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他山之石]:且看07宁夏文综的一道材料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  相似文献   

2.
宁夏坐唱是宁夏的地方曲艺之一,于20世纪70年代末命名,以后一直活跃于区内外曲坛,获得了不少荣誉,引起了专家、学者及曲艺界的关注.但关于宁夏坐唱的形成却少有学者研究,一是宁夏坐唱命名较晚,这一曲种的研究刚刚起步.二是地方文献资料中少有这一曲种的记载,缺乏资料支持.由于曲种的形成不仅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还与时代背景及曲艺自身的变迁、发展密切相关.将宁夏坐唱放在古代曲艺向近代曲艺转变的大背景下,探索时调小曲、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对宁夏坐唱形成的作用与影响,勾勒宁夏坐唱的形成历程,同时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坐唱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自出现起便打上了不平衡的烙印。截止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内地各省的工业都还是微不足到的。西康、青海、宁夏三省还没有近代工厂、川、湘、桂、陕、甘、滇、黔七省的近代工业也只占全国工厂总数的6.02%,占全国资本总数的4.21%,占全国产业工人总数的0.79%。当时除东北之外,全国约有9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内地这星星点点的微弱工业不仅在全国工业中无足轻重,就是对地方经济也极少影响。可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三年的短短几年中,内地民族工业却有了明显的发展,新设立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迅速增多。从《经济导报》,第二卷,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至1913年是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起步时期。近代皖北地区工业起步是艰难的,而且多是轻工业,行业少,资本小,远不能和沿海沿江城市相比。1914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是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缓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皖北工业行业逐渐增多、资本逐步增大,但是发展速度依然缓慢。纵观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30多年间的皖北近代工业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其发展速度的缓慢是由封建主义的阻碍、经营不善、兵灾、匪患、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中英鸦片战争后的20余年间,整个中国及其教育对西方发达的近代工业文明呈现出一种麻木状态.但在沉寂的表面之下,以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人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乃至太平天国政权,一直在对接受西方工业文明、开展近代工业技术教育进行思考和探索,并从正反两面给后来的洋务派以启示,从而成为洋务派工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一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工业设置大都分布在东南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如纺织业在沿海的工厂就占77%,面粉工业占62%,火柴工业占53%,国防工业的酸碱工业全部在沿海。国统区的内地各省原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不仅工厂少,而且技术也很落后。抗战开始时,西康、青海、宁夏三省还没有近代工业,以川、湘、桂、陕、甘、滇、黔七省近代工厂也只占有“全国工厂总数的6.07%,占资本总额的4.04%和产业工人总数的7.34%。以具体工厂而言,“战前后方较具规模之民营厂家,在四川仅有电厂一,水泥厂一,面粉厂五,纸厂一,机器厂二,陕西有纱厂一,面粉厂二,贵州有纸厂一,江西有机器厂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宁夏省对科技的应用是在晚清基础上逐步展开的,先后应用于邮电交通、水利与农业、畜牧科技、工业、医疗领域,对区域社会控制、政治统治及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一定作用。这表明民国时期宁夏经济已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因素及现代企业制度雏形,也表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宁夏经济及科技现代化的缓慢起步。  相似文献   

8.
西藏是一个传统农牧业社会,在晚清时期产生了近代工业萌芽。清末新政和帝国主义入侵是西藏近代工业产生的时代背景,张荫棠筹藏、联豫改革和十三世达赖新政推动了西藏近代工业的产生。西藏近代工业的发展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的独特道路刘洪英,王作峰所谓近代工业,是指工业生产由手工工场发展到资本主义机器生产阶段。中国近代工业是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一开始就走着一条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工业所不同的道路。一、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相似文献   

10.
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积淀了深厚的工业文化遗产。加强唐山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对于传承先进文化,推动唐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唐山近代工业遗产及其保存现状做一梳理,并提出唐山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唐山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积淀了深厚的工业文化遗产。加强唐山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对于传承先进文化,推动唐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唐山近代工业遗产及其保存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唐山近代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代梧州开埠通商促使传统城市经济发生深刻变革,新式航运业、百货业、经纪业和近代工业逐渐成长为梧州的主要经济行业。随着近代城市经济的功能和地位日益提升,梧州逐渐发展成为近代广西最大的贸易口岸和工业中心。  相似文献   

13.
抵御外侮、谋求自强,构成徐寿、华蘅芳等近代科技专家与曾国藩共同创办近代工业(首先是军事工业)的思想基础。中国近代工业从造船制炮起步,是中国第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竞争和压迫加重的形势下,引进、移植、应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谋求富民强国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4.
唐廷枢是唐山近代工业的拓荒人,为唐山近代工业的发轫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建开平煤矿、开办唐胥铁路修理厂和创设唐山细绵土厂。这些近代工业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唐山工业化及其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下,有“北洋实业权师”之称的周学熙,主张教育与实业要如影随形,教学要“教、学、做”合一,坚持“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的教学方法,这些主张在“北洋工艺学堂”等实业学堂被付诸实施,并且随着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以地理环境立论,阐述唐山近代工业兴起的基本因素和必然结果。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唐山近代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为唐山近代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近代梧州开埠通商促使传统城市经济发生深刻变革,新式航运业、百货业、经纪业和近代工业逐渐成长为梧州的主要经济行业.随着近代城市经济的功能和地位日益提升,梧州逐渐发展成为近代广西最大的贸易13岸和工业中心.  相似文献   

18.
从工业资本、机器工业、动力设备等方面对近代新疆工业进行考察发现,近代新疆工业的发展水平较为低下,但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学熙是我国近代华北工业的开创者,主持直隶工艺总局,促进了华北近代工业的崛起;创办周学熙资本集团,奠定了华北近代工业的基干;引导北洋军阀官僚投资近代工业,使天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周学熙对近代华北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行会向同业公会过渡是近代中国行业组织的演变趋势。20世纪初以来随着济南手工业的变迁,济南手工业的行业组织由传统的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逐渐向近代的同业公会组织演变,但其行业管理的职能并未确立起来。济南手工业行业组织的变迁表明行业组织的近代演变受到诸多传统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