宗教,可以说无不与剑川海门口文化相关联。文化人类学专家罗康隆先生讲过:"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它一定占有一片特定的自然空间,这片自然空间中所有自然特性就构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罗先生还特别谈到:"生存于不同生境的人们共同体,创造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充分展示云南省大理州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展现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大理,让外界深入了解大理的历史和白族文化,由国家民委主办,云南省民委、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宫承办的"民族自治州成就展"之"幸福大理、魅力白州"为主题的大理白族文化周,4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  相似文献   

17.
以“银苍玉洱”为中心的大理地区,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多种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下,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属于大理白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它由低层次到高层  相似文献   

18.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正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尚习俗一样.长期流传在白族地区的白族民间舞蹈,它随着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等,以它特有的形式沿袭下来,它是凝聚白族人民团结友爱,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结和纽带.  相似文献   

19.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的标志之一,人们从白族服饰的变革和分化的来龙去脉去看这种民族文化现象,就能从中了解到它所包含的民族历史文化、服饰艺术信息.  相似文献   

20.
李树业 《大理文化》2014,(11):104-112
大波那铜棺是云南青铜文化的奇葩,是云南青铜文化的代表。随葬品注重实用性,具有高原民族的地方色彩,反映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特别是白族文化的重要参照物和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