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可分为长篇自传、微型自传、一般他传、合传、评传五种类型,它们各具特色。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的勃兴,是个性主义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表现。初步的理论准备和一定的现实动机亦是其相对繁荣的原因。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从实践到理论较之以前都有明显的进步,处于现代传记史的上升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写作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意识与时代规范之间的冲突;历史属性与文学期待之间的摇摆。三十年中国现代传记是现代传记走向高峰的津梁,对它展开独立深入的研究可以理顺现代传记的发展脉络,廓清其整体面貌,对全面认识现代文学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传记创作呈现繁荣局面。对这些作家传记进行深入研究,显然有利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同时也有利于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现代文学传记写作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传记作家对传主的态度、传记作家的对话意识、价值判断、文体意识等几个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传记作家的主体意识,树立当代传记观,才能推动中国传统传记向现代的转型,建设具有当代性的传记诗学。  相似文献   

3.
史诗性中国现代作家自传创作是一个富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她把对传主的刻画与时代的叙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本文从现代传记理论、中国传统传记理论及当时的整个文学思潮三个角度,来阐释史诗性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叶志良教授的新著《现代中国传记写作的历史与叙事》,2012年12月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21万余字,在纵向上梳理"五四"以来中国传记与传记类文学写作的发展脉络,在横向上概括现代自传、他传、杂传、类自传和传记体小说的叙事方法与  相似文献   

5.
胡适: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上,胡适是一位现代传记文学的开风气者。他最早提出“传记文学”的名词,比较中西传记的差异,指出传记文学的起源、人格教育作用。他提倡写自传,传记可以“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这些观点具有现代传记文学理论上的开创意义。他同时创作了《李超传》、《四十自述》、《丁文江的传记》等传记,虽以史学价值为主,但他尝试用文学笔法写现代传记,勇于实践,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和当代西方文论的兴起,美国自传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富兰克林自传》在20世纪的批评与接受过程可以发现,自传研究逐渐进行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向:从外部事实走向心理真实;从个人身份走向民族神话;从解构自传走向建构自我。这种转向拓展了自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自传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奥斯伯特·西特维尔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现代主义作家,他在五卷本自传《左手,右手!》中通过对传记材料有意识地取舍,建构了自己作为贵族派、唯美主义艺术家和陈腐思想反叛者的理想型形象。对照他人为其撰写的传记,可以看出该自传因其强烈的主观性、阐释性,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是自传作者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进而赋予自我存在价值的重要尝试。这种自传性的修辞艺术彰显了作家自我认同的精神诉求,体现了20世纪上半叶英伦精英知识层的现代性认同意识,也是作家创作心理与创作动机的重要显现。  相似文献   

8.
徐德明著述老舍传记共三部,即《老舍自传》《图本老舍传》《老舍自述:注疏本》。其研究和著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是引论老舍对三十年代"自传热"的反应,以凸显《老舍自传》的突破意义;二是分别论述三部老舍传记的特色,并作版本比较,以显示其内在的联系及创新发展;三是论述三部老舍传记所运用的传统学术方法,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胡适乃是中国新旧传记转型的关键人物,其所写的大量传记中尤以<四十自述>影响最大.在中西传记比较的视野中细读这篇自传,其篇幅的增长、语言和人称的转换、徘徊于文学与历史之间的文体选择等自传形式方面的变化颇为瞩目,这其中正包含着胡适对于现代传记的探索与追求,留下了中国自传现代转型的最初印痕.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继出版学术专著《精神分析与西方现代传记》之后,赵山奎博士的新著《传记视野与文学解读》,2012年10月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23万余字,除引言外,分为传记诗学与西方传统、自我意识与近代中国自传、卡夫卡与他的书、文学里的人生故事等四章。着重从“传记/人生”角度考察传记一文学问题,论述范围宽广,层面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种双重展示的方式不妨名之曰:“传记-文学解释学”。  相似文献   

11.
胡适在20世纪初使用“活的文学”一词来提炼新文学的本质,概括新文学在语言工具、精神内涵等两个方面的文学性,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民间文学)。在当时中国文学的实情和时代使命的要求下,胡适所倡导的“活的文学”,功绩主要体现为语体革新。民间文学研究者多把胡适的言论作为逻辑起点或常识,继承其全新的文学史观,在使用白话文写作时,因受到西方民俗学的影响,对“活的文学”作为精神内涵的一面逐渐遗忘,而把民间文学导入具有学科意味研究的同时,民间文学的文学性日益被遮蔽。  相似文献   

12.
胡适在20世纪初使用"活的文学"一词来提炼新文学的本质,概括新文学在语言工具、精神内涵等两个方面的文学性,认为文学语言要"活",需用浅显生动的白话进行创作;文学精神要"活",需有真情感和真思想的贯注,而具有这种文学性的文学在胡适眼中就是白话文学(民间文学).在当时中国文学的实情和时代使命的要求下,胡适所倡导的"活的文学",功绩主要体现为语体革新.民间文学研究者多把胡适的言论作为逻辑起点或常识,继承其全新的文学史观,在使用白话文写作时,因受到西方民俗学的影响,对"活的文学"作为精神内涵的一面逐渐遗忘,而把民间文学导入具有学科意味研究的同时,民间文学的文学性日益被遮蔽.  相似文献   

13.
一批现代作家纷纷在前半生开始撰写自传,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的自传写作热。他们的自传冲动与他们在新旧文化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新文化英雄"地位密切相关。自传既是他们对过往人生历程、思想、经验和文化业绩的总结,更是对他们的"新文化英雄"地位的一种确认,也是他们努力建构的新文化历史话语的一部分。从他们的自传中不难发现他们的文化英雄心态。  相似文献   

14.
口述自传是当今传记文学中的一个崭新门类.它随着口述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显示出其蓬勃的生命力.由于口述自传本身的文体特性,它在史料的真实性与叙述的文学性上与一般的传记文学有所不同.在抓住将要逝去的历史这一点上,口述自传所显示的重要作用使其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中国当今的口述自传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格律诗与自由诗共同创造了百年现代汉诗的辉煌。现代格律诗诞生于草创期白话新诗过于散漫随意、放纵情感泛滥而彰显诗艺粗疏的20年代初期,它是自觉从诗的本体出发重新面对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要求的现代性追求和诗艺提升的探索。其产生发展演变的漫长历程,伴随着几代诗人和诗论家的艰辛跋涉和拓殖,他们肩负着新诗艺术建设的责任,提出独到诗观并以卓有成效的艺术实践,使现代格律诗在今天获得广泛认同并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自鸦片战争以降,整个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近代文学因而充满着深重的苦难与悲情,20世纪中国文学延续了近代文学的悲情与感伤.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网络文学重要类型的穿越小说的出现,重构了人们的历史想象,消除了国族悲情与感伤,为阐释当下的社会现实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相似文献   

18.
“新月派”与“新月诗派”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月诗派在“新诗”史中的独特意义,是“新诗”经过第一代诗人的语言与内容革命之后,第一次自觉地从诗的本体要求出发重新面对诗歌形式和语言要求,关心诗歌的特殊言说方式。他们是“新诗”史上的第二代诗人,追求现代经验的形式化,体现了从个人意识的觉醒到诗歌本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转变,给“新诗”带来了诗情的内敛和艺术的价值。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提出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建行建节原则;二、发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基本单位:“音组”;三、引进了有参照价值的西方诗体。  相似文献   

19.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众多的诗人和诗歌团体,形成了风格多样的诗歌派别,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现代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提出之时起就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研究格局的推陈出新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仅是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的著史方法,更是一种新的著史理念,其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的构想对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仍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念忽略了现代中国时期一些文学形态的存在价值,没能完整反映出现代中国时期文学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