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山东博物馆藏元赵孟頫行书《雪赋卷》是研究赵孟頫及其书学的重要文物。该卷是大德二年(1298年)冬至日为班惟志所书,是年春,赵孟頫以奉诏入大都书金字《藏经》并举荐多位善书者同行,成为南北方及朝野公认的书坛领袖,因此,该卷在时间点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雪赋卷》书写时间与周密题跋时间的考证,推断出周密去世时间应为大德二年冬至日之后,可补史料缺如。并且根据班惟志是受书人这一明证,结合卷后题跋及收藏印鉴,对文物的流传经历做了详细的考证,此卷先后经元代班惟志、明代源伯、清代李蔚和现代周伯鼎收藏。文章还通过梳理赵孟頫《雪赋卷》真伪的鉴定过程和相关依据,提出对赵孟頫的成长历程要有客观而全面的把握,不能简单地以其成熟期作品作为参照来进行鉴定。并进一步指出,书画鉴定不应当以个别败笔来否定一件作品,而应当以其妙笔所达到的高度来全面判断文物的真伪。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1981,(3)
两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指《醒世恒言》、《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四梦——指四种戏曲书:《南柯记》、《紫钗记》、《还魂记》、(又叫牡丹亭)、《邯郸记》,内容都是梦中故事。四大千——指古书中有四种大部头的  相似文献   

3.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1,(3):2-F0002
春秋诸国统记六卷 (元)齐履谦撰 元延祜刻本 齐履谦(1263-1329),字伯恒,大名(今河北)人。幼通算术,自星历生累迁授时郎秋官正,仁宗即位,擢国子监丞,改司业,立升斋积分等法。  相似文献   

4.
《蘋洲渔笛谱》是南宋词人周密的传世词集,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清代江昱考证本《蘋洲渔笛谱》,前人向以抄本著录.经考证,该本应是江昱考证本的稿本,即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江恂所刻《蘋洲渔笛谱考证》的底本.  相似文献   

5.
近读严绍璗先生《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著录先生在日本多家藏书机构所见宋元善本古籍。这些书因出自先生目验,且著录体例颇善,读之令人可想见书籍原貌,甚益学界。书中著录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宋临安陈宅经籍铺刊本《宾退录》一部,称"此书在国内至清代则世上仅以写本流传"(第392页),大抵先生未访得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而有此言。《宾退录》国图藏宋本(馆藏号7540)框高17.5厘米,宽12.9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著录为"宋临安睦亲坊陈宅经籍铺刻本",惟书中不见可确定此  相似文献   

6.
自1880年杨守敬首开赴日访书之先河以来,日本的各大书肆、图书馆成为中国学者访书的必到之地,内阁文库就是其中之一,从1927年至1928年底先后有董康、胡适、袁同礼、马宗荣、张元济、郑贞文等多名中国著名学者到内阁文库访书。作为内阁文库司书,樋口龙太郎有机会接待了他们,并写下了详细记录,包括这些学者所看书目,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对来访者的评价等,从一个不同以往的角度给这段广为人知的访书史料提供了佐证和补充。该文将这些记录系统收集并整理出来,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五石斋文史札记(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2年 民国三十一年二月至五月二月二日 星二 腊月二十八日 睛和 草《滇语》三千言,得四页,“物产”已毕。二月三日 星三 腊月二十九日 微雪 草《滇语》二千余言,得三页。二月四日 星四 腊月三十日 阴 雪旋霁 王钟翰来,午饭。复松崎一书,又寄《(清史稿)编纂经过》与之。与二弟及钟翰散步村头,晚杨明照来谈。  相似文献   

8.
访书     
韦泱 《出版史料》2003,(3):74-75
青灯黄卷,常常捧读前辈书人的书话文章,读到黄裳的《姑苏访书记》,姜德明的《沪上访书记》等,我心头便会怦然一动。多好啊,把找书、选书、买书称作为访书,蕴含着读书人多少的亲情,儒雅的风度便款款而至。我想,他们的学问就是这样一点点“访”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本篇介绍诗词中一些有关清官良吏以及敢于直谏、执法如山的构典故.(一)甘棠《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孔颖达疏:"谓武王之时,召公为西伯行政于南土,诀讼于甘棠之下,其教著明于南国,爱结于民心,故作是诗以美之.《经》三章皆言国人爱召伯而敬其树."召伯,姓姬名奭,周文  相似文献   

10.
元画以其幽寂简远、枯淡空灵的意境,标新立异,显于后世,被明清画坛视为高格。尤其元四家的山水画,藉笔墨以抒性灵,挥洒自如,凭意虚构,充分发挥了文人画抒情写意的功能,使之达到理想的审美境界。 “元四大家”的提法,初以赵孟頫冠其首,明初王世贞《艺苑言》云:“赵松雪孟頫、梅道人吴镇仲圭、大痴老人黄公望子久、黄鹤山樵王蒙叔明,元四大家也。”明末董其昌则以倪瓒替代赵孟頫,将黄、王、倪、吴作为元四大家,其《画旨》云:“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始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米芾)及虎儿(米友仁)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大家黄子久、王叔  相似文献   

11.
于季友、范的诗《全唐诗》均未收。孙望先生《全唐诗补逸》(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全唐诗外编》本)卷之七各收一首,所据者清乾隆嘉庆间王昶辑《金石萃编》。两诗录于下:  范处士在育王寺书碑,因以寄赠   于季友 墨妙复辞雄,扁舟访远公。 □天书梵□,霜月步莲宫。 迹寄双林下,名留劫石中。 遥知松径望,棠叶满山红。  时在育王寺书石字奉酬□丞使君  寄赠四韵,依次用本韵   范 的 拙艺荷才雄,新诗起谢公。 开缄光佛域,望景动星宫。 风雪文章里,书镌琬琰中。 将谁比佳句,霞绮散成红。  于季友诗“□天书梵□”句缺二字…  相似文献   

12.
清代档案与《红楼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清代档案,对于探讨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和《红楼梦》一书中的典章制度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前身——故宫文献馆编辑的《文献丛编》第九辑至第十二辑上就发表了故宫懋勤殿内所藏的朱批奏折(其中有曹寅折一百十八件,曹颙折十七件,曹俯折四十六件)。周黎庵、李玄伯、严微青等人,曾经利用了这些档案中的有关史料,  相似文献   

13.
董康日本访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康是晚清、民国年间赴日访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访书兼涉日本图书寮、内阁文库等著名藏书处及学者私人秘籍,以 唐写宋刊珍本及戏曲小说稀本为主要搜寻目的,访书所获或购归,或著录,或影印刊行,对中日典籍文化交流作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大元故从仕郎耀州同官县尹郭君墓志》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该志此前未见著录,其写作时间当在大德三年(1299年)至皇庆元年(1312年)正月间。由志文可知,郭氏家族世居山西太原,后徙至陕西京兆,第五代成员郭时中为关中硕儒,与王天祺、李庭、郭镐并称"四贤"。志主郭汝弼,郭珏第五子,生于大蒙古国贵由汗三年(1208年),卒于元成宗大德三年。幼习儒业于乡贤郭镐、李庭;筮仕安西王府典书,与同僚姚燧、马绍庭交游甚厚;迨元廷分省四川,受知于中书左丞汪惟正,选充行省掾属,是以吏出职的北方低级汉官典型。因史料匮乏,对于郭汝弼及郭氏家族,学界尚无专文研究。墓志详述郭氏先祖及其家族成员基本情况,并叙志主本人生平事迹,为了解该家族、探讨元前期史事提供佐证,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编次之纪”是南宋郑樵的编辑思想之一。郑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和史学家,他一生“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居夹漈山,谢绝人事。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宋史》第12944页)。可见他抱负之大,欲与硕儒刘向、扬雄一比高下。虽居深山老林,却时有出游,访书读  相似文献   

16.
天禄琳琅     
清代宫内藏书室名。 174 4年 (清乾隆九年 )命检内府书善本 ,列架庋置昭仁殿 ,并题额天禄琳琅。昭仁殿广三楹 ,为宫之东暖殿。 1775年 (清乾隆四十年 )于敏中等编《天禄琳琅书目》10卷 ,以经、史、子、集为纲 ,以宋、金、元、明刊板朝代为次 ,一书而载数本 ,详其题跋姓名 ,收藏印记、品评甲乙。共收宋版书 71部 ,金版书 1部 ,影宋钞书2 0部 ,元版书 85部 ,明版书 2 5 2部。其后陆续收藏至 1797年。嘉庆二年彭元瑞等仿前编体例续编 2 0卷 ,收书 6 6 3部 ,并宋、辽、金、元、明五朝刊板俱全。故所藏典籍 ,均前朝善本天禄琳琅…  相似文献   

17.
姜亮夫先生在留学巴黎期间,曾协助王重民先生采访敦煌遗书,一时传为美谈。海外访书的经历,是姜亮夫先生学术历程的重要环节,在其学术思想的成熟和学术资料的积累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姜亮夫先生海外访书的起源、经历和所访资料的流传、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史学》2000,(2):3-12
二月初一日 晴 昨夜梦在沪与亲友欢聚,醒来至感不适,感慨万端.至牙医处涂药,据称创口已无虞,星二晨九时再往诊.此后三日因旧年休假也.到行作致芳远书(于慧附书)、孝若书(内附景虞书).理发.吴养泉、严敬斋两兄来访,晤叙离愫.归寓午餐.警察局徐局长中齐来访,历言其办事困难.  相似文献   

19.
读史笔记     
历史上最早用纸写信的例证根据迄今查到的资料,最早用纸写信的事,见《后汉书》卷二十三注所引马融《与窦伯向书》: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为《后汉书》作注的是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所引资料多为史家重视。这里的受信人窦伯向,姓窦名章,字伯向,东汉名臣窦融的五代孙;《后汉书》卷二十三有传。写信人马融,在汉著名经学家,《后汉书》卷六十(上)有传。马融在  相似文献   

20.
三月三日星期正月三十日雪霁放晴大风十时许,赴(汤)铸新处访张君劢,仍无暇作长谈,即在铸新处饭,昨所约也。饭后与君劢谈三事:一、管理日本事;二、华北工业;三、铸新出山。遂与萧正谊同归大经厂。罗致波来,留之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