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关注生命体验,关注儿童发展和生活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也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要实现课程改革人性化的基本努力方向,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就首先要突出课程实施主体体验,在一定的课程情境中生成新的课程意蕴,因此,体验课程应当成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课程研究领域存在着一个重大缺失——忽视课程管理研究,这一缺失不仅影响了课程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课程改革实践的质量。事实上,学校课程管理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领域的展开首先需要厘清其基本的概念和特点。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进而推动课程乃至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课程执行为研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课程政策研究中,课程政策执行研究相对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要切实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更突出了课程执行力研究的重要性。而在这一研究范围内,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也更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伊始,世界各国都先后兴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创新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反思与借鉴。本文从课程政策、课程价值、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研究的推进等方面总结和评析了当前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理念及实践方面的经验,并提出我国课程改革应当重视和着力推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伊始,世界各国都先后兴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创新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反思与借鉴。本文从课程政策、课程价值、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研究的推进等方面总结和评析了当前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理念及实践方面的经验,并提出我国课程改革应当重视和着力推进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自1985年以来我国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其成就有目共睹;但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前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评论,主要包括理论的本土化、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研究中的继承与反思问题和实施过程中的教材、教师参与、综合课程问题,以期引起各方人士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更深层次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回顾历史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围绕着优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展开,职教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课程1.0),二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课程(课程2.0),三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程3.0)。未来课程发展(课程4.0)需要关注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及"基于工作学习"(Work-Based Learning)的特点和规律。建议加强课程开发方法、特别是资格研究方法的研究,在实践中关注职业教育国际化项目的实际获得。  相似文献   

8.
课程执行力研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课程政策研究中,课程政策执行研究相对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要切实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更突出了课程执行力研究的重要性。而在这一研究范围内,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也更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中存在着三大亟需克服的理论障碍--课程研究领域长期忽视课程政策研究;教育研究者与教育决策者之间存在着两种文化的樊篱;课程理论与政策理论之间表现出游离状态.而消除理论障碍的策略在于:拓展课程研究的政策领域、认清课程政策的中介价值;实现从单纯的教育研究者到政策型研究者以及从纯粹的教育决策者到研究型决策者角色的转变;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的实践问题取向与政策取向;强化课程政策制定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政策实践表明,尽管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政策实施做了充分的工作,仍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在研究影响课程改革政策执行的因素时,人们关注较多的往往是那些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课程史研究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是传承课程思想的根基、创新课程理论的依托、课程改革的借镜和构建教育学中国学派的源头。我国课程史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课程史研究形成了第一次高潮。新中国成立后,课程史研究相对沉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课程论学科的发展和课程实践的推进,我国课程史研究逐步深入。当前课程史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课程理论研究中不重视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研究方法论亟须完善,研究队伍有待加强。课程史研究处于相对“冷门”的状况,既不利于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也不利于课程理论创新的需要。课程史研究应构建适切主题,加强史实挖掘,重视理论构建,关注现实发展,使其在课程理论完善和课程实践探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推广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要切实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更突出了课程执行力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校长在课程推广中的角色变革极大地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因此,校长的课程执行力是课改的关键所在。校长在现实课程的执行过程中,受到课程政策、校长自身执行能力、课程管理制度和课程执行力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校长课程执行力以促进课改的发展,必须掌握相应的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13.
In curriculum policy, discourses of ‘policy partnerships’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and were reflected in Western Australian curriculum policy processes from the mid‐1990s to the late 2000s – a period of significant, highly contested chang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n empirical study into the impact of curriculum reform on the changing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education sectors, drawing on critical theory and post‐structuralist approaches to policy analysis within a broader framework of policy network theory. This approach is used to highlight power issues at all levels of the policy trajectory.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despite policy discourses of collaborative and consultative processes to create a ‘shared’ curriculum, the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education sectors remain largely distinct due to significant power differentials, as well as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ree closely connected emergent themes – limited collaboration, regulated consultation and enhanced state control of curriculum policy agendas. It is argued here that although discourses of ‘policy partnerships’ and ‘community of practice’ are increasingly evidenced in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policy, they do not take sufficient account of embedded hierarchical power relationships. Further, such discourses can be used as legitimisation strategies to promulgate policy changes which enhance the steerage capacity of the state. Deeply entrenched power differentials operate simultaneously to distort policy partnerships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by both including and excluding particular sets of policy actors.  相似文献   

14.
从课程论教材反思我国的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学科领域的教材代表这个领域的专业成就,也反映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程论领域有代表性的五本教材的分析,发现我国的课程论学科建设刚刚起步,研究缺乏基本规范,已有研究对课程改革实践关注不足。以后应该立足我国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加强课程论本土化建设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课程研究在中国大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在不懈的探索中,从依附走向了独立。深化了旧有的研究路向,开辟了新兴的研究格局;探讨并构建了课程理论体系,重建了课程概念,拓展了课程研究范畴;密切了与课程实践的关系;集中探索了课程现代化、课程改革、课程形态、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实验等问题,取得了课程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大陆课程研究将在自我批判和检讨中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程改革就是文化的变革,课程追随着文化变迁的理路而嬗变。作为文化变迁表现形式之一的课程改革,其中必然涉及并带来文化冲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及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面对文化冲突,应在吸收、借鉴国外课程理论及其实践中的有益成分,结合我国的国情民性进行有机融通和实践的再创造,采取有利、积极、合理的文化政策,实现各种文化型式的有效整合,以便在真正吸收和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地应用,以服从并服务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教师培训既是一种培训理念,也是一种方法和形式。其价值目标契合了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新课程改革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而且,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必将为这种培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课程实施不是静态的、直线的理论付诸实践过程,也不是刚性的要求或规定,而是长期的、充满变数的复杂过程。目前,无论是时间还是财力,对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投入都远远不够,也没有给予课程实施中发生重组的教育因素应有的重视。而只有很好的解决这些由理念偏差和操作失误带来的问题,才不会违背课改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论研究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课程论研究及其关注主题的变化发展态势。我国课程论研究经历了从国外引进到本土创新的过程,总体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内容涉及到了课程论的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关注主题存在差异。课程改革与发展、课程结构与类型、课程基本理论、课程决策、领导与管理、课程本质等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程内容、课程论范畴和学科地位等方面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细致,课程本质、课程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存在话语泛化现象。今后一个时期的课程论研究,应突出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反思热点研究主题,加强薄弱研究主题,促进课程论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各国不断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形成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特别是进一步加大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强调儿童本位的课程理念,注重幼儿教师的课程参与,增强了与家长和社区的联系。同时,世界各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从总体上体现了一些基本走向,即借助政府力量推动课程改革,基于文化多样性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立足课程的文化基础强调课程的本土化实践,实施教师专业标准,提升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