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南旅游景区标识语的英译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与意译结合法、增译法、减译法、变译法以及省略不译,以提高其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公示语翻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同其它地方一样,辽宁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亟需规范。针对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属性、功能、语言风格、服务对象和文本类型,提出"规范性、简洁性、通俗性、等效性、交际性和准确性"翻译六原则,同时,提出旅游景点公示语规范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英语翻译中常用的增译法、省译法、转译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等翻译技巧,直译和意译两种基本翻译方法,并举例示范上述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日益增强与国外的交流,英译汉翻译方法也变得极为重要了。本文首先阐述了英译汉翻译方法的定义;其次对英译汉翻译方法的标准进行分析;最后,深入地讨论了词类转译法、增补法、逆译法、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分译法、正反、反正译法这六种英译汉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旅游指南作为旅游景区外宣载体之一,包含了景区概述、旅游资讯、推荐路线等实用信息,其文本的有效传递直接影响着景区形象的提升和文化的对外传播。文章基于解读《朱家尖旅游指南》英译手册,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部分旅游景点解说为例,提出了手册中的不规范翻译,探讨了旅游景点解说文本的翻译技巧,并对舟山市旅游景点外宣翻译规范化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河南省旅游景点中选取公示语样本,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主要为过于忠实原文、信息传递失误和文化信息传递不全等。根据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语体特征和功能,本文将景点公示语分为信息型公示语和操作型公示语,并从目的论的角度对不同类型的公示语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机电英语属于科技英语。要准确、贴切的翻译科技英语,首先必须要了解英语句法结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攻克翻译难点——专业术语、被动语态和复杂长句的翻译;综合使用顺译法、逆译法、拆分法等多种方法,才能有效、简洁、准确的翻译文章。  相似文献   

8.
对天柱山风景区的公示语和主要景点名称的英译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景点名称英译不统一、英译汉化等四方面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对旅游公示语和景点名称的翻译提出了相应策略,公示语的翻译可根据公示语的特点采用借用法、改编法和创译法,而对景点名称的翻译应根据命名方式分别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或全名译音、通名译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旅游景点名称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高质量的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前来游览,推动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还可以有效地传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把我们中华历史文化发扬光大。然而纵观当今国内的一些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本,笔者发现还有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景点名称翻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本文将以这一问题为主要出发点,思考探讨可用来改善当今旅游景点名称翻译问题的几点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旅游景点名称作为旅游景点的首张名片,在第一感觉上抓住游客的心。因此,一个好的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在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即以达到推介旅游景点为目的。本文以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景点为参照,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校园旅游是指以校园作为游览对象的一种旅游活动,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类型。一部分高校凭借自身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人文内涵,已经开始创建国家级的旅游景区。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作为全省第一个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具备发展校园旅游绝佳的条件和前景。学院应该重点打造主题式、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同时明确市场定位,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加强宣传营销、加强景区管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基于筛选出的217处以旅游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景区点位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来探讨景区在云南省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景区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特点;空间分布类型总体上为集聚型,州市尺度上均匀型占大多数;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出“东部整体集中,西部分散集中”的特征,密度差异较大;景区有着较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存在空间聚集现象。对于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采取强化旅游地质资源区域特色、加强多元化旅游地质资源的产品开发、加快区域地质旅游品牌建设等措施,以促进云南省地质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习总书记十分重视学校的思政教育,而红色旅游正好是青少年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红色景点在思政教育中的四种功能,并针对红色景点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教育实践策略.本研究对红色景点建设和青少年思政素质的提升具有切实的意义,并能为红色景点的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抚仙湖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机构 ,抚仙湖沿岸旅游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破坏性建设”现象非常严重 ,这极大地制约了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也破坏抚仙湖的自然环境 .为此 ,应以拆迁、景观恢复为主要内容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 ,把抚仙湖旅游度假区建成一个高起点、多功能、国际化、综合型的旅游度假示范区 .  相似文献   

15.
体育旅游是旅游行业刚刚兴起的一个亮点。江苏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交通要地,同时也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是我国的一个重点风景名胜区。开发体育旅游,逐步把徐州建成集观光、度假、娱乐、体育运动、运动竞赛、运动康复等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基地,对徐州的旅游业繁荣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产业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业。旅游自然风光是“形” ,旅游所在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神”。为增强旅游文化发展品味 ,二者可以“形神兼备” ,从而做大、做强旅游这篇大文章 ,促进旅游业上规范、上档次、上精品  相似文献   

17.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全国惟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其主体民族拉祜族占到了总人口的43%,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而充分发挥澜沧县的旅游业资源优势,把县城勐朗坝建设成全县的旅游中心;着力打造“拉祜文化”等特色品牌;对4条骨干的旅游线路进行重点培育;抓好旅游景点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则是加快其旅游业产业化的关键,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酒泉的区域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决定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的方向和未来。良好的气候条件、相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酒泉丝路文化的旅游开发,欠佳的旅游软环境和分散的景点布局制约着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酒泉丝路文化旅游开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远离客源市场和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向酒泉丝路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贵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贵州人民越来越注意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随着全国交通系统的日益完善与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开始踏足贵州各个景点。二者的结合既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也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贵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做得不够,很难培养出现阶段旅游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故此,要推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贵州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适应东莞产业升级、转型及高水平崛起的需要,深入调研东莞旅游业现状、特点,挖掘现有问题,有针对性地探寻创新性、可行性对策,大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已势在必然。东莞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潜力巨大,却存在开发不足、景点零散等问题。只有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有效推进东莞地方产业、历史文化特色、媒介宣传、行业管理等多元素融合,深度发掘东莞旅游业优质资源,方能实现东莞旅游业的高水平崛起,创建旅游明珠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