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本文面向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创新构建融合创业教育的大学英语CLIL新型教学模式,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使教学的重点从学习语言知识的本身转移到在语言环境下学习创业知识。创新教学模式通过MOOC、翻转课堂等新型知识传递手段,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创造性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建立以实施创新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可在我国煤炭高校矿业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得以实践探索.矿业类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可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其结构体系包括“创新教学”学习象限和学习模式,并通过多利益相关者互动对话机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创新钳工实习教学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创新钳工实习教学,应改变观念,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快车正飞速前行,21世纪是一个以新理念、新技术为导向的知识时代,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特则是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离不开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废除应试教育的旧体制,倡导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而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就是改革传统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独占课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单一式、填鸭式的落后教学模式、推索师生共同合作、促进认知和情感的交流、注重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价结果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共同进步为目的,才能为社会培育新型的创新人才,才能做到百花开放.  相似文献   

6.
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要与经济类学科的特点相适应,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提升;其次是新型教学模式建构和实施,主要有团队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和案例学习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四个方面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是融师生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有效利用学习时间,同时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一、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蕴藏的全新理念首先,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力图构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顺应教育体制改革发展产生的历史产物,具有明显的平等性以及民主性,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构成一种精神文明体系等。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互动式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实施教育创新,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要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拓展教学时空,触发创新的灵感,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实际、面向未来,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价值追求的教学模式.暨南大学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整体认识水平上进行了理论探索,以教学过程创新为理念,以创业教育为突破,以合作学习为方法,以科学研究为载体,以社会服务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产学研结合以及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等方式的尝试,可以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中国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障碍有:传统文化缺乏人的主体性基因;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上的弊端;创新教育的环境不宽松、条件不成熟;创新型教师紧缺,等等。因此,要正确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树立创新思想,培养一大批创新教师,建立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营造适合创新教育的条件和氛围。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体育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贯穿于体育教育和教学活动之中.为了在体育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教师在人格、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要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我国学术界与教育界极为关注的重大研究问题,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建立课堂创新教育的新模式非常必要。建立课堂创新教育模式应遵循这样两个原则即平台原则和爬坡原则。平台原则认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必须建立一系列科学的创新平台;爬坡原则认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是必须建立一系列科学的扑坡途径,该途径是学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的必以之路。根据这两个原则建立起来的课堂创新教育模式即平台爬坡模式,该模式包括创新平台的内部结构和不同爬坡途径。平台爬坡模式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对于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发展,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创新教育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创新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中所开设的实验特点及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必须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模式以及改革考核模式等各方面着手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燃烧与爆炸学”实验课教学效果表明,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同传统教育相比较,创造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培养目标,并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既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明确自身的培养渠道,更要注重教与学的新特点,还应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评教评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师开展创新教育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的意义,高师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师资,为基础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和根本保证,高师开展创新教育应大力推进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评价标准,建设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7.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美术教育必须将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在教学思想上要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营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8.
Effective teachers are often creative ones, yet an examination of creative teaching is largely invisible in the North American creativity literature. Even within education there is little about teachers’ own creative practice. Nonetheless, there are benefits to studying creative teachers: in education it can explicate ways of enhancing teachers’ creativity and enriching praxis; and in psychology it can extend ou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and interpersonal creativity, as well as everyday creativity. This paper reviews 12 Canadian case studies of creative teaching conducted by a creative teaching research group. An in-depth elaboration of two themes, creative person and community,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现代英语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的高低又取决于创造性思维力水平的高低,所以说,创新教育亦是思维导向的教育。本文从论述创造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与创造的关系以及语言教学与思维力培养的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现代英语教学是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