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整句序 ,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对这类题 ,许多考生都感到为难 ,因为光凭记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只有从中找出诀窍。那么 ,调整句序的诀窍是什么呢 ?一是要抓中心。一个句群 ,由若干句子组成 ,总是要说明一个中心问题。句序是围绕中心安排的 ,要调整句序 ,首先要抓住中心。这个中心 ,有的是用一个关键句 ,即中心句表达的 ;有的则是分散在整个句群之中 ,必须通过分析 ,才能概括出来。如 :下面这段话有些地方次序不当 ,意思不连贯 ,请调整好句序。①《资本论》第一卷写完后 ,他还要作一次文体上的修饰 ,他给恩格斯写信说…  相似文献   

2.
句序的排列是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一、文体法。文体不同,文内句序规律不同。因此,可以辨文体,排句序。 1、线索法。记叙文有明确的线索: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换、事件的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试卷里常有将七绝七律句序打乱而让考生将其复原的题目;有的题目甚至将两首七绝句序打乱后混在一起,让考生复原其一,或分别复原。至于七律,将八句打乱,浅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题目与正文论述顺序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文中整体出现三次,首尾各一次,第三段一次。每次引用顺序不变,即「鱼跃」句在前,「鸟飞」句在后。这种论序,上下一致,并无问题。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题目,却是「鸟飞」在前,「鱼跃」在后,二者之间虽然是并列关系,可以易位而用,换后句意也不会发生变化,但这样一来,「鸟飞鱼跃」题序与正文「鱼跃鸟飞」论序就不相吻合,显得结  相似文献   

5.
语言连贯题是近年高考常见的内容,在05年的高考备考中同样不容忽视。[考点透视]语言连贯题主要是考查对一个句群的理解。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要害,对句序的认识就会由暗到明。一个句群的中心,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往往放在句首,也有放在句尾的。找到了句群的中心句(或中心),理清句序就容易了。  相似文献   

6.
肖青松 《学语文》2008,(2):34-35
语言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旬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主体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因此解题时从这基本要求入手,我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一个主干是单句,两个主干为复句。掌握主干试金石,易辫单句和复句。句意转折相反对,单用关联词轻转。重点意思在后句,配用关联词重转。句意彼此相联系,两个以上多单句,借助语序关联词,逗分号纽成复句。原因结果因果句,前因后果正序句。之所以联是因为,前果后因变序句。并列复句无主次,相提并论几件事。前后句意易到难,由浅入深是递进。前句饭设某情况,后句依此推结果。让步假设句意反,一般假设句意同。前后承接几分句,动作事件多连续。首先接着然后就,时空逻拜定语序。条件结果前后句,只要只有有条件.任何条件同结果,不管无论无条件。选择已…  相似文献   

8.
<正>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安排也有一定规律:或以时间顺序为序;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不一而足。一定要注意语句间的顺序,注意前  相似文献   

9.
句子排序题,能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句子理解和分析能力,所以,近几年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那么,怎样合理、快速地排列句序呢?其方法有五:一、时空顺序法时空顺序包括从古到今、从早到晚、春夏秋冬、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从上(下)到下(上)、从远(近)到近(远)、从内(外)到外(内)等,排句序时,我们可以根据句子中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来排列句序。例如:填入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是:扬州确实是个文化名城。(1)唐代的石塔寺闻名遐迩。(2)西汉的广陵墓规模宏大。(3)清代的盐商大宅院古色古香。(4)至今还在流淌的大运河璀璨夺目。做此类题就可采用时间顺序法。根据(1)句中的"唐代",(2)句中的"西汉",(3)句中的"清代",(4)句中的"至今",可以排出其句序为(2)(1)(3)(4)。  相似文献   

10.
语句衔接是要求在一定语境中,上下文句子间的衔接连贯、合理。语句衔接类题主要有三种类型:句序排列题;复位填充题;语境承接题。其中句序排列题是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11.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十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连贯.考得更多。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使语言连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排序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连贯能力,所谓连贯就是句与句之间的话题要统一,句序要合理,衔接要自然,前后要呼应。  相似文献   

13.
“句与句衔接起来一定有必然的道理”(叶圣陶),几句话组织起来成为一段话,这里头有个秩序,“这个秩序上人类从生活经验中不断体会出来的”,因此,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秩序,就能熟练地解答句序排列问题。我们先分析一下两道高考题: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语法学者普遍将“It型”分裂句看成是由“未分裂”句的转换形式,而信奉“加的夫语法”的语法学者则将前者认定为“强势主位结构”,并认为其与对应的基本形式之间存在着语用选择的问题,故相互之间并不存在转换的关系。如果不考虑语用方面,单就句子的信息结构和命题意义来说,上述特殊主位结构句基本上是能还原为基本主位结构句的(即去除“非信息项”)。试从功能语法中的主位结构、情态意义和极性逻辑等相关理论来对此还原来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宋柔先生开发的CCRL检索系统对2000年1月<人民日报>中的"因为"因果句进行了穷尽性调查统计,分析了"因为"因果句中因果正序与因果倒序的各种形式及其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指出在教学中因果倒序应与因果正序一样列为语法教学内容,而在教学顺序上应晚于因果正序,而且其内部各种形式应按照难易顺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从音韵美的角度出发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鉴赏优美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是《滕王阁序》教学的三大目标(两个课时完成)。这三大教学目标可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作主线句贯串起来。理由有三:其一,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借此有助于感受骈文的形式特点;其二,此句色彩绚丽、立体感强、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17.
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在文学史上犹如明珠般璀璨夺目。其创作时间却一直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直接影响读者对全文内容的准确把握与深刻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对《滕王阁序》的相关史料认真地甄别分析、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从史料的对比排查、《滕王阁序》本身文意的探幽析微、王勃其他文章寻绎线索等诸多方面,都可证明《滕王阁序》确系王勃上元二年(675)所作。  相似文献   

18.
在句群教学中,进行调整句序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本文拟就议论型句群教学与调整句序作一探讨.一、弄清类型特点 调整句序议论型句群,是对某种事件、人物或问题发表看法、阐明观点或作出评价的,开头一般有中心句,是句群的论点,其余句子多用总分、并列、因果、层递顺序来阐释或证明这个论点.复杂的议论型句群,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议论  相似文献   

19.
一句"序长不序爵",竟引发了全国性热议。2012年5月20日,是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日。校方已放出话,接待嘉宾"序长不序爵",只按年龄排前后,不以官衔大小排序,尽量淡化官本位色彩。由此,引来网友热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句序的差异着手论述了英语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浅析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论述母语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