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采编流程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核心工作。通过确定采编流程知识管理基础、明确采编流程知识管理目标、实施采编流程知识管理等步骤,将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融入到图书馆具体业务流程,可以实现馆员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采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信息化环境下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期刊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我国期刊采编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人工采编、计算机辅助、网络互动采编和网络采编平台等发展阶段,网络采编系统的研发经历了从客户端/服务器端结构向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发展的过程。图书情报类期刊采编系统采用C/S结构的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代表,采用B/S结构的以《图书馆杂志》为代表。《图书与情报》网络采编系统撷采众家之长,采用了B/S结构和SQL Server+Access数据库平台,使系统功能得以优化,具有维护成本低廉,系统安全性高,在线异地办公,网站与采编系统集成和图文动态显示等优势。其最大特点是,编辑部参与开发并拥有系统版权,可以自主进行功能扩展和后期增值开发。  相似文献   

3.
唐玮 《视听》2023,(10):154-156
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南宁广播电视台“老友云”全媒体指挥中心拓宽传播渠道,为新闻的采编、审发环节开发相应板块;基于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新闻预判、采编决策、线索挖掘提供参考依据;在全平台多渠道分发,实现更及时、更高效的宣传;对新媒体直播进行采、编、播、发的一体化管理,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中央一级和一些省级广播电台相继购置了成品的音频工作站设备,及文稿采编系统软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播出质量。然而,面对昂贵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我国有几百家地市级电台和几千家县乡级广播站,他们由于资金的不足和业务范围的不同,短期内,无能力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因此,研究开发国产化的、中小型的、完全中文操作界面的文稿采编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 使用计算机联网,使文稿的采集、编辑、修改、审查、传送、直至播出都在网上进行,就可以改变过去的旧模式,使广播电台的文稿  相似文献   

5.
国内首家电子采编实验室于5月7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建成,这个实验室将采用清华紫光集团开发的新闻采编软件。 这个实验室按照报社已经实现网络化的编辑部工作模式来运作。它可以在计算机联网的条件下,完成报纸采编流程的全过程,从写稿、编稿、组版、拼版到出报纸的大样,基本实现“采编无纸化”。 创立于1988年的清华紫光集团,是清华大学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在10多年的发展中,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走出了一条中国高校产业发展的新路,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精细化工与生物工程技术、环保技术为主的三大产业板块,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产权及独有技术的产品。为促进中国新闻媒体技术的发展,清华紫光集团成立了专门的新闻媒体事业部,现已推出“清华紫光新闻采编软件”等产品,目前已在上海解放日报、劳动报和国内几家报社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采编工作实现了网络化,写稿、改稿完全脱离了纸和笔,校对员面对的是无原稿核对的电子校样。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做好网络化后的校对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手。改变校对方式和方法报纸出版实现采编网络化后,电脑间实现了内外互联,采编出版在网上进行。新技术、新模式给报纸校对工作带来了新变化。一是校对人员减少业务量加大。校对工作方式的转变,它没有了以往可以做参照物的原稿,传统校对工作由原来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12,(11):5
随着iPhone5的惊艳亮相,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新闻采编云处理系统——"苏报云媒"也于9月13日登陆苹果商店。这款全新应用将可在iPhone、iPad等苹果设备上实现新闻采编和发稿的云端处理,让一线记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即时发稿。"苏报云媒"是由苏报集团新媒体公司为报纸和网络采编团队度身打造的即时发稿平台,以iPhone、iPad等高端智能手机和  相似文献   

8.
抚州电视台1991年11月建成开播,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培养了一支有30余人的采编播队伍,但由于事业经费投入不足,采编设备严重不足,难于做到人尽其才。抚州有线电视台1992年11月建成开播,依靠有线电视用户的不断壮大,实现了一定的自身积累.购置了较先进的采编设备,但因采编人员短缺,使设  相似文献   

9.
刘连军 《河北广播》2005,(6):I0006-I0006
河北电台坚持一个观念:现代化的媒体要有现代化的办公条件、现代化的通讯条件、现代化的交通条件。为提高广播新闻的生动性和时效性,为每位驻站记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多功能数字采访设备,记可以当场采访.编辑、电传,实现当天新闻当天采访当天播出;在职职工正在实现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部电话,采编人员开始实现网上编审和交流稿件,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现代化的车队可以全天候保障全台各项工作运行。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下,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电视新闻也进入了融媒体发展时代。在时代背景之下电视新闻记者的采编策划工作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实现采编策划工作的创新发展是当下电视新闻记者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下文首先将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采编策划工作的实际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时代背景变化下电视新闻记者采编策划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创新开展采编策划工作的有效措施,旨在确保电视新闻行业在融媒体时代可以实现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期刊编辑部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建立计算机采编系统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脑市场竞争的加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价格日趋下降,编辑部实现电子出版的投资越来越低。设备的性能提高和价格降低为期刊编辑部建立计算机采编系统具备了技术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2.
5月14日,中国报协电子技术进步委员会与北大方正出版系统工程公司共同举办技术演示会,向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近百家报社的代表介绍并演示了方正最新推出的第四代新闻采编系统——方正文韬4.1新闻采编系统。方正文韬新闻采编系统主要用于新闻采集、加工、稿件传送的流程管理,以及报纸印前生产监控与新闻采集加工的集成管理;它可以与方正飞腾全面实现无缝连接,能够在采编流程中全程跟踪稿件,自动保留每一次对稿件的操作记录和修改痕迹,这些记录涉及稿件的来源,编辑加工、签发、排版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文责自负”。井且它操作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媒体发展和多媒体信息的飞速发展,单纯文字、图片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多媒体新闻产品的要求,因此从2005年初开始,新华社开始建设新一代的采编系统即多媒体采编系统,该系统是专门针对新华社的采编流程而设计开发的一套新闻采集、加工和稿件传送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加工产生的产品是新闻稿件。采编系统处理的对象从单一的文字类型,发展成为集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类型,该系统为新华社新闻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多媒体采编系统在继承了以往几代采编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文种稿件编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个电子采编实验室5月14日下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挂牌成立。这家实验室由24台新闻采编用计算机和一台服务器组成,实现了从写稿、改稿、编审、排版,到输出报纸大样多采编全过程的一体化。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不少报社陆续从单纯的电子排版向采编全过程的计算机化过渡,完成了告别“铅与火”以后的又一次飞跃──告别“纸与笔”,实现了采编的自动化、无纸化和网络化。为提高学生运用电脑进行新闻采编的能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原有电子排版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功能更加先进的电子采编实验室,其近期目标是模拟报社…  相似文献   

15.
文献检索系统LIRES(Library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是我们研制的一个微机软件系统.它合并文献检索与图书采编为一体,既利用文献检索以实现查重,又利用采编以完成文献的收集,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LIRES系统在IBM-PC/XT上实现,它具有文献的检索、插入、修改、删除等功能,可以完成图书的采购、验收、编目、统计、打印订单和新书卡片、编制新书通报等项工作.由于综合利用了多种软件开发技术,提高了存贮空间的利用率和效率,用较少的设备完成较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对科技期刊稿件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编辑部稿件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于2003年引用并使用了由北京玛格泰克公司设计开发的科技期刊杂志社稿件采编系统.在近两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从操作上的不适应发展到运用自如,进而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成为了行家里手.在这一管理系统中,稿件处理从根本上脱离了纸制管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这样不仅对稿件起到了监控作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在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完善.本文介绍了网络版稿件采编系统的安装以及功能设置并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稿件采编系统在科技期刊稿件处理及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对科技期刊稿件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编辑部稿件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军医大学学报于2003年引用并使用了由北京玛格泰克公司设计开发的科技期刊杂志社稿件采编系统.在近两年来的实践中,我们从操作上的不适应发展到运用自如,进而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成为了行家里手.在这一管理系统中,稿件处理从根本上脱离了纸制管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这样不仅对稿件起到了监控作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在应用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完善.本文介绍了网络版稿件采编系统的安装以及功能设置并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南方都市报最近在领导体制上进行大动作,一改过去以采编为核心的领导体制,实行采编、经营、管理三线并重的管理模式。 南方都市报创刊6年来,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采编、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6年来,南方都市报在国内首创了按内容分叠出  相似文献   

19.
席文举 《新闻界》2005,(5):7-11
三、对报纸产品设计者的要求 现在的报业人才队伍,能做新产品设计的人很少,大多数是采编人才,或采编管理人才.设计人才与采编人才、采编管理人才的不同,一个是产品的设计者,一个是产品设计的执行者.许多优秀的记者编辑,是稿件的采编高手,对报纸的版面栏目等零部件的设计和改进也可以提出很好的意见,但对宏观设计就可能找不着北.所以,一定不能将两类人才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新闻采编的数据的时空特性,利用时空编码理论,提出了一种编码方案,对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管理,以达到解决海量非结构化的新闻采编数据的管理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