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袁水清 《收藏》2008,(11):104-107
中国古钞起源于北宋的四川交子,历经金朝发行的交钞,元朝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明朝发行的大明通行宝钞,至清朝咸丰年间发行的户部官票、大清宝钞。中国古钞下限的时代之所以定在清成丰年间,是因为咸丰之后旧式纸币虽仍然存在,但由于外国势力的侵入,近代银行券兴起,中国纸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裴雨 《集邮博览》2012,(12):79-81
上海泓盛拍卖公司于2012年9月18—20日举办江南桂月纸币大型拍卖会,共分为《玉胜金石·中国之老股票与债券》、《吉光片羽·香港集趣堂收藏中国洋商客钞》、《江南藏韵·中国纸币(一)》、《钞史钩沉·中国纸币(二)》四个专场,拍卖内容涵括纸币、老股票、债券、银锭、钱币与相关资料文献  相似文献   

3.
8月16日"世纪巨星,世纪珍藏"——中钞国鼎·巴乔·中国行活动的主办方中钞国鼎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前世界足球先生罗伯特巴乔于8月29日至9月3日抵达中国开展为期6天的"世纪巨星,世纪珍藏"——中钞国鼎·巴乔中国行活动。巴乔这次访华是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有关,是为北京2008年奥运特许商品《历届奥运会徽、吉祥物金银大全套》担纲宣传大使,并通过系列百年奥运及奥运为主题的公益等活动,传达对北京2008奥运会的祝福和期盼。据主办方负责人透露,  相似文献   

4.
国庆60华诞将至,纪念礼品收藏逐日升温。中国集邮总公司以50年品牌和仿印资源优势,与中钞国鼎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中国集邮第一款邮票金砖——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开国大典》邮票金砖,以此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相似文献   

5.
瑛子 《中国集邮》2001,(2):38-38
随着中国钱币发行史上第一枚塑料纪念钞的问世,人民币的发行品种进一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至目前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发行了5套纪念人民币、建国50周年纪念钞、迎接新世纪塑料纪念钞、以及第二套人民币纸分币、第四套人民币四联体、第四套人民币八联体、第四套人民币三十五联体、第四套人民币10元四联体、第四套人民币50元四联体、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竖三联体和建国50周年纪念钞竖三联体等款式和内容多种多样的联体钞。  相似文献   

6.
《清稗类钞》中所载的清代围棋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稗类钞》中所载的清代围棋史略陈伟华《清稗类钞》是我国近代学者徐珂采集了数百种清人笔记和报章记载编辑而成的笔记体类书。全书共分时令、地理、风俗、文艺、戏剧、医药等92大类,约13500篇。其内容丰富,具体生动,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历来为研究者所...  相似文献   

7.
我从2008年7月8日的《北京晚报》上看到了"奥运纪念钞明起兑换"的报道,我的一位邮友也打电话告诉我东大桥一所工商银行已经有人排队等着购买奥运纪念钞了。我一看  相似文献   

8.
陈丹 《收藏》2006,(12):177-177
为纪念中国亿银行成立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发行58周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作、中钞国鼎公司总经销的我国首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纯银缴缩珍藏册》(精装版)2006全国新闻发布会暨首发式,近日在金融中心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9.
李蕾蕾 《收藏》2007,(8):162-163
李安深(1911~1982年),上海著名纸币收藏家。早年立志专门集藏纸币,倾其家资收购各种纸币藏品,对于所爱品种,更不惜重金,20世纪40年代初在上海便小有名气。其所集甚丰,客钞、商业银行等藏集均建树不菲,四大银行纸币之藏品更是洋洋大观。其藏品中孤品和珍品林立,所藏的中国银行“共和纪念兑换券”当时被誉为孤品,纸币藏家均望一睹为快。 李安深曾任职于中央印制厂,对于版别、钞票的印制过程知之甚详。他在纸币的制版印刷上有较深的研究,并不遗余力收藏各种变体纸币。他的变体钞集和趣味号钞集,沪上首屈一指,获“怪票大王”之绰号。 他在上海创立“古今钱币社”,与纸币收藏家刘行方、王松麟共同编辑出版《中国集币研究丛书》系列中的《中国纸币目录——中央银行》分册。解放前上海收藏组织“中国纸币集藏会”刊行的《中币会刊》曾于每期专题介绍一位当世纸币收藏名家,第五期所刊载的即为李安深。 “文革”十年浩劫,令他饱受迫害,其藏品虽在劫难逃,损失甚多,但他与家人仍凭着对纸币收藏的一往深情,尽力维护,故现在观其部分劫后余品,仍能显现出其纸币收藏大家之风范。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2,(15):188
中国银行于191 2年2月5日正式成立,历经百年变迁,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发展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也是中国唯一持续经营百年的银行。为庆祝中国银行100周年华诞,中国银行香港、澳门分行特于2012年2月6日发行中国银行100周年纪念钞。此套中国银行100周年纪念钞内含中国银行100周年香港纪念钞、澳门纪念钞各一张。  相似文献   

11.
正澳门特区发行的澳门生肖贺岁纪念钞,面额为澳门币壹拾元,于2012年元月开始发行,至2023年结束。每年一对,分别由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和澳门大西洋银行发行。基本特征生肖贺岁纪念钞主色调为红色,寓意喜庆吉祥。正面主景图案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剪纸,体现十二生肖的形态,位置靠近左侧。正面右侧上方为中文和葡文行名,中间为光彩光变面额数字"10"和大写的中文"澳门币拾圆",下方是发行日期和两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7,(5)
正由上海市收藏协会、中旗艺术、涨稻文化主办,赵涌在线、源泰评级、刻意工坊协办的首届中国钞版纪念券展,于2017年3月24日在上海张稻旗舰店拉开帷幕。开幕仪式上,来自各方的收藏爱好者共聚一堂,就钞版纪念券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入研讨。钞版纪念券以往也被称作测试钞、纪念钞、纪念券等,在收藏界及印钞行业里的叫法比较混乱。测试钞是外来词语,英文为Test Note,一般由印钞厂或印钞公司印制。因为纸币发行量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行天津伍圆票”彩绘设计样稿,是全球著名印钞厂——英国德纳罗印钞公司为我国没计的第一种纸币。当时这套设计样稿上标的公司名称却是“德喇儒有限公司”,后来该公司为中国各银行印制的钞票都是用“德纳罗印钞公司”之名。据1968年出版的《德纳罗的史事》一书介绍:德纳罗公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一般认为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徐珂辑的《清稗类钞》一书,但是,也有人把此书归为徐珂著的。“辑”是辑录,“著”是编纂,虽一字之差,就相差甚远了。这就牵涉到“武术”一词是否出自《清稗类钞》一书的问题。 徐珂(1869——1928),字仲可,浙江杭州人。早年服务于商务印书馆,任编纂。暇时以搜集清代稗史为娱,每日所阅,不下二、三十种报刊。久之,所集甚多。于是按内容分为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1,(9):153
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 1月28日首次发行的"迎接新世纪"1 00元纪念钞无疑是中国塑料货币的龙头品种。该塑料钞发行量为10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其中,20体钞,计10万套。该套双龙连体钞具有多个第一,即迄今为止我国第一次发行的塑料钞;第一次发行的连体塑料纪念钞;第一次发行以龙题材图案的纪念钞;第一次发行在迎接新世纪千禧年……如此众多"第一"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孙重安 《集邮博览》2016,(4):102-103
在新中国邮苑里,有一个邮票方阵,以特别的笔墨和为数众多的图案浓墨重彩地展示了新中国的航天工程;与此同时,在表现新中国发展成就题材邮票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航天的身影。这两类邮票共同组成了航天邮票气势磅礴的恢弘阵容。2015年11月,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壮阔的阵容里又增添了两个新的成员—航天纪念钞与航天纪念币。航天纪念钞(图1)主色调为蓝色,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太空的寂静、纯净、深邃、广袤和无尽的浪漫。纪念钞正面构图犹如"东方红一号"与  相似文献   

17.
越女考     
越女论剑,其精微奥妙之处,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上乘的武学,影响深远。古代著名女剑术家越女究竟何许人?众说不一而又缺乏考证。就现在所能见到的一些史料看,这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 (一)越女有其人有关越女的史料,最早见之于赵晔《吴越春秋》和王充《论衡》。赵晔,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会稽山阴人,生平著述有《吴越春秋》、《韩诗谱》、《诗细历神渊》。蔡邕至会稽,读《诗细》丽赞叹,以为长于《论衡》。《吴越春秋》记春秋时吴、越二国的史事,特注重于吴越争霸的叙述,是属于“钞撮古  相似文献   

18.
万康民 《精武》2007,(5):53-53
红拳起源于陕西关中,拳域十省(陕、甘、宁、青、新、川、鄂、皖、豫、晋),拳法承袭宋元遗技。《少林拳法》中载有“元时觉远上人访白玉峰于陕西、兰州,入寺授技传大小红拳、棍术、擒拿等”,明代红拳又以“西家拳”之名见载于《小知录》,清朝的《清稗类钞》中也记载有大小红拳、关西拳。  相似文献   

19.
晓梵 《中国收藏》2024,(1):16-19
<正>2023年12月初,为期7天的第27届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圆满落幕。双线融合、拓展边界、跨界交流,一系列全新玩法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钱博会,同时也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本届博览会由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钱币博物馆三家主办。12月1日至3日,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线下狂欢,并同步至“云上钱博会”线上平台。12月4日至7日,则集中在线上平台呈现。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1,(3):82-83
由中央电视台信息部《商务电视&;#183;艺术品投资》栏目发起,《人民日报&;#183;市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中国商报&;#183;拍卖导报》、《美术报》、《新民晚报》、《集邮》、《收藏》、《收藏家》、《中国收藏》等10家业内权威媒体联合举办的“2000年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10大热点”评选活动于2000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评选揭晓,并于2000年12月31日20点10分于央视第二套节目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