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陕西民间文学有着无限丰富的文化旅游价值。开发、利用陕西民间文学中的旅游资源,应注重挖掘民间传说、帝王故事、古代诗文,以及土特名产、工艺品的传说故事和民间说唱、地方戏、歌谣、民歌的价值,以真正打造出陕西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陕西民间文学有着丰富的旅游价值。陕西民间文学在旅游开发中价值、地位、传承方式及其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探讨民间文学作为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陕西区域民俗文化旅游现状分析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如何突出民俗文化旅游地方特色,采取何种开发方式能促进陕西旅游业快速、持续发展等等。本文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河南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地下文物占全国第一,出土文物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陕西。改革开放为我省的旅游事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作为传统学科的历史学可以在确定名人籍贯、考镜景点源流真伪、编写旅游图书、帮助旅游部门设计景点、评估旅游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为现实服务,使我省的旅游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区域内的旅游发展尤以本土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吸引旅游者前来。但在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可以看到众多的本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逐步的消逝,文化的涵化、异化对本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秦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在陕西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完整的保护好秦文化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其产业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通过采用旅游产业各部门所占比重、产业结构变动值、以及产业结构区位商,可以对陕西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旅游产业各部门发展不均衡且比例关系失调,尤其是文化娱乐部门发展缺乏活力,同时陕西旅游产业也缺乏集聚规模优势。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有助于陕西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陕西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四皓墓是陕西商洛市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对四皓墓及其碑林园的旅游开发活动方兴未艾.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认为,要以四皓墓的文化内涵为基础,发掘其所蕴涵的潜在旅游效益,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和“无旅不优”的观念,积极利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带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陕西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内外游客钟情的旅游目的地。陕西旅游文本的外宣翻译主要存在重语义轻信息、文化缺省、语言表达误差等问题。对此,译者应充分考虑跨文化交际的要求,立足源文众与译文受众之间的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恰当地处理文化信息、充分尊重目的语受众需求与习惯。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日益引起陕西省政府的重视.为更好地打造陕西省文化旅游名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分析,较为清楚地指出了陕西省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优化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朱熹一生寄情山水,不仅有层次较高的旅游动机,而且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人格。他的旅游动机主要表现为好佳山水以探奇求美;远游以广其见闻;交游以得名胜;优游和缓以养生休闲;脱尘氛以识天地之理。他的旅游文化人格主要体现为平生山水之心、诗酒之兴、怀古之思、仁智之乐。其旅游动机与文化人格对于当今旅游者有参考价值。一  相似文献   

11.
窑洞式生土建筑聚落孕育了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体现出人地和谐发展观,是陕北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人文旅游资源。本文介绍了陕北的窑洞式建筑聚落发展及概况,分析其建筑、生态及文化、美学价值,探讨窑洞聚落不同层面的的旅游价值及其实现,深挖黄土文化内涵,在西部大开发及红色旅游蓬勃发站的历史机遇下,将窑洞文化旅游打造成为陕北旅游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秦人在关中将东方商人的上帝崇拜与西方周人的天神崇拜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祭祀文化。秦人在关陇地区快速崛起之时,既受西部西戎游牧部族神权观念的影响,又直接继承了西周的天神观念,随着向东方的不断开放,拿来东方的人才和文化制度的同时,在不断兼融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祭祀文化作为观念文化的核心在关中大地上日臻进步和完善。秦的祭祀文化体系贯通秦汉,在关中大地上绵延八百余年,波及全国,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是我国武术发源地之一,武术文化已成为关中民俗的重要内容。其中,陕西红拳是陕西武术文化的代表拳种,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特点,并涌现出一大批代表人物。关中除了流传红拳外,还有不少其它外来拳种流入,进一步丰富了关中的武术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回族文化,回族文化的形成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但是随着民族间的交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回族文化不断变迁,这种变迁将引导整个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了解回族聚居区的文化变迁,探讨其变迁的表现和影响,并对陕西商洛镇安县西口回族镇进行了考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观照了西口回族文化的变迁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陕西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其深刻的内涵,具有历史见证价值、经济发展价值、精神教育价值。研究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探求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路径,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增强陕西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陕西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原生态音乐与发展旅游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它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原生态音乐在现代旅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利用的重要旅游资源.只要我们正确理解原生态音乐的旅游价值,用正确的方法对原生态音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必将使旅游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和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方言与民俗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方言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陕北方言以其独特的内涵越来越引起方言研究者的普遍重视。陕北方言中有关婚姻的词汇便蕴含着浓厚的结婚文化、相亲文化、订婚文化和特有的心理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郴州的旅游文化及文化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蔚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109-112
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础。郴州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发掘郴州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对进一步提升郴州的旅游经济品位,提高郴州的知名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康玉庆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2):68-71,86
具有50万年人类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太原,发展旅游文化的条件得天独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精神,丰富太原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旅游文化主体建设,提升旅游者文化素质;加强旅游文化客体建设,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文化媒体建设,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窑洞是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居,它与陕北独特的地缘环境、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窑洞作为陕北文化的民俗符号,承载着陕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民情、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从符号学视角入手,分析窑洞符号系统的能指和所指,进而阐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