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振 《科教文汇》2013,(8):122+124
中职体育教学,发现学生原本很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在体育课教学中,只要体育教师按教学工作计划,按教学常规要求学生,学生就情绪不高;相反,对学生的训练不加约束,让其自由活动,他们就特别开心。有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自己玩"比"老师教"更开心。对于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既有学生的认识问题,更有教师的工作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完善措施,实现体育课上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上体育教学内容的现象。有些学校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确实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却只是做形式上的创新,忽视了实际的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清楚地知道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本人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针对初中生对体育课所教内容兴趣不高的现象,分析产生"厌学"的原因,提出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永丰 《科教文汇》2009,(27):211-211,225
体育课上学生猝死,体育课女学生为救老师被标枪击中,体育课铅球伤人案,体育课跌倒脾脏破裂案等有关体育课上的运动伤害事故在新闻里时有报道。由于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得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为了安全而“因噎废食”的现象。因为怕体育课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得很多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害怕心理,不敢做动作,上课就请假;  相似文献   

4.
通过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大学生喜欢谈论体育赛事、喜欢打球、喜欢体育旅游、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那么在当代的大学校园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谈话,试图从学校、学生、教师、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环境、教材等几个方面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不光是中小学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大学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年来,传统教育中的"应试教育"模式牺牲了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情感和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和约束学生,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明确提出:"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如何更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使体育课堂活跃起来,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学生在内心深处对体育课有些抵触情绪,从而不利于体育课的开展,感受不到体育课的快乐,学生也不会获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将结合体育课和学生的特点,从如何让学生喜欢体育课和在教学中适当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两个方面入手,简单分析怎样让体育课堂充满成就感和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花玲云  杨湑 《科教文汇》2011,(36):149-150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校教学中的必修课,公共体育课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体育健身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观。体育课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当前体育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希望能为体育课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课标下的田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运动是各类运动的基础,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着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而不喜欢上田径课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采取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积极探究,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董亚会 《内江科技》2012,(10):106+9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多个高校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从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原因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以此提出了建议为学校及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立文 《科教文汇》2009,(15):204-204
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创设“故事”情境、“练习”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诱发学生体育兴趣.让体育教学魅力四射。培养学生体育热情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夏旭峰 《大众科技》2013,(9):108-109
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的备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师的指导用语、经常的课后反思,这些是响体育课堂效率的因素。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单位时间内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和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使体育课堂教学达到最优效果,需要不断地去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吕柳飞 《科教文汇》2011,(15):151-151,17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探讨了学生兴趣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并从多种角度提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体育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于克巍 《科教文汇》2014,(22):173-174
在体育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训练的兴趣,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爱好;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教师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训练效果。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既是一项对训练价值进行判断的目标活动,同时又是对客观训练满足学生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张勇 《科教文汇》2013,(24):36-37
国家未来的发展,关键是人才,是教育。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回顾10年来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体育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师。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如何提升自我,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是每一名体育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对当前我国知名的体育教育专家、学者及体育教学一线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经验进行了梳理,系统地总结了当代教育理论、实践方法和解决策略。通过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教师提升自我的方法:明确新时期的国家教育、体育理念是前提;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保证;创建常态、实效的体育课堂是主阵地;形成教学特色风格是发展方向等。体育教师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进行自我提升,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5.
陈亮 《科教文汇》2013,(24):120-121
体育教师与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体育老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场地,规定的教学内容下让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学习兴趣,下课后坚持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如龙 《科教文汇》2014,(17):201-201,203
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传授知识,那么教师在学生心中是知识丰富、形象伟大的一个人,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当老师的经常提及某某学生课堂表现如何如何,那么我今天就来谈谈做老师的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我将从体育教师口令、教学示范、体育教师情绪、体育教师语言四个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近期实施的本校体育素质测评结果为依据,对少数民族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胡凤兰 《科教文汇》2012,(1):157-159
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时代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和快速发展的体育健康事业,体育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突出自身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本文围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游戏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学生教学能力考核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丹 《科教文汇》2014,(16):161-162
体育与人文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受体质论、技能论等教学观念的影响,一直忽略了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问题,使得人文教育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薄弱环节。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具体分析了提高任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以及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把握三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程晓 《科教文汇》2012,(15):147-14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也体现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是学校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备课工作,培养学生自觉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技能,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对当前的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