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俊叶 《中国广播》2013,(11):70-72
新闻战线在深化“走转改”中,追求短、实、新,力避假、长、空。把“短”浓缩在“走转改”的精华中,把“实”凝结在“走转改”的主干上;把“新’’书写在“走转改”的大道上。在“走转改”中体现“短、实、新”,在“短、实、新”中深化“走转改”。  相似文献   

2.
《档案法》中存有一定数量的“软性条款”。研究表明,此类“软性条款”并非不能执行,而是存在独特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软硬协同实施机制、效力传导型实施机制、政策辅助型实施机制和资源引导型实施机制。面向未来,此类“软性条款”并不需要全部转化为“硬性条款”,而是要通过“价值在场”“技术在场”和“路径在场”三重变革,延续“软性条款”不“软”的效力格局。“价值在场”,即以“档案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建构“软性条款”同“硬性条款”的互动机制;“技术在场”,即以修订《档案法实施条例》为契机,发挥“硬法”的外部协同效应;“路径在场”,即以开发“引导性资源”为路径,激活“软法”的自我实施潜能。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13,(8):50-51
20种开头:横空出世鸣世间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明月是什么颜色?”“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刀呢?”“刀就在他手!”  相似文献   

4.
小狗“卡拉”的主人有一个可笑的名字——“老二”。“老二”就意味着你不是“老大”,“老二”一旦成为名字就意味着你永远成为不了“老大”。在警察、司机、狗贩子、朋友、同事、妻子等等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面前,“老二”都是“老二”,也安于做他的“老二”。惟一的例外是儿子,“老二”敢在儿子面前充“老大”。后来儿子长大了,他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不过还有小狗“卡拉”,在“卡拉”眼里,“老二”是威严的“老大”,所以“老二”  相似文献   

5.
速读     
政事“罢扁案”进入实质性阶段6月12日,部分“议员”呼吁通过“罢免动议”。在国民党和亲民党的推动下,台湾6月13日正式启动罢免其领导人陈水扁的程序。“立法院”决定将“罢免案”列入临时会报告事项第一案,预计6月27日进行表决。这项“罢免动议”在提交公众投票表决之前,必须得到2/3多数“议员”的支持。“在野党”表示,如果“罢免动议”无法在“立法院”通过,他们将考虑在下次“立法院”开会时对陈水扁提出不信任投票,推动“倒阁”计划。针对“泛蓝”推动的罢免、“倒阁”案,民进党内成立了“反政争因应小组”。依照法定程序,“罢免案”…  相似文献   

6.
“苦衷”     
“苦衷”,好像人人有。而且是在相互的关系上,你也有“苦衷”。,我也有“苦衷”。例如:“售货员的苦衷”,“顧客的苦衷”,“售票員的苦衷”,“乘客的苦衷”,……,在报紙上經常看到这样文章的标題。在我們新聞工作的队伍里,也有人喊“苦衷”。記者在喊“記者的苦衷”,編輯在喊“編輯的苦衷”。大家都有“苦衷”。  相似文献   

7.
“凯”字是“胜利的”意思,和“歌”字构成词组“凯歌”,意即“胜利之歌”。但在一些报刊的文章和标题中,时有在“凯歌”之前冠  相似文献   

8.
犯案前,“表姐”在义乌算得上是个“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自然成为黑白两道上一些大小“混混”踏破门槛求见的“大姐大”。 犯案后,“表姐”尽管沦落为“阶下囚”,仍“风采”依然,成为媒体不惜版面聚焦的“名人”。 此行浙江,求见“表姐”,在某种程度上也算见识了“表姐”身份的“高贵”。  相似文献   

9.
“必须”,“应该”,“一定要”,“要着重抓好”,“要特别重视”,“要求狠抓”,“坚决制止”,“务必注意”……在报纸版面上,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出现得越频繁,在读者的大脑皮层上越引不起反应。而不少编辑人员却似乎把在报纸上大量使用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当作了“常规”。似乎处于报纸编辑的地位,就“应该”这样面对读者  相似文献   

10.
“喧”与“暄”、“靡”与“糜”、“脍”与“烩”,这三组词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人们在使用时如果不能在意义和用法上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容易搞错,误用。先说“喧”与“暄”: 例①四十开外的陆永康迎进客人,寒喧几句之后,便谈起“生意经”来。(1984.10.4《常州日报》:《“养兔专家”之谜》) 句中的“喧”应改为“暄”。“喧”,一是解作“声音大而嘈杂”。如“喧哗”、“喧闹”、“喧嚷”、“喧扰”、“喧嚣”等。陶潜《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相似文献   

11.
这世界变化快,过去给媒体写新闻叫“投稿”,如今却流行发“伊妹儿”。在相对发达的地方,“伊妹儿”可能“风景这边独好”;在相对落后的地方,“伊妹儿”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2.
说“渡”话“度” 时下,在报刊上,“渡”和“度”区分不清的,不乏其例。1999年9月11日,我在阅检第二天准备见报的浙江日报大样时,《“阿墀先生”脚步匆匆》一稿中的“老年人到公寓安渡晚年”那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哟,这个“安渡晚年”的“渡”字用错了! 在现代汉语中,“渡”和“度”都有“过”、  相似文献   

13.
谈“之一”在古汉语中,“之”字用途甚广,可作动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文言助词里以“之”字使用频率为最高,之乎者也,“之”字居其首。在现代汉语中,“之”字仍然遗留下来,但只限于作代词和结构助词。前者相当于“他(它)”,如“恨之入骨”,“求之不得”。后者相当于“的”,如“赤子之心”、“宝中之宝”;还有只用“之”不宜换“的”的格式,如“之所以”、“之极”、  相似文献   

14.
传媒小语     
C22.“长年累月”不要写作“常年累月”。23.“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成语是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24.“彩”与“采”,都是多义词,应根据不同的义项加以辨别。一般来说,在表示具体事物时用“彩”,如“节目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5.
咱们的新闻讲究一个“指导性”,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新闻”也就成了传媒的“拳头产品”。翻开报纸,“启示”、“分析”、“做法”之类的“经验新闻”扑面而来,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寥寥无几的几条新闻多数也是在向受众“释疑解惑”,介绍“经验”。在“经验新闻”海洋中浸泡已久,也慢慢悟出了几条“经验”来。“经验新闻”何以如此受记者“青睐”,如此备受编辑“厚爱”呢?积多年之“经验”,窃以为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省时省力,各部门、单  相似文献   

16.
“两”和“二”在表示数目时,意思基本一样,但读音不同,“两”读 Liǎng,“二”读ěr.其用法也有区别:1.与量词结合,组成数量词时.在量词前面用“两”不用“二”。如“两匹马”、“两群羊”、“两头牛”、“两块砖”、“两个人”等,不能说成“二匹马”、“二群羊”、“二头牛”、“二块砖”、“二个人”。这样既拗口,又不符合口语习惯。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斗、里、尺、寸、斤、升)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不过用“二”为多,如“二里路”、“:二尺布”、“二斤米”,  相似文献   

17.
咱们的新闻讲究一个“指导性”,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新闻”也就成了传媒的“拳头产品”。翻开报纸,“启示”、“分析”、“做法”之类的“经验新闻”扑面而来,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寥寥无几的几条新闻多数也是在向受众“释疑解惑”,介绍“经验”。在“经验新闻”海洋中浸泡已久,也慢慢悟出了几条“经验”来。  相似文献   

18.
有位曾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他的成果推广以后,为国家创造了几百万元的财富。他所在单位分配他两间住房,作为奖励。一家大报在报道中,说是给了他“重奖”。不少读者对这个“重”字不禁议论开了: “别说是在国际上获奖的发明家,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就是普通居民,无所建树,分两间住房,也算不上什么‘重奖’。”“在他本单位,也许算‘重奖’,但在发行全国的报纸上称‘重奖’,就欠妥了……”显然,这条消息的宣传效果被上述评论冲淡了。要是“奖”字前面不加“重”字,就不会有上面那些议论了。在我们家乡,人们把对事物的本来面貌说到十分以上,称“超说”;说到十分,称“满说”;说个八九分,称“欠说”。从人们承受心理来看,对“超说”是反感的,对“满说”是有保留的,对“欠说”是容易接受的。上述报道中的“重”字,就有“超说”之嫌。而在我们的许多报道中,“超说”远未绝迹,“满说”普遍存在,“欠说”却遭冷落。例如,在“努力”前加“非常”,“优秀”前加“特别”,“科学”前加“十分”……几乎到处可见,好象不加副词或形容词,就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了《文献学概要》中提及的“总集”与“剐集”的涵义的基础上,亦分析了《中图法》中设置的“总集”与“别集”的使用意义和使用规则,并着重论述了“总集”与“别集”在该二书中的差异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图法》在使用“总集”与“别集”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常常通过一定的关联词语来表示。有些关联词语可以单个地使用,有些关联词语则需要成对地使用。比如,在表示转折关系的偏正复句中,可以只在正句里用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可是”“但是”“然而”“但”“却”“不过”等;也可以成对地使用关联词,如在偏句中用表示让步关系的“虽然”“尽管”等,在正句中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可是”“但是”“然而”“还是”等。使用成对的关联词,表示转折意味很重,分句间在意义上明显对立;使用单个的关联词,表示转折的意味较轻。当然有时也可以一个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